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洪宇 2.石 梁
1.身份證號:412326198910030730 2.身份證號:410204198808033016
分離島式地鐵車站建筑設計分析
1.劉洪宇 2.石 梁
1.身份證號:412326198910030730 2.身份證號:410204198808033016
地鐵作為一種規模龐大的公共性交通建筑,具備商業、資訊、問詢、交通等多項功能,出入口眾多,建筑結構復雜。近年來,伴隨著地鐵的大量修建,改善地鐵車站內部空間環境、倡導無障礙設計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為此,本文主要對分離式地鐵車站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分離導式;地鐵車站;建筑設計
地鐵車站作為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站點、地面客流的集散點,聯系著地面與地下的客運功能。地鐵建設對中心城市發展意義重大,是加快大都市建設、改善城市交通狀況的重要紐帶。分離島式地鐵車站是一種新型結構形式,在分析地鐵車站設計理念及要求的基礎上,本文主要就地鐵車站建筑設計要點進行了論述。
由于地鐵擔負了大量人流的運送,在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到其使用功能的需要,在車站站位的選擇應當與周邊規劃結合,并且應當考慮地鐵與地面交通設施的銜接。并保證高峰時間有序地組織客流進出車站的路線,滿足高峰時間客流所需的乘降條件。車站內部設備及管理用房布置的合理性,滿足運營管理的要求。使車站建筑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
1、地鐵車站設計應合理組織客流,避免交叉干擾,保證乘客進站方便,出站迅速,車站的站廳、站臺、出入口、樓梯、通道、自動扶梯、售檢票機(亭)等各部位的通過能力應相互匹配,同時應滿足事故狀態下客流緊急疏散的需要。
2、車站規模應根據遠期設計客流量(如近期值大于遠期值時取大值)綜合考慮行車組織(列車對數)和車站本身行車管理、設備用房的需要來確定。
3、換乘車站的設計應包括換乘節點部分,要預留切實可行的換乘接口條件,一次設計,分期實施。換乘設施的通過能力,應滿足遠期換乘設計客流量的需要。車站應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縮小車站規模,以減少投資。
4、車站設計應保證乘客使用安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通風、照明、衛生、防災等設施,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
5、地面車站建筑造型充分體現現代交通建筑簡潔、明快的特色,富有時代氣息。全線地面車站建筑造型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共性要求體現本線車站建筑的統一性,個性則要求突出各車站與所處環境的景觀協調性。
分離島式車站的結構型式可分為單跨三洞分離島式和單跨雙洞分離島式兩種結構。分離島式車站是從島式站臺車站演變而來的,其站臺位于軌道正線之間,乘客可在站臺層實現換乘。相對標準島式車站而言,分離島式車站有如下獨特之處:(1)上、下行站臺分離,分設于各洞內(這是該站型最為明顯的特征);(2)線路分別從不通視的兩個側洞穿過,視覺上有側式站臺的感覺;(3)車站各洞室之間在站臺層以通道相連,站廳層不相通。
某地鐵工程,沿線立交橋眾多,但在規劃上路下沒有預留地下軌道交通的條件。在平面上,地下線位為躲避橋樁基礎,只能將左右線拉開而分別從橋址兩側通過。在地鐵左右線之間距離在40~80m之間,致使連拱多跨地下車站結構型式從經濟上已失去意義。在這樣的環境下,為適應大線間距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分離島式車站。x路站為地鐵工程,呈南北走向。該車站所在路段地下管線極為密集,埋深不一樣,改移難度大,10m為最深管線埋設深度,直接影響車站埋設深度。
地鐵車站設計方案構思作為地鐵設計過程中關鍵的環節,在對其進行設計構思時,一定要充分的對工程地質情況、技術要求、相關國家規范、工程周邊情況以及相關地方規范進行了解和掌握。當對地鐵車站進行構思的過程中,需要對周邊各限制條件充分考慮,并結合業主、相關系統以及專家的意見對其進行完善與修改,盡可能的防止等到建成以后才知道車站功能以及運營情況的不完善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所以,在對車站方案進行確定時,一定要選擇多個方案進行比較,嚴格的進行審查,并根據客觀規律以及自身存在的特征進行設計。
1、車站總圖設計
車站為跨路口站位。車站為雙層分離島式站臺形式,中部設橫通道連接。左右線分別設置于立交橋兩側,線間距為45.5m。十字交叉路口的4個象限內設置出入口,東北出入口設置在交叉路口東北角,結合緊急疏散通道和垂直電梯設計,主要服務路口東北側客流;東南出入口設置在交叉路口東南角,高層住宅北側市政綠化帶位置,主要服務東南側出行客流;西北出入口設置在路口西北側,主要服務西北側客流需要;西南出入口結合外電纜引入通道和西南風亭設置在路口西南側,因該出入口接近西側住宅,可設計為敞口形式,其他都為有蓋出入口。
2、車站平、剖面設計
站廳層由公共區和設備管理用房2部分組成。劃分為2個主站廳和2個付站廳,2主站廳之間由聯絡通道連接。車站東西2個站廳兩端均布置有設備和管理用房,為便于管理,將主要管理用房集中布置在車站南端。中間預留遠期M 16號線側式車站穿過的條件,并預留電動防火卷簾等設備節點。
車站采用6.0m×2寬島式站臺,有效站臺長120m。2分離的站臺之間設2處聯絡通道。站臺南端為設備區,主要有男女衛生間及廢水泵房等,2站臺之間設橫向通道,布置混合變電所用房。
車站主體及部分附屬采用暗挖施工,考慮車站底部埋深在24.3m左右,則開挖小導洞時深度已經超過承壓水位以下,將帶來降水困難,故把埋深較深的電力管溝直徑2150mln(垂直車站,管內底高程37.06m,埋深10.47m)和熱力管溝4400m/n×2高程25.88m,埋深11.47m)進行改移,以滿足車站施工時降水要求和頂部其他管線的要求,中間換乘節點頂板覆土6.4m,其他標準段頂板覆土9.7m左右。
3、車站裝修設計
地鐵車站裝修應充分體現高效率的交通建筑特點,即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因而在設計中通過光、材料、材質、色彩等的變化,在符合全線統一要求的前提下,用藝術手法創造出本站的特點和個性,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
綜上所述,我國地鐵站空間呈現出向大型化、綜合化、網絡化發展的趨勢。然而不論此類空間如何演變,人性化的設計思想必須貫穿其中。車站建筑設計是地鐵建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嚴格控制地鐵車站工程的施工質量。
[1]王聰.地鐵車站建筑設計的不足與創新[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4(1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