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新民(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 包頭 014010)
試論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存在問題
□ 張新民(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在進行籃球訓練的時候,不管是對運動員的柔韌性和耐力還是速度與力量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因此在籃球訓練的時候就需要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為籃球運動員設定合適的體能訓練。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籃球訓練中體能訓練存在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實際措施,希望能夠給有關人士帶去一些有關于籃球體能訓練方面的啟示。
籃球訓練 體能訓練 問題
在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中,籃球運動所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間歇性強并且強度高,因此只有在籃球運動員擁有了較佳的體能素質之后,才可以在籃球比賽之中展現出其最佳的狀態并獲得最終的勝利。而現今許許多多的研究者也正在思考該如何完善我國的籃球體能訓練,但是不管是從何種角度來思考此類問題,都需要立足于我國籃球體能訓練的實際以及其中存在問題來加以分析以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式。
一般而言,籃球體能訓練需要立足于運動員的基本身體素質等條件來進行計劃和設計,力求能夠建立起系統化的訓練方案,從而給訓練帶去一定的依據。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國已經制定了統一的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標準,此類標準直接導致運動員的籃球技術趨于成熟。不過,此類技術卻會導致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運動員因為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而難以長時間訓練下去,還會導致籃球運動員逐漸喪失對于訓練的積極性,甚至會讓籃球運動員開始抵觸籃球運動,這對于籃球團隊水平提升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源于我國籃球體能訓練沒有重視制定系統訓練方案的重要性,沒有重視運用籃球重戰術的重要性、沒有重視體能強化訓練思路的重要性。
在將我國籃球體能訓練與NBA體能訓練進行對比之后可以看出我國籃球體能訓練還是比較落后的。就拿NBA體能訓練為例,NBA體能訓練會針對運動員的每一塊肌肉進行體能訓練,但是在我國籃球體能訓練之中,這種形式還是比較少見。除此之外,我國籃球體能訓練還沒有形成統一的體能訓練結果評價標準,這就導致籃球體能訓練將達不到較高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我國還缺少眾多的籃球體能訓練教練,因此很多的體能教練員便肩負起了體能訓練教練和戰術訓練教練的責任,甚至會有一些籃球隊在擔任體能教練任務的同時還擔任訓練體能任務以及運動員生活管理任務。這種情況導致籃球教練所擁有的體能訓練專業性銳減,往往因為工作太多而出現分心的情況,這將會對訓練效果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因為體能訓練的系統性以及計劃性較為匱乏,所以在體能訓練之中往往會出現超強度體能訓練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狀態,還會危害到運動員的身體機能。作為一類體能訓練依賴性比較強的項目,雖然訓練者已經認識到了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不過因為我國的體能訓練方式還是比較單一,所以在訓練過程還是具有較為明顯的盲目性,甚至直接會引發體能訓練過程中的運動員出現個別器官因難以承受大負荷運動而出現損傷問題。比如,如果在體能訓練之時,運動員的大肌群沒有休息夠七十二個小時、小肌群沒有休息夠四十八個小時,那么運動員將很有可能會出現肌肉受損情況。因此,沒有重視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的話,既會影響到體能訓練效果,而且還會大幅減少運動員運動壽命、增加徒勞的訓練成本。
在我國。一旦開始進行籃球體能訓練,往往不會考慮到不同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不同之處,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在訓練過程中,即使教練發現單個運動員出現了身體素質特殊性,也會受制于訓練方法等因素而被迫讓其使用統一的訓練方法,這樣的做法既不能夠挖掘運動員身上的體能潛力,還會導致部分運動員因為難以適應體能訓練方式而損壞其身體機能。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的籃球體能訓練都混淆了體能訓練以及專項體能訓練,難以合理融合這兩類訓練方式以獲得更好的體能訓練效果,比如我國多數的籃球隊還是采用12m跑的方式來訓練運動員能力,除此之外便很少會使用其他的訓練方法。
目前為止,盡管我國的整體籃球項目水平已經有了提升,不過在比較于我國國家籃球隊發展水平之后,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國籃球隊盡管已經獲得了戰術方層次的提升,不過運動員身體素質仍然改變不大,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我國過于注重籃球訓練戰術的重要性而忽視了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所以這就啟示著相關人員必須要重點把握籃球體能訓練中的關鍵點,盡量協調好將籃球訓練戰術以及體能訓練之間的關系。
眾所周知,如果人們反復做一件相同的事情,那么則會引發意想不到的效果,體能訓練也是如此,只有在反復持續的訓練之后才可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需要經歷一段過程,體能訓練的過程更是十分艱辛,唯有經過長期的訓練之后,運動員才可以得到能夠在比賽上獲得較好發揮的的體質水平。一旦開始對訓練希函數懈怠心理,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便會功虧一簣,所以需要進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才可以使籃球運動員保持最好的狀態來迎接挑戰,那么在長期的系統化訓練過程之中樹立起運動員終身系統化的體能訓練觀念則對于籃球運動員而言極為重要。
根據上文所示,專職體能訓練必須要重視基礎訓練以及專項訓練這兩者之間的協調,唯有充分理解這兩者之間關系并按照運動員自身情況才可以建立起合理的訓練計劃。其實,專職體能訓練可以為今后的所有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唯有做好基礎專職體能訓練工作之后,專項體能訓練才能夠更加順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許多的教練和籃球運動員為了在比賽的過程之中獲得較好的分數,會在比賽之前進行突擊性的專職體能訓練,這種方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只有在腳踏實地確保每一步都走的扎實后才可以達到實際的專職體能訓練效果。因此,如果想獲得最佳的專職體能訓練效果就需要切實的合理安排訓練內容,比如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專職體能訓練之后,教練就需要給予籃球運動員七十二小時的緩沖時間來幫助籃球運動員的大肌群以及小肌群進行充分的休息。此外,就國家層面而言,還要加大專職體能訓練的資金投入以及政策的保障力度來讓更多的教練能夠一心一意的進行專職體能訓練,這樣才能夠發揮最大化的專職體能訓練效果,否則很有可能會導致專職體能訓練流于形式而發揮不了實際的意義。
現在大多數的籃球體能訓練比較單調乏味,甚至有一部分的體能訓練只是為了在比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在枯燥的體能訓練過程之中,籃球運動員便極為容易失去對于訓練的熱情,甚至會出現放棄體能訓練的極端情況。那么在這個時候,教練就需要考慮該如何使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來激發籃球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在經過研究之后發現,人體運動水平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影響的影響因素就是韻律,韻律不僅能夠刺激和激活人體的運動細胞,還能夠協調運動細胞間的協調性。那么,在體能訓練過程之中使用音樂變成了一大突破,讓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之中鍛煉協調性以及節奏感以提高訓練效果。除此之外,音樂除了能夠被使用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之中,還可以使用在體能訓練之前的準備階段,比如可以在體能訓練準備階段放一段音樂來讓運動員更快進入訓練狀態,從而練習節奏會變得更明快強烈。另一方面,音樂也可以被使用在傳統口令之中,通過音樂的方式展示傳統口令可以顯著增強訓練的趣味性以及新鮮感,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體能訓練之時科學的使用拉伸動作能夠強化體能訓練效果并減少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以及肌肉僵硬程度。比如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將左手舉過頭頂并使頭部向左側進行反復的拉動、復位運動,之后換成做左右再次重復動作以有效地拉伸頭頸。還有一類方式是在保持直立狀態的情況之下雙手抓住扶手并反復弓起、下壓后背以保護運動員背部。這些動作可以幫助運動員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之中減少損傷。
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的籃球體能訓練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是否能夠把握住訓練的重點和關鍵。首先,力量以及速度訓練在籃球比賽中起著基礎作用,因此在體能訓練中必須要顯著增加力量以及速度的訓練,尤其是要對上肢、下肢、膝蓋、腕部等部位進行訓練,幫助運動器官肌肉群獲得力量。而在速度訓練之時需要強調專項訓練的重要性,可以進行立定跳或者跨步跳等專項訓練。其次是耐力訓練,因為在經過長時間的比賽之后,運動員會時常感覺到疲勞,因此在體能訓練中必須強調耐力訓練的重要意義,而較好的耐力訓練方式當屬長跑。在長跑之后,運動員的呼吸、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得到提升,肌肉耐力以及身體能量也能夠提高,更有利于運動員進行賽后恢復。最后是彈跳力訓練,籃球運動投籃需要依靠運動員彈跳能力。只有運動員在獲得了協調的反應速度以及奔跑速度之后,才可以展現出較好的彈跳力。因此彈跳力的地位舉足輕重,在綜合了力量以及速度訓練之后,效果才會發揮到極致。
教練在進行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過程之中,需要按照籃球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來為其制定出與之對應的體能訓練計劃。不同的運動員所具有的身體素質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體能訓練極限更是千差萬別。基于這種情況,如果想開展更好的體能訓練,教練就需要深入研究籃球體能訓練理論并使用不同的訓練手段、訓練方法、戰術訓練來提高運動員體能素質,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的可能性。
[1]卓金源,吳趙昭,徐旻霄,羅安民,王衛星,趙杰修,米靖.高原體能訓練對我國高水平優秀籃球運動員身體機能與形態的影響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03).
[2]楊文明.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6).
[3]馬志玲.CrossFit訓練體系應用于中職體育籃球特長生體能訓練的實證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
[4]張柏銘.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4).
[5]王健,鄭麗麗,李宗浩,康鸞.運動訓練學研究領域的回顧與展望——基于天津體育學院學報創刊30年來的文本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7(02).
[6]徐建華,程麗平,王家宏.國內籃球運動員無氧耐力測試方法的不足——忽視籃球運動專項特征[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1,26(04).
[7]譚朕斌,王保成,黃黎.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08).
G841
A
1006-8902-(2017)-12-LXY
張新民(1975-),男,漢族,籍貫:內蒙古包頭,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