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菁
西安西電電力系統有限公司
淺析“他山之石”在開展廉政工作中的作用
張 菁
西安西電電力系統有限公司
全面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腐敗不是中國的特例,我們若想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統領廉政工作的發展全局,就必須借鑒他山之石取長補短。國外學術界和政府機構認為,公職人員必須百分之百地為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務,不得以公職謀取個人利益,為此,必須防止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可能發生的任何實在或潛在的沖突。關鍵還是要在制度上做到透明、公平、權力分散,讓人不敢貪、不能貪。
廉政工作;腐敗;他山之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亦可觀自身”。作為一名80后黨務干部,已從事黨務工作近十年,“廉政工作”這個詞對我來說卻并不陌生。廉政,向來是衡量一個國家政治發展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內容。正如我們切身感受到的:腐敗正日益導致社會道德水平下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扭曲政府治理規則、削弱政黨執政權威。腐敗現象的治理和預防已經成為國家政治穩定和社會和諧發展不容回避的重大問題。全面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的腐敗問題由來已久,就拿曾經春晚當中的小品《不差錢》來說,讓廣大觀眾甚為贊嘆。小品當中的各位,為了上星光大道,爭著與主持人老畢套近乎,誰都想攀一位“姓畢的姥爺”,煞是可笑。盡管小品內容是虛構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姓畢的姥爺”現象卻相當普遍。拉關系,找靠山,想辦法和“畢姥爺”套近乎的;攀龍附鳳,吹噓自己有個“畢姥爺”的;或者以“畢姥爺”親戚身份招搖撞騙的,那可是大有人在。而且確實也大有好處,收獲甚豐,怪不得一些人會對“畢姥爺”趨之若鶩。朝里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古已有之,可以說是國人的一個丑陋習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于是我又想到現在在網絡中一個流行詞“人肉搜索”,近來也把矛頭直指“腐敗”。如某局局長開會時的照片被網友上傳至各大論壇,廣泛關注照片當中他桌上的一盒煙。一番“人肉搜索”后發現,這煙每條售價1500元至1800元之間,憑官員的工資如何抽得起這么貴的煙?天價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腐敗?--這個被抓住了“腐敗”把柄的局長,一時成為輿論炮轟的焦點。暫且不論“人肉搜索”的道德性和法律性,關于該天價煙的消費有種解釋居然是“消費本地高檔煙是為了支持本地企業發展,是為地方的GDP增長和擴大內需做貢獻。”當“丑聞”被洗成“佳話”,社會道德的淪喪讓人觸目驚心,然而廣大人民群眾也只是在茶余飯后、街頭巷尾品頭論足,如此而已,“人肉搜索”由于不具備合理的法規性,其虛擬局限性和無證據性都注定永遠不是腐敗的對手,永遠難以成為貪官的克星。
腐敗不是中國的特例,我們若想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統領廉政工作的發展全局,就必須借鑒他山之石取長補短。面對全球性的腐敗威脅,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不斷健全自身的反腐敗機制,反腐敗機構的地位不斷上升,并越來越趨向于獨立。一套高效、獨立而權威的反腐敗機構,一支精干而廉潔的反腐敗隊伍,越來越成為打擊和預防腐敗的必備條件。為了同貪污腐敗現象進行斗爭,50年代以后,許多國家建立了專門的反貪污反腐敗的機構。這類機構有專門法律保障,有司法手段,一般具有司法檢察和行政監察的多種功能。
FBl--鼎鼎大名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經常在電影大片中被神化為無所不能的職能辦案機關。現實中,美國將反腐敗的任務主要交給了聯邦調查局。FBI直屬白宮,在各地的分部不受當地政府管轄,可以調查任何人。其反腐敗的絕招叫“sting",就是故意派人去腐敗你,看你上不上鉤,上當就抓。
香港是全世界第一個談預防貪污的,貪污“零容忍”,“貪一元錢也不行”成為社會共識 。這些都要歸功于香港廉政公署,他們打擊的重點是通過嚴厲執法使人“不敢貪”,通過制度上加強管理、引進百姓的監督使人“不能貪”,通過防貪意識的教育使人“不想貪”。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體系已經成為香港的招牌之一,在很多國際組織的調查中,香港的廉潔度在亞洲區都數一數二。香港廉署的錦囊在于其專業性、便捷性和對待舉報人的保密性,把提升行政效率作為防貪的重要手段。當然,香港的經驗在大陸不能生搬硬套,但是反腐敗也有相應規律可循,仔細琢磨廉政公署的獨立性、專業性和舉報的便捷及保密性,甚為必要。
無數個案證明,因行政效率不高而產生了貪污機會。如某新手學車要想取得駕駛執照可能需要一年之久,通過給考官送紅包有可能達到早取執照的目的。由此想到一個詞--利益沖突,原是政治學概念,加拿大政府首先把它用作反腐敗法律術語,意指政府官員公職上代表的公共利益與其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間的沖突。許多國家通過防止利益沖突治理腐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參考借鑒。
國外學術界和政府機構認為,公職人員必須百分之百地為國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務,不得以公職謀取個人利益,為此,必須防止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可能發生的任何實在或潛在的沖突。為了防止利益沖突,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制度。加拿大政府頒布《利益沖突章程》,并針對現任和退休的公職人員制定了《公職人員利益沖突與離職后行為準則》。美國的《利益沖突法》是一部刑事法律,規定了相應的罰金刑和有期徒刑。英國針對高級官員制定了一項“利益聲明”制度,要求官員在參與決策之前首先說明擬決策事項是否關聯到個人利益,利益內容包括個人在公司或社會上的任職兼職情況、所加入的政黨及社團、個人資產及所持公司股票、配偶及子女的任職情況等。
都講源頭治理,但是在結構上,我認為很難完全復制。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權力不集中,如果要收買就要收買整個部門才可以,這樣成本太高,降低了行賄的可能性。高薪未必養廉,但是薪酬一定要讓人有一個一般的小康生活,要過得去。這只是前提。關鍵還是要在制度上做到透明、公平、權力分散,讓人不敢貪、不能貪。
總之,貪污腐敗是導致目前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各國面臨的各項挑戰的核心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增加透明度和信譽是解決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良藥,并將有助于防止金融危機再次發生。世界銀行估計的數字顯示,在世界范圍內,腐敗所導致的損失每年約為1.5萬億美元,腐敗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 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題,總結黨的十七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通過學習,我們不難看出,紀檢監察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廉政工作建設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我們必須堅持廉政工作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警鐘長鳴,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引向深入。
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健康的道德價值意識是開展廉政工作的基礎。新加坡首先強調公務員的人生信仰、道德操守,然后才是外在的法紀約束功能。北歐國家普遍認為“文化是制度之母”,十分重視廉政文化的培養,公民大多養成了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而以權謀私則被視為令人唾棄的行為。這些對公務員的廉潔自律、對全社會形成崇廉、尚廉的好風氣有極大的影響力。
加強對公務員的純潔性工作教育。注重發揮教育在廉政工作中的特殊功能。法國預防腐敗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國家公務員,重視對公務員隊伍整體進行職業道德、操守和行為規范教育;英國注重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如“公共生活七原則”,即無私、正直、客觀、負責任、公開、誠實和發揮典范作用,這也是英國公務員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提倡清廉是立國之本、執政之根。新加坡在廉政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提倡“廉”--清廉--是立國之本、執政之根,是為官的基本道德規范。新加坡官員必須樹立為國民服務的思想和奉獻精神。1990年2月,新加坡國會批準的《共同價值觀白皮書》提出了五大共同價值觀: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關懷扶持、同舟共濟;求同存異、協商共識;種族和諧、宗教寬容。國家和社會放在首要位置。
在廉政文化建設中,領袖人物是組織、領導者;知識階層則負有雙重使命:以傳統文化為主要精神資源創建新的道德觀念,并將這種新道德觀向大眾灌輸和傳播。無論領袖人物還是知識階層,還應該率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恪盡職守,克己奉公,成為全社會的榜樣和楷模。一如李光耀所說:“政府最高層領導人必須樹立好榜樣。沒有人可以超越法律,不然人們就會對法律的意義和公正感到懷疑,并加以嘲諷,整個社會也因此而混亂。”“領導人如果能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貪污之風就可以鏟除。”日本廉政文化和廉潔文化的形成,與其恥感文化中很強的“官德降,民德毀”的觀念分不開。
必須堅持正確的廉政工作政績觀。科學發展觀與正確政績觀是緊密相關、互為作用的,科學發展觀引導著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實踐著科學發展觀。也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政績觀,在發展觀上出現盲區,往往也會在政績觀上陷入誤區。樹立正確的廉政工作政績觀,核心是解決好什么是政績,怎樣樹政績和為誰樹政績的問題。共產黨人的政績,說到底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決不貪圖安逸,決不脫離群眾,決不以權謀私。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這既是衡量黨員干部政績的最終標準,也是衡量廉政工作政績的最終標準。這就告誡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企業切實支持改革者、鼓勵實干者、弘揚先進者、教育失誤者、懲處腐敗者、保護舉報者、追究誣告者,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凝心聚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勤政廉政為人民。
“把廉政工作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把紀檢監察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堅持從嚴治黨,堅決懲治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保護黨員干部的合法權益;堅持改革創新,推進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狠抓任務落實;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永恒主題,不斷增強政治業務素質,為全面履行職責提供了有力保證。
黨和人民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責任交給了我們,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政治責任交給了我們,把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政治責任交給了我們,我們必須勇敢地擔負起這個政治責任,必須忠實地履行好這個政治責任。必須忠誠于黨和人民的廉政工作的神圣事業,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始終以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浩然的正氣,永遠向前、向前、向前,不斷把廉政工作事業推向前進,為黨的興旺發達、國家的長治久安、民族的繁榮昌盛、人民的福祉安康、社會的和諧進步,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