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璐營
中山大學
淺談資本與貿易的開放及金融發展研究
湯璐營
中山大學
從政治經濟學和利益集團理論兩個角度來看,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適當的對于資本賬戶和經常賬戶進行開放對于國家的金融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在文章中通過1998年到2014年之間的相關數據為基礎,使用向量均衡修正模型,對于在金融發展過程中資本開放和貿易開放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結果證明,貿易開放會推動金融的發展,但是在單一開放資本的情況下,對于金融方面則會有著抑制作用。而兩者同時開放,在兩者同時作用的情況下可以使金融有著持續的發展,同時通過兩者的不斷碰撞和發展也使得金融能夠更好的應對宏觀經濟的風險。在文章的最后對于兩者之間的發展所得出的相關啟示進行了歸納總結。
資本開放;貿易開放;金融發展;向量均衡修正模型
在我國的1996年底就開始了經常項目的可兌換,同時這也成為了IMF中的第八條的條款,而經常開放賬戶也成為了近些年來我國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制度性紅利之一。在多數國家之中,在經常項目可兌換實施以后,在國家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就會逐漸發展為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在一篇關于部分轉軌和發展中國家的貨幣經驗的研究報道中指出,在某個國家實行了經常性項目可兌換以后,大概用了差不多七年的時間發展道路資本項目可兌換。而對于當前的中國而言,本身國家發展前景較好,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使用率較高,所以,在發展中必須要求資本項目的可兌換。
實行資本賬戶的開發對于國內的金融體系有著強烈的影響。在央行2012年所發布的一份文件中支出,開放資本不僅對于中國所有的外資的質量進行了改善,同時也擴大了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對于國內企業的重組和改變起到積極催化作用。同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前提下,我國對于資本賬戶自由化的政策越來越寬松,這也使得國內的金融體系不得不進行改革,從而促進了國內金融行業的發展。而在金融發展的過程中貿易開放和資本開放有哪些作用?在本文中將會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儲備相對落后,資金源結構不合理,浪費嚴重,投資的風險高,不易控制。資本賬戶開放有利于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與合作,提高資金鏈的穩定性,相互分擔資金運營的風險。這些都是資金開放的積極影響,但根據以往的經驗與教訓,資金開放帶來的負面影響往往是巨大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為了解決本國內的金融抑制爭開啟了資金賬戶開放。資金賬戶開放以后取得了短暫的安定,然而更凸顯的問題出現了,20世紀80年代到2015年間,出現了三次規模較大的金融危機,國內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十分嚴重,人民生活水平驟降。金融危機的出現引起一系列的問題,使得資本家投資的風險加大,因此影響到資金的運轉流暢性,資金引入流出現混亂,各國對于資金賬戶的開放愈來地后怕,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后,這種資金賬戶開放的模式被否定。
資本賬戶自由化能夠擴大資金運轉的流動空間,它能從資金的優化與配置,制度質量保證的提升,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與變化三個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資本賬戶自由化涉及到多方面,多領域,多國家之間的資金流動,牽扯到的金額巨大,對參與方的影響很深刻,參與者將承擔著很大的風險。而參與者中政府是主導者,從這方面來說,它影響著整個國家的金融狀態。制度保證的提升能夠有效地管理資金的流入與流出,從而保證資本賬戶自由化下資金運轉的良性循環。制度質量的保證需要多方面的研究與努力,其最主要依托的是法律的保障作用,利用法律規范進行產權保護,資金審核與開戶,在牽制和約束非法投資者的同時,要建立健全投資者的保護機制。僅僅從“法律口頭”上來約束和保護投資者是遠遠不夠的,在執行法律條例的運行中,治理監管的落實與有效執行非常關鍵。從本質上講執行過程中的治理監管是資金賬戶開放體系下最困難的一部分。治理監管涉及到多方面,多國家,不同公司制度,不同國家制度的資金運轉動作,治理監管的流程可能會比較繁瑣,受到各方面的壓力,可能會引發其他問題的出現,因此,治理監管的效率很難被保證。然而治理監管又是改善資金賬戶的一個重要的部分,這需要多個國家共同的努力。當然本國家要承擔大部分的工作,治理監管可以從起始端“截流”,資金賬戶開房的門檻要提高,從而省去治理監管過程中很多原則性的東西。
國外投資者在內的資金運轉與管理受到本國金融部門的監管,由于國內金融體制與國外的不同,國外投資者在進行金融的管理與運作時,有諸多不便之處。由于國內對外開放水平提升需要引進更多的海外投資者,國內外資機構可以借此對國內金融部門施加壓力,尋求自己的方便。當權者對金融開放的保守態度源于對金融開放帶來的效益程度的質疑。其實就金融開放的功能來講,金融開放不止于海外融資,金融開放可以從多方面給國內的海外資本帶來很多益處,從而帶動國內資金的流轉與需求,同時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給國內。這是既可以給當權者帶來政績,又能給金融改革增添活力的雙贏局面。就現在國內的金融狀態來說,太多的中國產業想要走出國門去國外的新興市場試水,如果金融開放來的及時,可以為本國產業提供足夠的參考學習時間。
貿易和金融的同時開放會給國內產業帶來更多的機會,但這一政策會遭到當權者的反對,當權者認為,金融發展將改變產業潛在競爭時的利益分配。同時,金融發展存在的風險是影響當權者決定的重要因素。金融開放與貿易開放從紙面上來說帶來的效益和前景十分誘人,但對于當權者來說,一個能夠帶來經濟的平穩發展的決策才是他們的首選。貿易與金融同時開房,將貿易的良性發展與金融開放融合,改革存在的風險將會降低很多,因此,當權者反對的聲音就會減少。
在相對局限的經濟狀態中,金融抑制的狀態可以保持金融運轉的穩定狀態,因此,當權者可以從中獲益。在這種情況長期存在的情況下,金融發展的水平低下,且持續時間較長,對改革也會產生消極影響。貿易和金融開放將更多的海外資金引入到國內,給國內產業帶來了很大地位需求,最為重要的是當權者的利益得到保障,金融改革的阻礙減少了不少。貿易與金融改革的推進,改變原來大規模產業集團租金的壟斷地位,在較為公平的市場狀態下,努力地需求更多的學習與參考。外來資金的進入一定會尋找國內的產業做一些合作,以謀求發展,這跟當局者和廣大尋求突破的產業帶來了機遇。這個理論很快被驗證。集團利益理論采取了近100個國家的貿易,金融的發展與改革按例。期間采集的大量的有關資本賬戶自由化開放后經濟增長的數據,以及各國有規模的產業,投資集團的參與狀態和收支狀況,并進行了信息的整理與匯集,通過大數據進行概括和分析。結果表明貿易自由化在資本賬戶開放與改革的進行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且資本賬戶開放對金融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強烈。同期的貿易開放與資本自由化的同時進行在保障資金正常運轉和流動促進投資發展的同時,并沒有給金融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根據整理的數據顯示,有7個重要指標,和2個輔助指標將資本賬戶開放的負面影響指向了貿易與金融開放,因此,貿易開放與資本賬戶開放的結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貿易和資本賬戶自由化是當前金融發展狀態下一個最佳的選擇,它既能真切地為產業發展謀福利,又能解決一定的政策的阻礙,可行性很強。
經上文論述可以發現,制度質量、治理監管是資本賬戶開放和金融發展中十分重要的環節。資本賬戶和貿易賬戶的同時開放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很強的可行性。有學者從政治學和經濟學的雙重角度仔細分析了貿易賬戶和資本賬戶同時開放對國內金融發展和政治發展的影響,得出了一個比較積極的理論,貿易賬戶和資本賬戶同時開放既可以帶動國內的外匯的發展,又能增強本國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升。然而我國地位金融改革也已經開始了二十幾年,金融改革的成效不是很好,金融改革的經驗不足,常常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找不到一種比較穩定的方式解決,金融改革上出現的種種問題。這是由于長期的治理監管和分析不足引起的,國內對金融的集團利益理論的認識不足,沒有對金融集團的利益理論展開過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沒有好好地利用大數據去分析實時變化著的金融發展。本文將通過對大量文獻的分析與研究,結合當前國內金融發展的狀況,提供一些有建設意義的意見和方法。
為了檢驗Rajan和Zingales(2003)假說,本文采用Ac-ikgoz等(2012)的做法,設定基礎模型如公式(1)所示:
FDt=C0+β1KAOPENt+β2TOt+β3KAOPENt×TOt+εt(1)
其中,FD表示金融發展指數,KAOPEN表示資本賬戶開放指數,TO表示貿易開放。模型(1)表達了金融發展、資本賬戶開放與貿易開放三者之間的長期穩定關系,也是本文的基準分析模型。
資本賬戶開放、貿易開放、與金融發展是探究課題的三個要素,分別用OPEN、M2占GDP比重、和TO來表示。
首先從數據上檢驗平穩性與協調性。平穩性和協調性的檢驗是修正誤差的先前準備工作,因為三個變量的浮動性較大,因此判斷其穩定性也要經過進一步的分析與了解,為了使實驗結果真實有效,這項工作必不可少。FD、KAOPEN和TO有一個階次的差別就有很大的不同。一階差分后,三個變量均是平穩的。
變量之間的協調檢驗需要變量為同階單整的前提下進行。因為如果其他數據不處于同階下的狀態,數據上是沒有可比性的。本文遵循這個研究規則,用國際檢查的方法得出了結果,如圖中所示。
經過修正誤差后得出了一些實質性的結論,貿易開放所對金融發展的影響是積極的,貿易開放吸收資金的能力很強,因此,對金融的匯聚和散開有著調節的作用。從結果看,資本賬戶開放對資金深化的影響是負面的,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資本賬戶的實施不能單獨來進行,需要通過貿易開放的協調。
誤差修正模型回歸結果還表明,資本賬戶開放與貿易開放交互項對金融深化存在長期顯著的促進作用。這表明,貿易開放與資本賬戶開放的聯合效應為正,也就是說,貿易開放更有利于中國實現資本賬戶開放對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短期內,資本賬戶開放、資本賬戶開放與貿易開放交互項對金融深化產生正向的短期偏離,貿易開放、貿易開放與資本賬戶開放交互項與金融深化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能夠從負向進行較好地修正。這表明,資本賬戶開放短期內會導致國內金融發展過熱,然而資本賬戶開放與國內金融深化長期均衡關系能夠從相反方向進行平滑與修正,實現整體經濟發展過程穩定。由于受篇幅所限,誤差修正模型的回歸結果省略,感興趣的讀者可向作者索要。
正如我國長期以來進行貿易開放的經驗一樣,貿易開放帶來的金融深度的挖掘是有利的,而且貿易開放與資本大融合的效果是正面的,雖然資本賬戶開放的效應不是太好,但是經過貿易開放的正面帶動,兩者共同實施能夠為國內的金融改革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當年國內的金融改革停滯不前,很難突破體制的束縛,又受當權者保護自身利益的影響,不太能夠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貿易開放與資本賬戶同時開放的理論能給當權者信心,因為貿易開放的道路我們已經走的很熟悉了,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所以貿易的開放與深化,一直都是當權者想做的,而資本賬戶開放與貿易開放可以相互帶動和協調,資本賬戶自由化為貿易開房提供資金運作的條件,貿易開放促進資本賬戶開放的規模的擴大與自我的完善與發展。中國經濟創造了連年大幅度增長的奇跡,中國儼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不得不承認,近兩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出現疲軟的狀態,物價漲幅很大,通貨膨脹也比較的嚴重,金融改革勢在必行,而貿易開放與資本賬戶開放的結合是已經探討總結出來的良方,只有得此方,金融改革才能迎來春天。
[1]肖蘭章.我國熱錢流動的規模估算及其動因和影響分析[D].復旦大學2012
[2]宋蔚姣.我國金融發展與貿易開放實證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16)
[3]韓召龍,陳媛媛.貿易開放與遼寧收入不平等[J].商場現代化,2015(02)
[4]陳少林.貿易開放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文獻綜述[J].才智.2014(10) [5]王奇兵,許繼琴.貿易開放對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研究[J].特區經濟.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