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得
中國人民大學能源經濟系
巴西經濟衰退原因及改革建議
畢 得
中國人民大學能源經濟系
2013年以來,巴西政治經濟出現波動。雖然羅塞夫憑借著受益于民生政策的中下層民眾支持險勝獲得連任,但執政結果差強人意,GDP增速放緩,滯脹局面尚存。巴油腐敗案進一步沖擊著巴西的政治與經濟,巴西人民紛紛組織大規模示威游行。隨著羅塞夫被彈劾,巴西政治經濟又蒙上一層不確定性,巴西該如何走出經濟困境。本文將從巴西經濟的斷崖式下跌入手,結合巴西80、90年代的經濟改革,對巴西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
巴西GDP自2010年達到7.57%的高增速后就處于經濟回落狀態,2014年接近零增長,2015年甚至出現經濟的衰退。除了2003年通貨膨脹遠超于目標外,巴西自2000至2014年通貨膨脹一直圍繞官方通貨膨脹目標值6.5%上下波動。2015年巴西全年通貨膨脹率達10.67%,加之GDP斷崖式下跌,巴西經濟進入滯脹局面,前景不容樂觀。
財政、經常賬戶的雙赤字情況持續存在,這不僅會對給國際收支和債務管理造成了壓力,還會使投資者對巴西投資前景不再看好。貧富差距略有改善,兩極分化依然嚴重。巴西基尼系數自2001起持續下降,表明巴西的貧富差距有所改善,但最高20%人口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仍近60%,巴西的兩級分化現象依然嚴重。
(一)抑制通貨膨脹,減少政府開支
巴西于1994年3月推出一個價格指數URV,巴西的通貨膨脹得到較好的控制,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通貨膨脹還需削減政府財政赤字。
(二)推行國有企業改革,以此減少公共債務
20世紀80-90年代,巴西在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政策取向下,實行了多輪國有企業私有化。通過改革,將一部分債務轉為股權,可以快速增加政府收入,擺脫虧損企業,減少政府負擔。改革后的私企盈利后還可增加政府稅收收入,政府財政赤字有所緩和。
(三)發展國內工業,促進國際貿易
巴西借助資源密集型工業發展本國經濟,在世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時,資源密集型工業將大幅受損。而進口替代工業政策為巴西國內工業提供了較高程度的保護,長期以來,企業競爭性降低,生產效率底下,嚴重阻礙巴西經濟的發展。
(四)金融自由化,吸引外資
1990年以來,巴西通過建立出口加工區,開放證券市場和國企私有化來吸引外資,取得一定的成效。進款外資大量流入,巴西的固定資本投資率還是較低,外資主要進入巴西證券市場,這部分資金流動性大,投機性強,不利于穩定巴西經濟。
(一)減少貿易壁壘,積極開展國際貿易
巴西主要采取鼓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的方式,采取了如非擴大外銷市場、關稅壁壘、出口補貼以及開展出口信貸等措施鼓勵出口。通過減少關稅等政策促進進口,不僅有利于本國經濟的發展,也對本國出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并行,解決滯漲與財政赤字
面對滯漲的經濟形勢,巴西應采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組合的方式應對經濟困境。通過緊縮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需求。但結合巴西財政赤字的情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或受限。巴西應該精簡政府結構以符合預算情況,從而降低成本。另外應對政府控股公司進一步實行私有化以減少公共債務并籌集所需資金,提高生產效率。
(三)改善社會保障制度,重發展同時重分配
巴西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困擾著巴西經濟社會發展。財富分配不均也將加劇社會的不穩定性。要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努力使分配制度體現出社會的公平。同時應改善社會保障制度。
[1]本報駐巴西記者 顏歡 侯露露. 巴西經濟期待轉“危”為“機”[N].人民日報,2016-04-20022.
[2]本報記者 莫莉. 巴西經濟:舊傷未愈新憂卻來[N]. 金融時報,2016-04-13008.
[3]唐凱千(Charles Tang) 巴中工商總會會長. 政局趨穩 巴西經濟回春有望[N]. 國際商報,2016-06-28A04.
[4]戴正宗 編譯. 巴西經濟過熱 改革迫在眉睫[N]. 中國財經報,2011-06-09004.
[5]陳作彬. 80年代巴西政治經濟變革及其前景[J]. 拉丁美洲研究,1988,04:18-22+35+64.
[6]張勇. 巴西經濟增長及其轉型的結構視角[J]. 當代世界,2015,10:54-57.
[7]張琳力. 巴西經濟發展的歷史回顧及經濟改革發展的經驗啟示[J].才智,2011,16:219-220.
[8]劉士余,李培育. 巴西的經濟改革與政策調整及啟示[J]. 管理世界,1995,0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