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競
浙江省人民醫院
基于宏觀視角下的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問題與對策探討
許 競
浙江省人民醫院
績效管理通過制定計劃、績效實施、考核及反饋等路徑實施全過程管理,以激勵員工實現其業績持續改進為戰略目標,乃為一種正式管理活動。因績效管理優良的管理作用,其在公立醫院管理中得到了越發廣泛的應用,有利推動了公立醫院的建設與發展。本文首先系統化分析了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所存突出問題,基于此,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以期為醫院績效管理提供些許參考。
宏觀視角;公立醫院;績效管理
上個世紀70年代,績效管理概念在美國被首次提出。但通過對近些年有關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文獻進行檢索得知,我國對于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在應用績效管理上還比較淺顯。研究理論僅僅是將企業應用理論原封不動的運用到公立醫院管理當中,缺乏兩者之間的彼此融合;一些具有實踐性的研究內容,僅單純性的用績效管理流程對醫院綜合目標質量管理考核過程進行描述,而對于績效管理核心內容的理解卻比較缺乏,造成此狀況的諸多因素中,除了公立醫院資深的固然因素外,還密切相關于公立醫院所面臨的諸如市場、經濟及政策等實際環境。
1.難以切實體現公益性
近些年來,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專家認定,均一致強調要構建以公益性為準則與核心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健全的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特別是有些醫院引入了平衡計分卡,從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顧客及財務等維度給予考核,將社會效益劃歸至醫院科室考核指標范疇內,這在某種程度上便認可了公益性所具有的重要性。但現實工作當中,經濟利益通常為最為核心的影響指標,而對于諸如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及病人人均負擔等公益性指標,則未能凸顯,或者是公益性僅在上級部門所下達的諸如社區義診、健康教育及衛生支農等剛性要求上有所執行與體現,而在現實中,這些僅為公益性的一方面、一部分。
2. 救死扶傷宗旨與補償缺位間的現實矛盾
救死扶傷乃是醫院的內在宗旨,但在現實醫院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無錢者維持用藥、窮人用基本藥及富人用好藥”等狀況。經檢索得知,地市級醫院年均收治的“三無”流浪漢或病人到百人,欠費金額高達數百萬,這些費用最終常會演變為呆賬,并由醫院自行承擔與買單。此外,還出現了一種新情況,因家庭矛盾或拆遷,病人被送至醫院,治愈后無處安身,救濟站認為此類人有住地,與收留條件不相符,至此,此類人便長期占用醫院床位,造成醫療資源緊缺,從而對其他病人就醫造成影響。許多醫院科室基于考核等因素影響,拒收此類病人,或者是將其推諉到其它醫療機構,更甚者擅自將病人送離出院,最終演變成死亡案件,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3. 收支節余、業務收入在績效管理中的比重不清
當前,對于醫保結算來講,主要有三種方式,其一為定額支付,也就是定額結算、超收上繳、超支不補、質量控制及結余歸院,不管病情輕重緩急,均劃定固定的人均費用,依據病人數量來進行結算,存在著普遍的“多繳少不補”現象;其二為總量控制,不管醫院收治結構怎樣及收治病人多少,在醫保費用上均為固定的;其三,介乎二者之間。這便造成醫院要么出現重復住院與分解住院情況,造成床單位使用率的增加,要么收治輕病人或少收,并非結合實況來收治,這便激發了醫患矛盾。
1.“化小公為大公”,實現醫院的公益性
公益性作為公立醫院所持有的自然屬性,而經營性則為其社會屬性。公立醫院公益性也包含經營,但關鍵需要將重點與目標明確下來,比如降低病人費用及提升工作效率等。對于政府來講,除了要加大投入,還需將公立醫院的具體職責及社會責任給予明確,另外,還需將政府投入的重點進行明確。比如特殊人群、公共衛生服務等醫療費用當中政府所需承擔的職責,對于諸如設備投資、醫院基建及醫務人員的收入等服務提供的主體,那些需由政府支出,那些該由病人自己“買單”。總之,不能讓醫院因建設與生存需要,而使病人負擔額外增加,對于醫務人員職責來講,即為結合病人實況進行合理化治療。可考慮將單病種收費引入,另把某個事件段內病種人均負擔當作對該醫生進行考核的依據,針對那些違規或者是不合理的醫療行為,可依據相關規定給予對應處理。
2.改革公立醫院管理機制
醫院要想構建更加高效的管理機制,需細致劃分與明確將各部門的職責。在開展績效管理時,將績效管理的服務、協調及導向工作真正發揮出來。肯定那些幼稚績效行為,對于那些錯誤的診療行為,要從流程及系統角度酌情考量引發此狀況的關鍵因素,從本質上解決此問題。在績效管理時,需始終秉持“同工同酬,定崗定編”原則,明確崗位職責,構建業績、能力而并非身份的績效考核機制。
3.構建與公立醫院發展戰略相符的績效指標體系
針對上級部門來講,需適當改變評價方式與內容,結合醫院自身任務與特點,對考核指標與權重進行設置,比如基層醫院,需將基本醫療服務為核心,而對于臨床型醫院,需將解決高難手術、疑難病例為核心,對于科研型公立醫院,需加大科研轉化、論文比重。另外,公立醫院同樣需要與區域醫療市場需求相結合,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合適方為最好,不管是平衡計分卡考核,還是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其核心均為構建與醫院資深發展相適宜的績效管理指標體系。這些指標需將獲取病人認可、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及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為標準,除此之外,在實際工作運轉中,還需結合醫療市場變化及現今發展階段,實時進行調整。
總而言之,在社會大發展的潮流中,盡管公立醫院在績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諸多實際問題,只有緊緊圍繞醫院發展宗旨、原則,樹立未來正確發展方向,方能更好的推動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
[1]陳健, 孫愛國, 劉新榮. 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中存在的問題與管理對策探討[J]. 中國醫藥導報, 2012, 09(14):161-162.
[2]黃培. 宏觀視角下社區首診推行的困境及對策[J]. 中國基層醫藥,2015, 22(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