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 劉漢迪 孔凡文
遼寧省國土資源調查規劃局 石水蓮
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影響分析
文/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 劉漢迪 孔凡文
遼寧省國土資源調查規劃局 石水蓮
1.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遼寧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放緩,從全省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人口數量變化等主要方面看,遼寧經濟社會發展都出現了減速或下降。
首先,從全省GDP上看,近年來,遼寧省GDP總量雖然在增加,由2010年的18457.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8669億元,但增速大大放緩,由2010年的14.2%下降到2015年的3%。
其次,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變化看,2010年以來,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經歷了由增加到減少的變化。其中,2010-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加,但2014年和2015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連續減少,特別是2015年比2014年減少了6812.91億元。
再次,從全省人口數量變化情況看,2010-2015年,人口呈波動減少趨勢。其中,2010-2011年,全省年末總人口由4251.7萬人增加到4255萬人;2012-2013年,全省年末總人口連續兩年減少到4238萬人;2014年全省年末總人口增加到4244.2萬人;但2015年全省年末總人口又大幅度減少到4229.7萬人,2010-2015年五年間,全省年全省年末總人口凈減少22萬人。
2.遼寧建設用地變化情況
近年來,全省建設用地總面積不斷增加。2010-2015年五年間,全省建設用地總面積增加了6.8%,其中城鄉建設用地總面積增加了5.7%,但各年全省建設用地和城鄉建設用地總面積的增加幅度總體上呈減少趨勢。
近年來,遼寧經濟社會發展下行的現狀對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造成了一定影響,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建設用地利用強度減小
建設用地利用強度是指單位建設用地面積上的建設用地開發利用程度,用以衡量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建設用地利用強度主要體現在建設用地地均GDP和地均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值的大小。其中單位建設用地所產生的地區生產總值越大,建設用地的效益越高,建設用地利用越集約;在一定限度內,建設用地地均固定資產投資投入越高,建設用地利用越集約。
近年來,雖然全省GDP總量在不斷增加,但其增速明顯放緩。同時,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額近兩年也明顯減少,但全省的建設用地面積卻在不斷增加,由此造成全省建設用地每平方公里產生的GDP和每平方公里固定資產投資在2015年出現了下降的狀況,比2014年減少了6.4%,使得全省建設用地利用強度減小。
2.經濟增長耗地量加大
經濟增長耗地量是指經濟增長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量,主要是針對“增量”用地而言。一般可通過單位GDP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和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等指標來反映經濟增長耗地量的多少。其中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所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面積越少,說明建設用地利用越節約集約;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所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面積越少,說明建設用地利用越節約集約。
由于全省GDP增長速度明顯下降,使全省每萬元GDP所消耗的建設用地總面積的下降幅度逐年降低。特別是2015年GDP增速只有3%,所以2015年全省每萬元GDP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明顯增加。從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看,由2014年開始連續減少,因此2014年和2015年每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為負值,其原因是遼寧省當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一年減少造成的,不是因為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量減少造成的。
3.人口變化趨勢與建設用地量變化趨勢不協調
人口與建設用地量變化趨勢比較主要從城鄉建設用地人口密度和單位人口增長消耗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量兩方面進行分析。其中城鄉建設用地人口密度反映區域城鄉建設用地承載的人口能力,建設用地承載的人口能力越大,建設用地利用越集約;單位人口增長量所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量越少,建設用地利用越節約。
總體看,近年來全省人口呈波動減少態勢,但每平方千米承載人口數逐年減少,可是建設用地量仍是逐年增加的,使得2012年、2013年、2015年每萬人減少卻仍消耗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量。其中2015年人口減少0.3%,建設用地面積增加1%。由此造成全省人口變化趨勢與建設用地量變化趨勢不協調,城鄉建設用地人口密度逐年減低,影響了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提高。
1.穩定經濟增長,提高建設用地利用強度
建設用地利用強度是影響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關鍵,但提高土地利用強度與經濟發展狀況直接相關。從目前看,遼寧經濟發展下行壓力較大,經濟發展方式仍然比較粗放,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新興產業規模尚未形成,服務業發展仍然滯后,科技創新驅動能力不強,支撐經濟發展亮點不多。因此,要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轉方式調結構為重點,把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時通過實施穩定全省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提高建設用地利用強度,尤其是遼寧北部和西部地區的建設用地利用強度,加強對城鎮和功能區土地利用強度的管控和引導,開展單位土地投資等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控制標準研究,進而穩定和提高全省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2.吸引人才,穩定人口數量,促進人口與建設用地變化趨勢相協調
人才資源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第一資源,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新跨越,必須確定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此,要緊密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目標,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擴大對外開放,開發利用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特別要建立健全全省人才發展規劃體系,把人才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重點推進,優先發展;創新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和人才工作機制;完善人才激勵獎勵政策和人才智力引進政策;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減少人才外流的數量,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新跨越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力支持。同時,合理確定建設用地和城鄉建設用地增加規模,促進人口與建設用地變化趨勢相協調。
3.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和新增城鄉建設用地數量增加
在目前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一要在穩定經濟增長,保證必要的建設用地供應同時,仍然要堅持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或新增城鄉建設用地數量增加的原則。鼓勵線性基礎設施并線規劃和建設,集約布局、節約用地,以達到節約土地、減量用地、提升用地強度、促進低效廢棄地再利用、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要求。二要強化標準控制作用,實行建設項目用地標準控制制度,制定和實施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指標、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房地產開發用地宗地規模和容積率等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標準,建設項目用地審查、供應和使用,應符合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標準和供地政策,盡量減少新增建設用地或新增城鄉建設用地數量增加,繼續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三要嚴格建設用地總量管控,落實城市開發邊界,嚴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通過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倒逼建設用地利用強度提升。
4.繼續堅持建設用地節約挖潛之路,進一步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
繼續著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存量建設用地本身也是可以再度開發利用的資源。把保障科學發展的著力點從占用土地為主轉到優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來,特別是要通過科學的空間騰挪來釋放存量建設用地潛力,積極推動劃撥土地盤活利用和城市土地綜合利用,全面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有力促進全省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堅持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的原則,全方位、多層次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推動科學、合理、高效用地,通過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促進遼寧經濟向節約集約型轉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