李學平
四川省大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后,內部控制思想也在企業資本化、經營化發展后衍生出來,可以說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的產物。對農業企業來講,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其管理內容是否健全等,都會對企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由于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要想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就必須要改進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業企業發展。
就目前來看,在部分農業企業中,管理者未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度和關注度不高,有少數管理者甚至在主觀意識上,對內部控制存在抵制思想,致使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是“一言堂”的局面。這樣一來,不僅制約了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也對內部控制機制的建立、相關制度的有效施行,起到了一定的阻礙。對農業企業來講,領導者對內部控制是否重視,是影響內部控制是否完善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領導層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度十分重要。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業企業都未建立起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某些企業甚至還未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其在處理財務管理和部分業務時,往往帶有較大的隨意性。而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制度內部還未健全,也未得到完善,使得其作用的發揮仍舊會受到較大的阻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例如,部分企業未建立起存貨收發的管理辦法、實物資產的定期盤點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等;部分企業雖然針對各類不同資產,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卻并未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致使農業企業在發展中存貨期末的余額出現了赤字、企業固定資產的賬目同實際情況不相符等相關問題。某些企業對于定期實物資產的盤點記錄存在不真實的情況,如未將出租資產等計入到賬目之中。此外,少數農業企業對外銷售產品時,沒有將商品價目表披露出來,只是憑借內部自制的出入庫單來確定收入,并結轉成本。這種方式的施行,對于某些費用的列支,則沒有制度依據做支撐,影響了開支標準的執行和財務制度的有效實施,致使單位支出的隨意性,運行費用居高不下,單位經濟效益止步不前。
就目前來看,有少部分農業企業,施行內部審計監督工作時,經常會受到現實環境、自身條件和能力的約束,導致其能夠發揮的監督作用十分有限。具體來講:第一,內部審計人員認知度不全面。對部分農業企業來講,其并未設定專門負責內部控制工作的人員,大部分內部控制管理者,都是依靠相關崗位人員的自律性。并且,即使企業管理者安排了專職內部審計人員,其存在的主要作用也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驗收,在遇到專門需要審計監督處理的業務時,難以真正發揮監督作用。第二,為統一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標準。就審計監督職能來看,其基本是按照相應的標準為依據展開,配合完善、可操作性的評價體系做支撐,以此來確保監督檢查工作能夠順利完成。但當前大部分農業企業,其建設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都缺乏可操作性,好似“空中樓閣”,無法為企業的實際發展提供應有的幫助,致使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也不能夠被順利發揮出來。
對農業企業來講,企業負責人才是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兩大工作第一責任人。農業企業要想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就必須要具有較高的內部控制意識,強化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領導管理力度。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就必須要在企業負責人的領導下完成。因此,農業企業需要強化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領導力度,組織相關人員就內部控制展開學習,在不斷完善、改進企業內部控制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強化企業員工內部控制意識,使其自覺投入到內部控制相關工作中。此外,內部控制工作管理者,需要提高對培養員工內控意識的重視度,主動與其他部門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聯動關系,營造出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
首先,相關人員在設定業務崗位時,必須保證崗位的合理性、員工分工的明確性,保證各種不相容的職務能夠被有效分離開來,以此來形成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局面,從而在各個崗位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機制,使企業的內部回避制度發揮出應有效用。其次,財務部門管理者需要制定嚴格科學的財務審批流程、財務管理制度等,強化對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控制力度,在遵循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改進會計控制管理制度,使企業財務業務流程、相關制度得以規范。最后,完善企業內部實物資產、貨幣資金的控制管理力度,構建健全的崗位責任制,確保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能、責任、權限等,可以得到有效明確,將錢財和賬目分開管理[1]。此外,企業財務人員需要定期盤點企業內部的各項實物資產,及時登記盤點結果,分析并說明盤虧、盤盈的具體原因,查明盤虧的責任人,追究相應的責任,以此來按照規定的權限與程序步驟,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
作為農業企業,其必須要明確規范內部審計業務,具體的操作流程,按照相關流程,制定統一的懲罰和獎勵標準,以及相關標準貫徹落實的指標,以便發揮內部審計制度的作用。企業負責人需要聯合主管財務和人力資源工作的部門,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做好內部控制工作,以便能夠更好的監督負責人的工作行為,使其在想要施行某些違法違紀行為時,會因為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后果較為嚴重,選擇放棄,以此來控制決策風險[2]。與此同時,企業管理者需要強化對員工內部審計能力的培訓力度,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建設,確保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不僅可以精通各項業務技能,對相關法律法規非常熟悉,還具有較強的實踐工作能力,從而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明確內部控制問題出現的原因所在,以此來在日后的工作中,對其采用行之有效的監督工作,將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進而避免出現瀆職的情況[3]。此外,作為企業負責人,其必須要明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以及其在企業運營期間的實施情況。并且,該項工作也需要被納入到領導干部黨風廉政、經濟審計責任管理制度,以及年終考核評價中,以最終評價結果為參考,確定負責人的年終獎勵和懲罰,借助評價制度的作用,確保內部控制可以在農業企業中,規范化運行。
總而言之,對農業企業來講,其要想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就必須要提高對內部控制的關注度,了解內部控制在農業企業發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當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就改進內部控制的措施展開研究,促進農業企業可持續發展。
[1]王靜.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市場,2017(18):265-266.
[2]周艷.淺談合資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7(10):115.
[3]周曉梅.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農業會計,2015(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