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穎
身份證號:360502199209035320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城市的各種建筑也越來越多,由于城市在規劃設計中,過于看重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在建筑規劃設計方面大同小異,缺乏城市特色,在整個區域中很難將城市獨有的文化展現出來,也容易引起人們對建筑的審美疲勞。我國的傳統文化經過幾年的沉淀,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即便在我國傳統的建筑中,也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如四合院,代表著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喬家大院代表著“以人為本”的觀念。在現代生活中,面對繁雜的城市生活,人們越來越期望回歸于自然、安寧,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和諧、天人合一觀念對現代人們的思想產生很大影響,在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人們也越來越看重傳統文化的滲透,通過傳統文化的運用,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對建筑文化的訴求,提高人們對現代建筑的滿意度,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弘揚。
由于西方思想的傳播,現代化的發展,人們對西方建筑的贊賞越來越高,從而掀起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建筑設計師也深受西方現代建筑的影響,減少了對本國傳統建筑的研究,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西方建筑模式和建筑設計的應用,從而在規劃設計時,往往會不自覺的引入西方建筑理念,將現代化與西方建筑美學理念相結合,注重重修和改造,使我們的建筑大多千篇一律,失去了原本的傳統特色和韻味。建筑設計師作為建筑設計規劃的主要人員,缺乏了傳統建筑藝術的熏陶和重視,也是當今建筑設計中傳統文化應用的一大困境。
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由于沿海城市和發達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影響,帶動了其他城市建筑追求現代化的浪潮。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亭臺樓閣所剩無幾,幾乎成了絕配。將原本獨具特色,體現風土人情,民族習慣的建筑,強行進行現代化式的改造和重建,使城市建筑不再具有人情味,不再有故鄉的風趣,失去了建筑美學藝術。對于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尊重自然思想拋開不顧,一味地忽視周圍的環境。
我國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東西南北各具特色,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特別關注當地文化的特色,充分體現民族特色,不同地域應有不同的建筑風格。在不同地域,歷史文化特色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在設計過程中對古典設計和傳統歷史文化加以利用,力求創造更完美的古今結合有地域特色的建筑
在審美觀價值中體現傳統文化建筑規劃設計是設計師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完美體現。要將傳統文化植入現代建筑設計,改變設計師的西方建筑審美觀,引人傳統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觀在顏色的喜好上偏好大紅、正紅,寓意著紅紅火火,同時也喜好著金黃,寓意著大富大貴,在整體布置上,講究方正大氣和成雙成對序列分明,這樣的設計可以結合現代化建筑的簡潔、明朗建筑的美學,兩者相互融合,成就新中式建筑美學團。如在中式建筑中常常見到龍,龍代表著億萬中華兒女,代表著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是中華兒女精神寄托,因此可以將其作為裝飾元素或點綴加人其中實現建筑傳統文化相結合追求整體外觀和諧統一。將傳統文化和人文背景應用在建筑設計中,使得建筑含有豐富的傳統文化情懷,這樣的建筑才能真正長久的被人們所認可。
在當代建筑規劃設計中,設計師還需要注重將傳統文化符號充分展示出來。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經典的文化符號代表,如書法、漢字等,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可以利用這些文化符號對建筑物進行修飾,提升建筑物的表現力。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設計師在運用這些傳統文化時,不僅要注重文化外在元素的體現,更要注重文化內涵、核心思想的體現,這樣才能逐步將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建筑物傳承下去,將傳統文化應用在當代建筑規劃設計中。
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理念和創意影響非常深遠,因此應用傳統文化對于我國建筑規劃設計行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也應當意識到,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技術先進,對建筑物可用性、舒適性考慮全面,對于我國建筑規劃行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應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規劃相結合的方式,在充分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積極運用現代建筑設計規劃方法,提升我國建筑設計水平。例如我們可以在現代化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界的基礎上,應用我國傳統建筑中斗拱等型式,既保證建筑的現代化,又能夠體現中國建筑的特色。
總之,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科學合理的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不僅能滿足人們對本土文化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提高人們對建筑規劃的滿意度,因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
[1]王傳捷.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中的運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6 (10):79.
[2]徐思璐.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6(25):73-74.
[3]徐紅川.中國傳統文化對建筑工程設計的影響[J].建材與裝飾,2016(2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