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 俊 2.文謝瓊
1.仙桃市公路管理局 2.仙桃市四達公路建設有限公司
近些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公路作為交通運輸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逐漸凸顯,所占據的地位與日俱增。自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公路的大量興建,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資金密集程度集中的行業,是現代化公路建設水平的代表和體現,對其實施經濟管理體制建設是適應其大量資金優化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1 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市場經濟作為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社會程度的重要產物,只要是立足于社會化大生產的,無論其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交通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和市場競爭程度日益增加,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部分。因此,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現代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1.2.2 保障公眾出行利益的需要
在公路管理中需要政府扮演公眾出行利益的捍衛者角色,這是由公路自身所具備的公益性、外部性、網絡性等屬性決定的。按照公共經濟學的解釋,社會物品總體可分為純公共產品、純私人產品、公共資源、準公共產品四種類型,其類別的判定是由消費上的競爭性和供給上的排他性共同決定的。純公共產品既具有非競爭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純私人產品既具有競爭性又具有排他性,公共資源是具有非排他性與競爭性的產品,準公共產品是具有排他性與非競爭性的產品。我國公路是既具有非競爭性又具有排他性的典型的準公共產品,這是我國公路本身性質所決定的,與采用何種管理模式無關。
1.2.3 保證國有資產安全的需要
我國公路資產的國有在法理上講來自兩方面:一是國家自己投資建設公路,按照物權法取得所有權;二是在引進非國有的國內外投資時,在投資建設合同中明確保留公路資產的所有權,依據債權法則取得所有權。根據以上分析,目前我國的公路,不管投資主體是誰,也不管屬于哪種管理形態、經營管理主體是誰,公路資產所有權均屬國家所有。公路的國有性決定了其經濟管理是對國有資產的安全進行保護的一種形式。基于此,依法對公路國有資產實施有效的經濟管理,維護公路設施安全完整,使其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是政府作為資產所有者角色擁有權利與應盡的義務。此外,經濟管理也是政府所必不可少的義務。
2.1.1 立法方面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發達國家的公路之所以管理有序、發展健康,與其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機制是分不開的。與公路發展速度和規模相比,我國對公路的管理顯得比較滯后,公路沒有完全體現其應有的高效運行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加快公路建設與管理的立法工作刻不容緩。毋庸置疑,公路立法是公路健康發展的保證,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公路管理體制的需要。當前要在遵循和充分運用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同時,積極制定和修訂有關的法律法規,明確人們在公路交通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使人們的行為能夠有章可循,減少和避免糾紛,使公路建設、管理盡早實現法制化、科學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1.2 執法方面
公路的執法問題是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點。目前,公路執法主體繁多、效率低下成為阻礙公路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要解決好公路的行政管理體制問題,特別是行政執法管理體制問題,必須要建立“精簡、統一、高效”的公路交通管理體制。也就是要實行綜合執法,統一調度公路的各種力量和管理資源,形成快速反應能力,避免政出多門、多頭處罰。同時,為了提高路政執法效率,維護公路安全,減少交通事故,還必須有先進的管理設施和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統。
公路是經濟社會活動賴以進行、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但它所具有的公共性、規模性、非營利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它具有的起始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回收慢、經營風險大等特點,使一般企業無力經營或因無利可圖而不愿涉足。這時就應該由政府出面對市場進行干預,承擔起提供這種公共產品的責任,組織建設和管理公路,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務,賦予特定企業的壟斷經營權。即讓一家企業獨家壟斷,允許企業壟斷經營某條公路,但同時要對其進行治理。治理方式就是以特許經營為特征的微觀規制。政府對公路經營進行規制,既適應了公路運營發展的規律,又體現了政府宏觀經濟的目標要求。
2.2.1 公路的經營主體應當是以非營利性的特許經營機構為主要形態。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企業的特許經營,是有政府參與并由其授權經營但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特許經營方式。
2.2.2 政府和公路特許經營企業之間簽訂的特許經營合同必須合理劃分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以及確立合理的特許經營期限,盡量使其成為規制合理、激勵適當的激勵合同。
財務評價宜參考《舊辦法》和《方法與參數》,并按照《新辦法》實施。
由于公路建設的資金使用期限較長,如果貸款利息過高,則公路建設還本付息的壓力將會非常沉重,因此,貸款利率對項目的貸款償還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應加以高度重視。在實際操作中,可根據具體情況按不同的貸款利率對項目進行財務分析,觀察其對項目的貸款償還能力的影響。
在所有的稅收(包括附加稅)中,所得稅對項目財務評價結果的影響因素最大。所得稅稅率一般為33%,但由于各地區對招商引資實行不同的優惠政策,公路項目的所得稅稅率較低;財務評價時還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分析采用,并可按照不同的稅率計算結果作出對比分析。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是對于公路行業的重要要求,公路要想實現長久高效的發展,需要相關的經濟管理活動,依賴合理的經濟管理措施,以實現公路建設的進一步完善。
[1]張志凌.高速公路經濟管理的措施之我見[J].中國科技投資,2013,(03).
[2]彭春莉.淺談我國高速公路經濟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