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濤 肖芝藝
中央財經大學
200 6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為9843億元,而到了2016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為46345億元,接近于十年前該數字的5倍。盡管有通貨膨脹、醫療水平提高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但衛生總費用如此快的增長速度還是令人咋舌。理解高額醫藥費用產生的原因并采取適當措施遏制其過快增長是我國目前的當務之急,因為這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健康以及幸福。本文試圖從我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角度探討高額醫藥費用產生的原因,以及探索應對方案。
在現有的醫療保險體系下,患者和醫保基金兩者共同承擔所有的醫藥費用支出,而醫生無需為這些醫藥費用承擔任何責任。這就可能引起醫生的道德風險,醫生會通過開出更多的藥方,盲目借助昂貴的醫療設備對患者進行眾多檢查來增加自己的收入。事實上由于政府對于公立醫院的補助力度不夠,藥品收入已經成為了醫院的重要收入來源。
目前,我國的社會醫療保險一般都是實行傳統的按服務項目付費制的醫保服務方式。醫療服務提供方按患者接受的醫療服務價格、數量計算出所需費用,先由醫療機構或者患者墊付。之后由相關的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根據醫保政策,對其中處于醫保范圍的費用向醫療機構或病人患者進行償付。簡單的說,患者在看病的過程中,不管是什么病,只要所配的藥物在醫保藥物目錄中,那么就會得到一定比例的補償。
我國目前的情況是,各地區的大型綜合醫院基本都是公立醫院,理所應當地也是醫保定點醫院。這些大型公立醫院憑借其醫保定點醫院和綜合醫療服務能力,吸引了絕大部分的醫保參保人員前去治療。這使得這些公立醫院有恃無恐,內部管理混亂,部分醫院與藥商簽訂提成協議,通過向患者過度開藥來獲得暴利。
中國個人醫療費用支出遠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個人醫療費用支付比例占到了33.2%,遠高于經合組織成員國個人付費比例的10%。隨著醫藥總費用的不斷攀升,看病貴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時,大量的藥物服用會使患者的身體產生耐藥性,導致抗生素失效,甚至可能重蹈歐洲黑暗時代的覆轍。中國人均抗生素消費量遠高于歐美的發達國家,中國居民正面臨嚴峻的健康隱患。
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成了社會重大問題,衛生部門也想設法控制醫藥費用。由于大醫院的地位很高,衛生部門難以去限制,所以衛生只能去限制一些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藥費用。限制的方法包括限定基層醫療機構的藥物品種,大部分藥品屬于廉價藥,且藥品種類比較少。老百姓去基層醫療機構買不到需要的藥物,沒有得到合格的醫療服務,他們就會轉投大醫院。這就進一步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居民不管病大病小全部前往大醫院就醫,導致醫療體現進一步下降,社會矛盾深度激化。
同時引入患者和醫生的費用責任,藥品價格高于參考價格,超出部分由患者完全擔負。地區醫藥總費用超過預算由醫生的聯合基金中去支付,開藥過多的醫生會要求對處方做出合理解釋,如無法做出合理解釋將處以一定罰款。當然對于醫院收入中由于藥品收入減少的部分,政府財政需要加大投入來彌補。
把“按服務項目付費制度”與“單病種定額付費制度”結合就是一種創新的醫保支付方式。所謂“單病種定額付費制度”,就是國家篩選出一些就診率高和一次性根治的病種進行醫保結算測算,按照醫學治療的結算規律,采取“雙向”定額的支付方式,即對單病種醫藥費統籌基金支出和參保人員的個人承擔費用進行同時定額。對于篩選出來的病種,醫保基金將與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醫藥診療費用談判,同時可引入民營醫院參與醫保單病種競價,從而大幅降低單病種醫藥費用。
民營醫院是醫療服務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醫院的發展壯大將對公立醫院產生巨大的競爭壓力,倒逼公立醫院完善自身管理,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過度用藥的行為將得到遏制。大型民營醫院一旦上市,將會接受公眾的監督,使公眾對于醫院的信息有更多的了解,促進社會醫保制度和醫療事業的發展。
[1]陳文.醫藥費用上漲的根源及其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資源,2006(5).
[2]陳玉江.新農合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成因及控制對策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4).
[3]卞玉惠.醫藥費用增長的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4(5).
[4]董文勇.德國社會醫療保險用藥費用控制制度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5]羅元文.日本醫療保險制度經驗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2009(4).
[6]白繼庚.醫藥實施過程中定點醫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0(12).
[7]韓俊江.創新醫保支付方式化解“看病貴”探析——以長春市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為例[J].東北師大學報,2012(2).
[8]周游.新醫改政策下的民營醫院戰略發展之路[J].現代醫院管理,2010(10).
[9]鄭大喜.新醫改背景下加強公立醫院醫藥費用控制體系建設的思路探討[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