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
我國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模式研究
□趙小平 陸邦慧 李亞華 張文英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
本文首先闡述了我國高職籃球教學模式的內容,堅持體能訓練與籃球戰術訓練并重,素質教育與籃球體育教學并重,終身教育與籃球體育教學并重的原則,正視我國籃球教學的問題,通過體能訓練、心理訓練等措施來實現高職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體能訓練 專業技術 終身體育
1.1、體能訓練與籃球戰術訓練并重
籃球運動是一項講究身體對抗、技戰術發揮和團隊配合的體育競技運動,這就要求在高職的籃球教學訓練中必須注重體能訓練與籃球技戰術訓練并重。在籃球專項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必須將學生的體能訓練放在優先位置,采用多項專業技術來增強高職生的身體素質和對抗能力,強調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特殊要求和量化標準,保證高職生具有足夠的身體資本來實施具體的技戰術配合。在此基礎上,體育老師應該深入培養高職生的籃球意識、技戰術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保證高職生在激烈對抗的籃球比賽中能夠熟練地運用籃球技能,準確地實現投籃得分,實現團隊籃球之間的傳接球配合和攻防轉換。在此過程中,體育老師應該根據高職生的全年課程設置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指導長期而有效的訓練計劃,并監督學生嚴格執行。
1.2、素質教育與籃球體育教學并重
根據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高職生的課堂學習應該充分強調素質教育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也應該強調素質教育與籃球體育教學并重,把素質教育確定為籃球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前進方向。在高職籃球課堂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應該認真加強針對籃球體育教學的認識,從高職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狀況和社會需求等諸多方面入手,通過籃球運動提升高職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此外,體育老師在綜合衡量籃球教學的課堂效果時,不但要關注體育高職生的籃球水平提升,還要重視籃球運動對于高職生強體健身的效果,而且要更加重視籃球運動的娛樂與教育功能,側重通過籃球運動來提高高職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鍛煉,實現高職生的身體素質、心理健康、文化理念和性格特征等全方位的提升。
1.3、終身教育與籃球體育教學并重
“終身教育”是新時代我國體育教育領域提出的全新理念,它注重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培養高職生的“終身體育”精神,實現終身教育與體育教學并重,深入培養高職生的體育動作要領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實現籃球體育教學理論與體育課堂教學實踐的緊密結合,推動高職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和體育項目欣賞。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高職生認真學習籃球動作要領,觀賞籃球比賽視頻,提高籃球項目的專業水平,從而在以后的人生各個階段都能深入開展籃球運動,學會觀賞和體會高水平籃球比賽,將籃球運動作為終身的體育鍛煉項目,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參與到各項籃球運動,能夠在以后社會生活中開展全方位的籃球體育教育。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籃球運動深受高職生的歡迎,而高職院校的基本設施齊全也保證了高職生籃球運動的需要。但是,受困于籃球運動缺乏系統完善的訓練體系,高職生的技戰術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2.1、在學生群體中受歡迎程度高
籃球是一項場地簡單、運動量大、團隊協作性強的體育運動,在籃球運動中,不僅需要運動員具有出色的身體素質、扎實的籃球動作和極高的籃球智商,還要求運動員具有明銳的球場觀察力、出色的戰術執行力和無私的團隊合作能力。綜合來講,籃球運動是一項既需要極高的個人素質,又需要出色的團隊協作的運動,對運動員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我國高職院校中,籃球運動具有廣泛的學生基礎,高職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青春荷爾蒙分泌比較多,而業余時間比較多,學生在學習之余,大多喜歡從事籃球等體育運動,在揮灑汗水的同時,也能夠開展有效的班級活動,提高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也鍛煉了健康的體魄,使得籃球運動在學生群體中受歡迎程度非常高。
2.2、高職院校的籃球基本設施齊全
籃球是一項需要平整的體育場地和標準的籃球場館設施就可以開展的體育運動,它的基礎設施要求相對比較低,也成為廣大高職院校體育場館標準化建設的主要體育項目,很多高職院校都建設有標準化的室內和室外籃球場館,方便學生開展自身的籃球項目運動。此外,隨著籃球運動市場化進程和廣大運動品牌涌入校園籃球比賽,很多贊助商的鼎力加盟也提高了高職院校的籃球基本設施的建設,保證了諸如室內籃球地板場地、液壓籃球架、燈光球場和專業籃球等一批高科技籃球基本設施的普及和完善,這就為廣大高職生創造了良好的運動環境,幫助高職生能夠以球會友、廣交朋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升高職生的籃球素養。
2.3、高職院校缺乏系統完善的訓練
高水平的籃球運動是需要系統完善的籃球訓練作為保障的,但是,受困于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和專業限制,很多高職院校的籃球運動訓練還停留在重理論輕實踐的階段,側重技戰術的訓練,輕視體能訓練。很多高職院校將籃球教學集中于籃球專項課程的講解,忽視了身體訓練的有效開展。此外,高職院校的建校宗旨是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技能人才和輸送高素質的專業崗位人才,籃球教學作為公共課程,不能引起高校領導階層的重視,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配置上,缺乏專業的體能教練,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的籃球老師身兼數職,既要抓籃球訓練,又要抓體能訓練,導致很多高職生的體能基礎訓練不能得到保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高職生的籃球技戰術水平的提高。
在深入了解我國高職籃球教學模式的內容后,就需要從專業的體能訓練、專業的心理訓練和“一條龍”的運動員培養輸送體系來開展有針對性的籃球教學實踐活動。
3.1、通過專業的體能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高職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唯比賽名次”的考核標準,將普及和提升高職生的身體素質,加強體能訓練作為籃球教學的前提條件。在整個籃球教學環節中,體育老師應該制定全面而詳細的體能訓練計劃,開展短期、長期的體能訓練實踐,優化力量訓練的手段和方法,積極拓展力量訓練的內容,加強力量訓練與籃球專項訓練的深度結合,有效提升高職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保證在籃球運動高強度的攻防轉換節奏下,依然能夠保證標準的籃球動作和有效的技戰術配合。
在籃球專項教學的體能訓練上,體育老師應該通過負重的深蹲和半蹲來鍛煉高職生的下肢力量和肌肉群爆發力,通過臥推來鍛煉高職生的背部肌肉力量,通過大強度的跳躍練習來提高高職生的彈跳力,通過抓舉和挺舉來鍛煉高職生的上肢力量和對抗能力,通過快速跑訓練提高高職生的往返跑能力和加速跑能力,提高高職生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速度。在高職籃球課堂教學前,教師應該抽出10-20分鐘進行專門的體能訓練,通過綜合性的力量練習器和大強度跳躍訓練來開有針對性的力量訓練。課余時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級跳、單腿跳、深蹲跳、臺階跳等簡單易行的聯系方式。此外,教師可以在整個學年劃分出階段時間,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內容,指導長期訓練計劃,注重加強針對屈肌力量、小肌肉群力量、退讓收縮力量的體能訓練,實現高職生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有效鍛煉高職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肌肉爆發能力。
3.2、通過專業的心理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開展專業的心理訓練,能夠有效地培養高職生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學會運用專業的手段和多種的方法來釋放比賽壓力,提高對于賽場比賽的掌控力和對籃球動作的控制力,深入挖掘高職生的身體機能,從而在高水平的籃球對抗中能夠精準地控制肌肉群爆發力,準確把握比賽過程中的時間變化、節奏變化、速度變化和空間變化,培養高職生擁有堅忍不拔、鎮定自若和不懈拼搏的意志品質。
在高職籃球體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高職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狀況和訓練時間,開展有針對性的注意力訓練、意志品質訓練和心理調整訓練。首先,教師應該在訓練和比賽中注重開展注意力訓練,培養學生將注意力都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不會被場外的干擾因素所影響,始終能夠保持注意力的興奮點在籃球上。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高職生的個人特點和所處的角色不同,制定出一套詳細和具體的注意力訓練方法。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對于高職生意志品質的訓練,將籃球訓練和比賽的意義做到深入解析,引導高職生在大運動量、高強度比賽節奏和激烈緊張的競技環境中依然保持堅定的品質,這就需要高職生在訓練和比賽中都能養成自我調節、自我鼓勵和相互激勵的習慣。最后,教師應該在訓練和比賽中制定規范具體的心理調整訓練,學會組織高職生進行肌肉放松、呼吸調節和自我暗示,做到身體和心理的共同放松,增強對于自信心的把控。
3.3、開展“一條龍”的運動員培養輸送體系
在體育高職院校或者普通高職院校的體育特長班,籃球特長生的訓練、比賽和深造是籃球教學模式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在針對專業籃球運動員的籃球教學中,需要深入培養具有高水平籃球后備人才的運動員培養輸送體系,建立完善科學的教育、訓練、科研三位一體的籃球教學模式,通過高職院校這個載體,開展有針對性的籃球專業運動員隊伍建設,實現籃球專業運動員能夠正常深造,參加更高層次的籃球聯賽比賽,遵循高職院校的辦學規律,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社會所需的專業籃球人才,有效實現體育科研成果向訓練和比賽實踐的轉化。
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模式中,籃球專業人才應該從錄取開始,就被納入到嚴格而規范的專業人才培養輸送體系中,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籃球專業人才的個人特質和所處位置,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文化素質、思想品質培養和籃球專項技能訓練。在高職籃球教學的同時,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完善籃球特長生的培養和輸送各個環節的教學機制,對于優秀的籃球專業人才應該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教育和其他就業技能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就業含金量,真正解決籃球專業人才退役后的就業問題。
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模式作為其整個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提高高職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專業人才的教學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都針對本校特殊和學生特點制定了具體的體育教學模式,落實到籃球教學中,教師應該側重“素質教育”、“終生教育”和“就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高職生籃球水平和心理素質的共同提高,為國家輸送大批專業的籃球人才,實現專業培養和社會就業的雙贏結果。
[1]張誠.足球游戲在高職院校足球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才智, 2016.13.
[2]崔貞.新模式教學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04.
[3]袁野.高職院校籃球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14.
G841
A
1006-8902-(2017)-03-SY
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項目《籃球精品資源共享課》,2016gxk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