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河北天和咨詢有限公司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研究
張 娟
河北天和咨詢有限公司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水資源。農業生產用水量大,我國目前水資源匱乏,探究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怎樣提高水資源的應用率,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保證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田水利工程目前節水灌溉技術發展仍存在的問題,總結節水灌溉技術的實施要點,從而達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促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步的目的。
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應用
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十分貧乏,因此,如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各種水資源予以高效利用,是我國發展農業經濟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積極發展農田節水灌溉勢在必行。因此應大力建設農田節水灌溉設施,可結合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的科學的灌溉方案,立足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和需求等,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方式進行針對性的灌溉,從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在保證農作物生長需求,促進農業增產的同時,也達到了理想的水資源節約效果,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1 節水灌溉工程設計規劃不合理
節水灌溉工程的規劃和設計需要設計人員深入到工程實地勘察。但有些設計人員過于依賴理論資料,疏于實地勘察,沒有仔細分析灌溉區的地理條件,種植結構,土壤狀況,導致工程設計嚴重脫離實際。
2.2 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重過程輕管理
節水灌溉工程往往需要的技術水平高,操作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建設部門非常重視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階段,會深入一線現場監督工程的施工情況。雖然這有效提高了我國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但工程竣工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很多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設出來的節水灌溉工程在竣工后無人管理和維護,問題叢生,實際利用效率很低。這就是節水灌溉工程過于重視建設過程,輕視管理而導致的。
2.3 管理職責不清
目前我國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尚不到位,灌區管理職責不明確,工程出現問題后,不同部門管理人員相互推卸責任,嚴重影響了節水灌溉工程的正常運營和維護。
2.4 節水灌溉工程區農作物種植結構不合理
要想充分發揮出節水灌溉工程的效益,農作物種植結構就要合理分配。但很多農民受傳統灌溉方式和種植觀念影響比較重,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仍停留在過去,致使節水灌溉工程發揮不出原有效果,自然也就無法達到增產增收,節約水資源,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目的。
2.5 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基礎設備不規范
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新的技術,工程建設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投入大量的資金。但從目前國情來看,我國每年投入到節水灌溉工程的資金有限,甚至有些地區需要農戶自己籌集資金建設節水灌溉工程。資金短缺導致工程建設的基礎設備不完善,一旦設備出問題也沒有資金及時修繕。特別是投入使用較早的節水灌溉工程,既沒有相關人員管理運營,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及時維護、修理,日積月累下來,設備早已不能正常使用。資金投入少,基礎設備不規范,建好的工程缺乏維護、管理,節水灌溉工程的質量和利用效率就得不到保證。
3.1 做好前期調研和勘察
在不同的農村地區,農作物種植及水資源狀況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時,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和勘察工作。通過實地調研和詳細勘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此外,還應結合第一手資料,對各種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設計背景和設計可能性進行科學分析,才能更好地滿足當地農業發展需求。
3.2 積極應用新型節水灌溉技術
在農田節水灌溉的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對各種節水灌溉技術的有效應用。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各種農業技術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節水灌溉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農田水利發展的實際需求。而各種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也被逐漸的研發出來,并應用于各種農田水利工程之中。在這一背景下,發展節水灌溉工程,便需要積極應用各種新技術。當前受到廣泛關注的節水灌溉新技術包括利用最新的智能技術提高節水灌溉的相關技術和建立在3S技術上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以及建立在生物技術上的調控灌溉技術等。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不同地區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相關的技術進行選擇和應用,以更好地促進本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 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在不同地區,積極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也是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前期的工程選址階段,要注意優先選擇嚴重缺水或地面高低不平的地區、種植種類比較多的地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在施工階段,施工人員要注意立足高效節水灌溉的相關特征,制定一定的指標進行施工。建設過程中,還要注意盡可能應用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提高工程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從而更好地建設現代化與信息化并存的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保證后續的工程實施效果。
3.4 做好節水灌溉科學管理
為保證節水灌溉的發展效果,還需要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管理的科學性。積極聽取相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保證各項節水農業建設的科學開展。其次,要注重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此外,在這一過程中,還可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借助一定的信息技術動態監測不同農作物生長過程的相關指標變化情況,并按照相應的監測數據結果進行適當的管理,以提高管理質量。
總而言之,節水灌溉技術是解決我國農業種植所需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從目前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狀況來看,節水灌溉技術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工程設計規劃不合理、相關部門重建設輕管理、管理職責不明確、技術推廣力度不夠、工程區農作物種植結構不合理、資金短缺、工程基礎設備不完善的問題。只有節水灌溉工程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才能達到節約水資源,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目的。
[1]王濤.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現狀與管理模式[J].北京農業.2015(28)
[2]劉鑫.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激勵機制[J].吉林農業.2014(04)
[3]劉銀迪,王洪亮,汝向文.云南省高效節水灌溉現狀及發展建議[J].人民珠江.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