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美
云南省臨滄市雙江自治縣審計局
環境績效審計方法之實務應用
周志美
云南省臨滄市雙江自治縣審計局
目前,環保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是若僅僅依靠市場規律,是難以完成調節工作的,開展環境績效審計應注重證據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靈活運用。 文章分析了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現狀,探討了環境績效審計的方法的應用。
環境績效審計;審計;實務
為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就必須要承擔其環保重擔。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環境問題的管理中卻未發揮其應有的效用。為了解決環保問題,必須對環境管理績效進行科學合理的審計與評價,完善環境績效審計的工作標準,改進環境績效審計方法。
1、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特點
(1)認識到了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必要性。在某種意義上說環境績效審計技術與方法的缺乏阻礙了我國環境績效審計的開展。(2)繼承了常規審計方法。各位學者都提到環境審計作為審計學的一個分支,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常規審計方法也適用于環境績效審計,只是在考慮相關環境因素的基礎上加以運用。(3)吸收了相關學科的方法。尤其是借用其他學科如環境經濟學的方法,如費用--效益分析法,用以計量分析建設項目的全部影響,包括間接的、無形的、或者是難以計量的影響。然后對方案或建設項目的全部費用和效益加以比較,然后做出決策。(4)介紹與借鑒了國外環境審計方法。因此借鑒國外比較成熟的環境績效審計方法對指導和完善我國環境績效審計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同時也豐富了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體系。(5)認識到環境績效審計對審計人員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審計人員不僅具備一般的財經審計理論,而且要有環境學、環境經濟學、環境工程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
2、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的不足
(1)與相關學科融合不夠。(2)缺少對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定義、適用條件等的系統研究。 多數方法沒有突出環境審計獨有的特色,泛泛而談的比較多,具體深入地研究環境審計方法使用的比較少。(3)借鑒國外經驗具有盲目性。與我國現實狀況的結合方面有所欠缺,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移植,應確實將適合我國國情有借鑒意義的部分吸收過來,體現中國特色。(4)操作性不強。(5)研究方法基本上局限于規范研究。規范研究傾向于理論的歸納,而理論只有來源于實踐才能高于實踐,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
1、審閱法
審閱法是審計工作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各項紙質和電子資料進行仔細的閱讀和檢查的方法。主要目的是檢查必要資料是否存在,存在的資料是否合法合規等方面,根據審閱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審計工作。所以,審閱是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最基本的一種方法,任何其他的方法都要建立在審閱方法的基礎上。審閱法的特點主要有:(1)以小見大。審計資料不僅能反映當前被審計單位工作的執行情況,對被審計單位的工作歷史和未來的工作展望都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有時通過資料中的一些小的瑕疵,就可以判斷出在今后的工作開展中將要遇到的問題,從而更好的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作出評價并提出建設性意見。(2)廣泛性。審閱法不但適用于各種行業的不同環保項目的審計,而且可以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始終,從開始對被審計單位營業執照、環保專項授權書的合法合規性審計,到最后對環保專項的成果報告的檢查,審閱法都可以很好的起到普遍的監督審查作用。
2、面詢法
面詢法是通過與被審計單位的相關人員進行面對面口頭上的詢問,從對話中對某些問題進行了解,收集有價值的審計證據。面詢法通常分為兩類:“非結構化面詢”和“結構化面詢”。非結構化面詢沒有事先規定面詢的形式和內容,意在通過隨意的聊天來獲取以前工作的沒有發現的有價值的信息;結構化面詢有著嚴謹的面詢流程和問題樹,根據被詢問者不同的回答有事先準備好的不同下階段問題,意在為某些特定問題的做專項調查。面詢法的主要特點有:(1)成本低。面詢法不像其他調查方法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技術手段,只要依賴簡單的談話就可以達到收集審計資料的目的。(2)形式多樣。面詢法依賴的是人際交往的經驗和技巧,有諸多關于談話形式方面的寶貴經驗可以借鑒,尤其是在進行“非結構化面詢”時,可以根據面詢人數、問題嚴重性、時間限制等各種條件來設計如單獨訪談,壓力訪談,小組訪談等多種面詢形式。
3、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特定的調查手段,對被審計單位某個領域進行專項調查的手段。調查法是一種高效創新且客觀性強的方法,通常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一部分被審計單位人員或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普通公民進行調查。其問卷的設計和發放都有相當強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是一種綜合性的審計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有:(1)嚴謹性。一項有效的調查需要從開始就有嚴謹的設計。從調查對象的選取,到調查問卷的設計,再到目標群體的選擇,每一環都要有周密的設計和嚴格的實施過程,還要將各種可能的突發狀況和對結果產生的影響全面的考慮進去,才能保證調查的結果科學有效富有說服力。(2)實施便捷。調查法的實施對時間空間上的要求都很低,對于目標較遠的被審計對象可以進行跨地域調查,也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任意一個適當的時間段進行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也不需過于繁瑣的步驟和程序,在省時省力的基礎上,又能保證結果的可靠性。
4、分析性復核法
分析性復核法是通過財務管理手段,對被審計單位相關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分類、重新計算等處理,通過指標之間反映出來的相關性和差異性來對被審計單位的環境財務績效進行評估。分析性復核法是審計當中最為普遍也是效率最高,準確性最強的一種研究方法,其財務數據的客觀性和財務指標的敏感性都能有效反映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
我國環境績效審計起步較晚,在環境績效的評價方法上尚不完善,沒有形成一套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因此,在環境績效審計的評價方法研究中還需投入更多的精力,促進我國環境績效審計的發展,從而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1] 王春萍: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
[2] 高翔、侯玲:環境績效審計方法淺談[J].中國內部審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