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阿雪 馬 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解決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本國策。這也說明在開產旅游業中,生態旅游資源富集,發展基礎也比較好,同時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生態旅游強調生態的可持續性,資源保護,強調對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的不破壞的同時,創造出美好的景色。但在近些年,很多地方的生態旅游開發,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同時出現了一些“破壞性建設”,違背了生態旅游的一般原則。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在人們享受自己旅游中所帶來的樂趣時,感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遭到自然環境資源開發的破壞。雖然資源得以開發,但是持續性利用問題下降,對于環境保護,旅游發展,生態保護等很多方面遭到了威脅。同時可持續性利用問題也隨之出現?,F階段加強生態旅游業資源及可持續利用的發展,對生態旅游業來說有著重要意義。
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資源也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同時生態旅游資源是生態旅游的基礎,生態旅游資源良好的開發,旅游業也會好的發展。生態旅游資源的破壞的同時也意味著生態旅游遭到威脅。在中國生態旅游深度調查報告中顯示,結構轉型和消費升級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經濟發展中生態旅游產業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于生態旅游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同學者,專業也從各個角度提出過自己的見解?;谝陨险J識,生態旅游是滿足旅游者回歸大自然,提升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人類需求的一種旅游活動,也是一種具有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的旅游開發類型。
生態旅游資源就是要用美吸引顧客,作為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以原生態的生物、植物、水源作為風景,供游客欣賞。同時在保護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產生可持續的生態旅游。我國的生態旅游是主要是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開發森林不能算完全的生態旅游,但是對生態旅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使國家經濟、社會、綜合效益達到最佳發展。生態旅游資源富有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為旅游業提高效益。另一方面,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發展關系到世界經濟發展,并且可以提高經濟發展速度與效率。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促進人類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增加旅游人員對生態旅游的吸引力,增強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等。
旅游資源開發不僅根據時間、空間的變化,根據人的價值觀、生活都會變化。開發這樣的生態旅游,可以讓游客們親身體驗身邊自然資源、觀賞學習有價值的物質資源。在做好環境保護、人文保護等一系列措施下,以原生態為基礎,強調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加強保護,提升生態旅游在旅游業的發展,也是目前的發展方向。
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有時會破壞生態環境、資源浪費、植被破壞。對于可持續性發展來說,根本要求就是做到資源的不破壞,保護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這樣才不會導致資源缺失。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規劃,組織層面做的不到位,導致資源浪費嚴重,破壞了不改破壞的生態資源。我國也存在一些保護區,對于一些植被生物是要求保護,這些生物一旦破壞,不僅會導致資源開發不當,也會影響周圍生態環境的變化,資源流失。
雖然一直有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但是相對于其他資源來說,生態旅游還是比較落后的。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開發意識不夠強烈,造成無序、盲目開發。一旦資源開發沒有成功,就相當于對生態資源做了一次破壞。將會造成很大的威脅、影響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利用以及發展。
旅游資源開發的地方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存在差異。旅游業也是如此,差異越大、特點也就越大。在旅游開發時,對于現在一些偏僻或者不是熱門地點,資源開發之后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會導致資源浪費,像一些觀光旅游像生態旅游轉變,資源開發但是沒有得到政府、游客的支持,從根本上制約了資源可持續利用。目前宣傳手段單一,缺乏公共傳播意識。
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應該在資源開發之前做好統籌規劃,對于開發地段、時間、人員安排等做好規劃,這樣才不會造成資源重復開發或者破壞原有的生態資源。充分合理全面的去開發,有好的旅游產品在旅游業來說非常重要,但是關鍵問題就是要做到有游客去欣賞,資源利用。這就要做到加大力度的去宣傳、提高影響力,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廣告等傳播方式,對于資源開發的地方做到有效有用的宣傳。
要想使生態旅游持續性利用,應當做到開發時注意保護環境、不破壞環境,這樣可以提高吸引力,促進可持續發展。下達一些環境保護措施,獎懲力度適當,可以避免一些認為性污染。只有生態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了,才能促進整個旅游業的可持續利用。
要想做好生態旅游資源良好的開發和利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自身或者面對的問題上尋找解決措施,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實現旅游資源環境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模式。加強對旅游區的保護與宣傳,做到旅游業發展、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1]方維.舟山生態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D].浙江海洋學院.農業推廣.2012-05.
[2]王芳.朱大奎.全球變化背景下可持續的濱海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N].自然資源學報.2012-01.(1)
[3]陳琳.威海市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旅游經.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