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若飛
身份證號:650105198708242238
PPP模式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簡述
賈若飛
身份證號:650105198708242238
在2015年4月出臺了“水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水資源管理進入新常態。而與之相配套的就是《關于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從而使PPP模式成為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從現實視角總結了PPP模式在水資源管理中的問題,對PPP模式在水資源管理中的困境及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針對性的對策,以使PPP模式得以落實。
水資源管理;PPP模式;綠色發展理念;地方政府作用
在水資源管理中PPP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在資源配置中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使市場主體正當盈利,使政府成為優秀的監管者和商業合作者。
1.1 水資源管理PPP項目進場難。首先,企業往往不愿進入于水資源管理。企業出于考慮到水資源管理具有較高風險、政策環境不穩定等因素,對難以在PPP項目中盈利所擔心,從而缺乏動力。其次,難以尋覓優良合適的水務企業。因為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而典型的公共產品就是水資源。進入水資源管理市場后,水務企業就自然具備了壟斷性和公共性的特征,為公民有責任提供優質的水資源項目服務。在參與政府水資源PPP項目中企業可以盈利,但是在不損害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很難取得高收益。
1.2 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首先,政府部門管理方式較為陳舊。因為最為活躍的市場主體就是企業,而傳統的政府管理與先進的企業管理難以相匹配。水資源管理PPP項目的合作者和監管者就是地方政府,成功運作PPP項目也能考驗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和治理能力。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將商業運作管理能力提高,那么就難以真正落實水資源管理PPP項目。其次,地方政府的綠色發展理念尚未形成。2015年實行《環保法》、“水十條”和黨政領導離任審計、生態損害終身追責等法規制度,構建嚴厲的生態環保懲罰體系。地方政府紛紛關停一些企業,同時還轉向中小型污染企業,并且向高污染、高消耗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但是尚未建立新的適合本地特點的綠色發展模式。
1.3 政府監管不到位。在事前監管方面,政府對水務企業的資質并預測水務企業的表現難以評估,簽訂協議時可能與較差的水務企業。在PPP運作中資質較差的水務企業很難勝任長期的水資源管理。在水資源PPP運作中的事前審批權力地方政府可能產生“權力尋租”等腐敗行為,使的PPP項目在不規范的招投標中造成的失敗。在事中監管方面地方政府的監管能力并未形成參與型的。政府對企業的決策和行為難以即時了解,并且難以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地方政府在事后監管方面,對水資源管理PPP項目失敗教訓的總結缺乏,難以應對突發的水資源管理危機。
1.4 政府合作不到位。首先,政府的商業精神和契約意識較弱。水資源管理PPP模式對具體的項目內容和時間節點進行了規定,政府與企業都需要對協議嚴格履行。一些地方政府在現實中,經常拖欠企業工程款項,增加了企業的時間、機遇與資金成本,從而妨礙餓水資源管理PPP模式的順利開展。其次,水資源管理PPP模式缺乏彈性和靈活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改變國家投融資政策、污染物排放政策、水電煤價格、使用者付費制度等。當外界的環境發生變化時,就會對企業運營的績效造成影響,政府要及時與企業協商,對PPP項目的內容和要求進行調整。最后,對企業的服務不到位。在水資源PPP項目中一些地方政府將企業“扶上馬”之后并沒有一定程度地“保駕護航”。在長期運轉過程中,企業經常會遇到資金周轉不靈、執法人員吃拿卡要等問題,如果政府不能將企業的困難切實解決,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那么就會使企業負擔增加,從而對水資源PPP項目的進展和效果造成影響。
2.1 轉變地方政府職能。首先,地區發展的領航人就是黨政領導,從而引領地區發展方向,領導地區行政改革。黨政領導必須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提高商業運作能力,進一步改變舊的觀念和行為。另一方面,防止“政府空轉”情況出現,提高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執行力是落實水資源PPP項目的關鍵。地方政府要以PPP模式為改革的契機,將行政模式轉變,重新塑造地方政府“高效、廉潔”的形象。在水資源PPP模式中,政府必須形成商業意識和契約精神,從而履行PPP項目的法律義務所。
2.2 轉變地方經濟發展模式。因為可持續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包括水資源管理PPP模式。所以,如果是單兵突進式的推進水資源管理PPP可能效果不佳,只有從整體上進行創新,從而形成綠色發展模式,才能更好的使水資源管理PPP項目落實。中央與地方需要共同總結綠色發展模式的行為,培訓地方政府官員執行綠色政策的技能。
2.3 構建地方政府公務員激勵制度。首先,需要在水資源管理PPP模式中,將公務員的業績與相應的激勵與獎勵掛鉤,加以肯定公務員在水資源管理PPP模式中的努力與成績,在水資源PPP模式中對公務員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進行鼓勵。其次,對公務員在水資源PPP項目作出貢獻的中可給予金錢和榮譽的獎勵。最后,構建新的政府文化。因為公務員是豐富的人力資源寶藏。所以,公務員的自我發展能夠提升政府的整體績效,應該運用多種手段,來鼓勵公務員追求創新和卓越。
2.4 完善水務企業PPP項目進場機制。首先,尋找優秀的水資源PPP模式合作伙伴。PPP項目因為涉及公私雙方的利益及公眾的利益,所以其需要做長期的科研配套工作,研究可行性、收益、來源保障等,不能倉促上馬。政府挑選最穩定最合適的水務企業。招投標程序要嚴格規范,避免出現“權力尋租”的腐敗現象。其次,保證企業收益。地方政府應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從而使企業成本降低,保證PPP項目順利運轉。
總的來說,需要進一步轉變地方政府職能和經濟發展模式,并且還要構建地方政府公務員激勵制度,并且完善水務企業PPP項目進入機制,政府要加強水資源管理PPP的全過程監管,提高政府與企業的商業合作能力,進一步增強政府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同時,還要完善水資源管理PPP模式的公民參與機制。
[1]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5-11-04(02).
[2]吳敬璉,厲以寧,林毅夫等著.讀懂十三五[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竺乾威.經濟新常態下的政府行為調整[J].中國行政管理,2015(03).
[4]保羅·托馬斯,大衛·伯恩.執行力[M].白山譯.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