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新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醫學院,湖北孝感432100)
基于崗位勝任能力的高職口腔修復學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謝宏新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醫學院,湖北孝感432100)
口腔修復是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在未來崗位中的重要工作。在高職口腔修復學實踐教學中,構建“理論支撐、模塊整合、崗位體驗、綜合推進”的教學模式,瞄準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進行教學,達到提高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目的。
高職;崗位勝任能力;口腔修復學;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指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掌握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教學活動[1]。實踐操作能力是學生未來實際工作能力的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和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高職教育的最大特色。崗位勝任能力是個體通過教育、學習、培訓獲得的所在崗位要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大多數專家認為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大學生自身崗位勝任能力不足[2]。
口腔修復學是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臨床核心課程之一,其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高職口腔醫學生未來的崗位工作勝任能力。高職口腔修復學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關鍵環節。高職學生普遍文化成績偏低、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傳統教學體系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對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挫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厭學。為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回歸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本質,基于崗位所需能力,我們對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旨在構建“理論支撐、模塊整合、崗位體驗、綜合推進”的實踐教學模式。
2.1 調整實訓內容,對接崗位工作領域
口腔修復學是一門快速發展的臨床學科,由于材料、技術、觀念更新快,加之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發展,近年來,以全瓷材料為特點的全瓷冠、瓷貼面、全瓷樁核,以種植義齒為代表的主流修復方式,CAD/CAM、3D打印技術,極大地改變了口腔修復醫生的觀念,滿足了患者對高質量修復治療的需求,與之相對應的修復技能也逐漸成為口腔修復醫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同時一些不太符合時代潮流的修復技術逐漸被淘汰。因此,為了使學生較快了解和適應未來崗位工作,教師有責任更新教學內容,調整實訓項目,提高教學針對性、實用性。
2.2 整合實訓項目,對接崗位工作情景
口腔修復學實訓項目繁多,項目難度參差不齊,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有必要對實訓項目進行整合,剔除一些與崗位能力要求聯系不緊密的技能訓練項目。根據口腔修復醫生崗位能力和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我們將繁多而孤立的實訓項目整合為印模與模型、固定修復、活動義齒修復、全口義齒修復4個模塊。每個模塊按照實際崗位能力要求設計相應的工作任務,各模塊的工作任務既包含共性內容又包含個性內容。針對個性內容,我們采用比較歸納法,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奧妙;針對共性內容,我們采用同一法原則組織教學,簡潔明了地抓住重點。總之,實訓項目模塊化整合便于教師靈活創設教學情景,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時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崗位勝任能力。
2.3 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崗位勝任能力
2.3.1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強調在模擬工作環境中,根據未來工作崗位能力需求,采用配套教材,讓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主動參與其中,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操作技能,在操作技能學習中鞏固所學理論知識,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一體[3]。口腔修復學是醫學與多學科結合而成的一門臨床學科,不僅與醫學學科緊密相關,還與材料學、力學、工藝學、醫學美學、心理學緊密相關,知識涉及面廣、理解難度大,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們采用雙線并行、項目貫通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策略,即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兩條線并行,以必要的理論為先導,以實訓項目為紐帶,創設崗位工作情景,讓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主動學習能力,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索者。
2.3.2 層級推進實訓項目醫學類專業實踐教學必須遵循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規律。口腔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按照專業屬性可分為基礎技能、專業專項技能、綜合實踐技能,按照實踐教學實施的層級可分為基本技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專業技術綜合訓練、崗位臨床實習、畢業綜合訓練與鑒定。在這種層層遞進的實踐教學中,遵循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規律,各階段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崗位勝任能力密切配合、相互銜接。
2.3.3 體驗式實踐教學體驗式教學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創設情景,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知識、建構知識體系的教學形式[4]。口腔修復學實踐教學過程中,鑒于學生人數及口腔操作視野小的限制,指導教師有時難以準確評價學生關鍵操作的規范性,只能了解操作結果。受到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啟發,我們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對于一些難度大的實訓項目,利用實驗室視頻拍攝系統對學生關鍵操作進行錄像,拍攝成型作品的圖片,然后帶領學生在醫院一線見習,觀看臨床醫生的操作。見習結束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錄像及圖片,通過對圖片進行放大和分解及指導教師的點評,找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自我糾正,自我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崗位工作要求,與學生一起分解和剖析每一個不規范動作,探究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這種崗位體驗式方法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師規范的示范與引導下,提高動手、思考、分析和創新能力。
2.3.4 能力培養與素質培養相結合的滲透式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包括技能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素質培養即在實踐過程中的人文素質、思辨能力、競爭意識等培養。醫學專業學生未來的服務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較強工作能力,也要注重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人文情懷。在實踐教學中,不管是面對一顆塑料牙模型,還是一顆離體牙,始終強調學生要像面對一個真實患者一樣,堅持微創、無菌、無礙害原則。同時,還可利用相關資料讓學生體會不正確檢查和操作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與損失,力爭使培養的人才既具備較強工作能力,又胸懷一顆仁愛之心。為了培養學生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爭先意識,可借助技能競賽平臺開展各類技能大賽。例如,我院開展每年一度的校內“牙體預備”技能大賽,并從中選拔一批優秀選手進行集中強化訓練,層層淘汰,最終選出4名優秀選手代表學校參加全國衛生職業院校口腔技能大賽。通過開展各類技能大賽,激發學生技能學習熱情,培養不畏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我院每年還組織大批口腔醫學專業大二學生參加中小學生口腔檢查和“愛牙日”活動,進行口腔健康科普知識宣教,提高學生專業認同和社會責任感。
2.3.5 基于崗位對接的“三個階段、三方參與”實踐教學考評體系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賴于考評體系的科學性、嚴謹性,學生是否具備崗位工作能力,需要行業一線專家、學者設計實踐教學考評體系來評價。因此,我們重建了基于崗位對接的“三個階段、三方參與”實踐教學考評體系。在大一和大二階段,口腔修復學實踐教學每階段的考核,都由醫療單位的一線兼職教師與校內職教專家、專任教師共同參與制定考核標準和辦法,并現場進行考核與評價。在學生臨床實習結束后、畢業前,按照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模擬組織客觀化多站式技能考評,進一步檢驗學生崗位實踐一年后技能操作的熟練度和標準程度,并做出客觀的評價,提出改進措施。這種基于崗位對接的實踐教學考評,實現了實踐教學內容和標準來源于崗位工作又應用于崗位工作;學生亦可對照考核結果,找到自身與行業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從而激發學習動力,達到以評促學目的。
近幾年,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了我校口腔醫學專業建設,改善了實踐教學條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獲得了行業和主管部門的高度贊賞,畢業生就業率與就業質量顯著提高。2014年,我校口腔醫學專業順利通過湖北省教育廳“省級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項目驗收;2016年,口腔醫學專業順利獲得了湖北省教育廳“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專業”建設立項。同時,學生在技能競賽中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近3年,我校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在全國衛生職業院校口腔技能大賽中,2人獲二等獎,8人獲三等獎。
在高職口腔醫學專業中,根據學校條件及學生實際情況,實施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理論教學為支撐,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瞄準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進行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同時,這種實踐教學模式同樣適合在本專業其他課程中推廣應用。
[1]周光勇.高等職業教育導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
[2]黃兆信,張中秋,談丹.創業教育:大學生崗位勝任力培養的有效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4-28.
[3]王素霞,郭瑞蓮.基于“模擬工作環境”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及教材建設[J].職業教育技術,2016(37):26-29.
[4]丁菁.高職思政課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技術,2016(37):45-47.
G420
A
1671-1246(2017)13-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