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慧
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探析
——基于樂山市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國培項目的反饋
王亞慧
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向著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體育教師需要更加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知識結構,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實踐中,無論是對教師主體或者是對教學環境客體的要求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過問卷調查與走訪,分析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遇到的困境,并提出解決的對策。
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對策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教”的主體,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學”的主體,“教與學”這一矛盾體推動著教育的發展。素質教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心理健康,達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因此,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就顯得至關重要,體育課程如何開展,才能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最直接體現在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所付出的勞動和成果。然而,阻礙體育教師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因素是什么?體育教師在現實中會遇到些什么問題?本文以國培計劃項目中的體育教師為調查對象,采取問卷和走訪相結合,對一線基層骨干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分析,了解體育教師在專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因素,提出改善的建議和解決的對策。
在調查中可以看出,89.3%的中小學體育教師都認為自身專業發展有其重要性,其中 60.4%的人認為專業發展非常重要,僅有7.2%的教師對專業發展存在消極的態度。其中有很多體育教師認為本專業發展很受學校重視程度的限制,看不到發展的空間,由此抱有消極心態。有些體育教師甚至于不愿意參加本專業的進修和研討活動,他們覺得是浪費時間;一些體育教師表示是迫于“學校的要求”而參加專業進修;或是為了“提高學歷和為職稱準備”;對校、區縣級以上本學科教研活動,較多體育教師的態度不積極主動,認為是“領導要求參加”、“如果可以盡量不參加”的態度。
對專業發展目的調查中,47.1%的體育教師選擇了“與本學科發展同步,避免教學技能的退化”,可以看出,學科的快速發展增加了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使他們產生了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65.7%的教師參與專業進修的目的是為了晉升職稱,帶有明顯的功利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來,各類中小學校教師職稱晉升難度加大,而晉升又與收入密切關聯,于是老師們不得不選擇專業進修來實現職稱晉升。另外,也有38.2%的體育教師對于教育育人帶來的成就感有較高的需要,所以希望通過不斷的專業學習帶來教學的進步。
調查結果表明:在專業發展的個人途徑中,最普遍的方式和途徑是閱讀體育書報、觀看教學視頻;其次是通過反思自身的體育教學、與同行進行教學交流;也有部分體育教師認為“撰寫論文”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但實際上僅有24.8%的教師選擇“編寫教材或寫論文”,反映出中小學體育教師對科研工作的不重視,不善于把積累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分析、探索,進而形成文字進廣泛交流和傳承下去。 在專業發展的集體途徑中,多數中、小學體育教師會 “參加本學科相關會議和培訓”, “互聽互評課”和“合作上課”的應用還不夠廣泛,需不斷加強。在訪談中也有老師提到了由于工作量大、電子信息技術運用不夠、居住地比較分散等原因,無法快速有效地進行合作教學,限制了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
66.8 %的教師認為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對專業發展的理解差異。年輕教師對教學環境不熟悉,對自身職業規劃也相對匱乏,導致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有效集中精力進行教學與科研;中青年教師因為家庭生活和其他社會事務的影響,難以做到教學與家庭的平衡。除個人因素外,69.3%的人認為制約教師發展的重要外部原因是學校激勵機制的不健全,學校未對教師所進行的創造性的勞動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撰寫科研項目論文或者是校本開發的課程教材等原創性活動,造成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學校很多時候將中小學體育教師看作一種體力勞動者,任何時候都將報酬等同于工分和教分,較死板地限制了教師的創造性勞動。
另外, 45.4%的體育教師把社會支持作為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重要環境因素。體育教育在社會上不受重視,體育教師的待遇低等,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信心,甚至出現職業倦怠心理傾向。其他的環境影響因素客觀上反映在學校為體育教師提供發展機會和軟硬件支持方面很欠缺。
5.1 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
基層學校要通過政策引導激發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主動性,鼓勵體育教師參與各種層次的專題培訓、學術研討會和學歷進修等。同時,體育教師要多了解學科的發展前沿,及時獲取教改信息,了解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資源,提高體育教師專業水平。
5.2 加強教學實踐反思,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反思和實踐研究。體育教師應該改變實踐多、反思少的處境,將教學科研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另外,體育教師也要轉變“專業發展個人主義”的傾向,要從“單兵作戰”快速過渡到團隊合作與共同發展的道路上,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5.3 拓寬進修培訓路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加大投入,提高培訓覆蓋面,在培訓過程中要針對大多數中、小學體育教師實踐操作能力較強而課程理論水平較弱的特點,加強課程理論的培訓內容,并結合各地經濟、文化及教育法規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本地需求的培訓模式,同時采取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提高體育師資整體水平。近年來的國培計劃項目對中小學體育教師是個很好的提升機遇,一方面,體育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項目中,另一方面,承擔培訓的學校和專家應將最符合體育教育專業發展趨勢和符合當地實情的教學理念傳授給參培學員。
[1]潘健.普通高校在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體育學刊,2009(7):72-73
[2]計軍軍.目前五年高職校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J].大眾商務,2010(8):180-183
[3]孫有平;張磊;中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7):92-95
[4]田雷.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5(0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