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沬
貴州省土地礦產資源儲備局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是單位為了防范和管控經濟活動風險而建立的內部管理系統。包含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等幾個要素。是事業單位加強管理,減少行政成本的必要手段,其組織實施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一)根據單位“三定”方案,梳理經濟活動流程。業務活動包括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其他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業務,同時包括單位層面的組織機構設置。
(二)根據業務明確職責分工。按照業務流轉的時間節點和因果關系,將業務中的決策、審批、執行、監督等機制融入每個業務環節,從而細化崗位設置,明確職責分工。
(三)分析經濟活動分析。明確業務分工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單位經濟活動中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從內外部環境著手,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
(四)明確風險點。根據評估結果,找出可能導致單位經濟利益流出的風險點。
(五)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對已經識別的風險定性、定量分析和風險排序,制定相應措施和策略。事業單位風險主要集中在低效、浪費和舞弊,要將這些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
(六)建立健全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按照風險應對措施和策略,制定有針對性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七)進行監督和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4年實施,目前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剛起步,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內控環境薄弱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分為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其中單位層面為業務層面提供環境基礎,良好的環境能保障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和實施。然而對于事業單位,因人事、管理、核算、激勵機制不同,和企業相比,內部控制環境相對薄弱,同時全員管理意識也較弱。以致于大部分事業單位領導把內控管理誤解為財務部門管理工作,將內部控制工作交由財務部門來做,甚至將制度建設的重心放在財務制度建設,而忽視其他相關內控制度建設和管理,并未全面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使得內部控制管理流于形式化。
(二)缺乏專業知識人才
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風險評估、風險點的定量定性分析,都需運用技術手段來完成。現階段,大多數事業單位內控以財務人員為主,雖然熟悉財務知識,但是業務面窄,與部門溝通協調不暢,也未掌握經濟活動風險分析和評估方法,知識結構不能滿足內部控制管理的需要。
(三)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合理
業務層面,預算管理是內部控制的重點,預算編制又是預算管理的起點。事業單位預算編制質量低,其中以公用經費、項目支出預算為主。而預算編制的不科學,不合理,一方面削弱預算的約束力,另一方面也嚴重影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果。
(四)內部控制監督力度不夠
內部控制監督分內、外部監督。外部監督由財政、審計部門共同承擔,而實際工作中,財政和審計部門難于兼顧,控制監督主要依靠單位內部審計機構。但大部分事業單位因人事、編制等原因,未單獨設立內部審計機構,都交由財務部門或者辦公室兼管,和具體組織實施單位有所重疊,故而缺乏獨立性,影響了內部監督的力度。
(一)建立良好的內控環境
1.強化內部控制意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是否有效,很大程度取決于單位領導的意識,是否重視內部控制管理。所以,一是應加強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培訓,使他們在理解和掌握內部控制制度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內部控制重視程度;二是自上而下,在內部開展內部控制宣傳教育,引導全員職工增強內部控制意識,自愿和配合參與內部控制管理,營造良好的內控氛圍。
2.內控專業人才的能力建設。事業單位應制定人力資源發展戰略,開發現有人力資源。通過外聘教師、遠程教育、內部交流、集中學習、跟班學習等方式培養內控業務骨干,建設自己的內控人才隊伍,同時建立獎懲機制,提高內控人員工作積極性。
3.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堅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主導性地位不動搖,在加強事業單位各級人員的學習教育,強化內部控制意識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升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二)提高預算編制質量
事業單位提高預算編制質量,一是明確各部門預算編制責任;二是細化預算編制,各部門編制預算時,應在對上年預算執行分析評價基礎上,根據其年度工作計劃,對各項收支規模和結構預計和測算,工作計劃應盡可能具體,以便細化預算;三是部門之間要進行有效的溝通。
(三)健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體系,一是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該機構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機制的建立與執行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書面報告至單位領導;二是和企業一致,安排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并出具書面報告。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業務工作與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實施過程中難免存在各種問題,通過發現問題,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來推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逐步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從而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和社會和諧。
[1]劉盛潔.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思考[J].財經界,2016,(21):133-133.
[2]馬繼榮.淺析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措施[J].時代金融(下旬),2015,(10):169,173.
[3]曹菁.論交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2):240-241.
[4]郭善娜.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淺析[J].商情,2017,(10):1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