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帆
唐山市農牧局
全面提高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對策思考
江 帆
唐山市農牧局
現代化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在這一基礎上,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原有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一家一戶的小農經營方式越來越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不利于高新農業技術的推廣。這就要求農民改變原來的生產方式,走土地規模經營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土地規?;洜I的理念與模式尚且沒有被廣泛的被接受,導致經營水平不高,基于此,本文著重分析全面提高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對策。
全面提高;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對策思考
首先需要不斷強化對農民的技能培訓,通過現代化的設備和技術落實對農民的的培訓,尤其是要針對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培訓方式與內容,努力促進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提高農民綜合素養,使其能夠盡快適應適合市場的發展?,F代社會的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繁榮發展;經濟市場的繁榮帶動了就業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從而在落實農村土地規?;洜I的同時促進農民的增收。其次需要改善和優化當前農民的務工環境。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政府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能力,通過各相關部門的聯動作業落實對農民務工環境的改善與規范,通過法律法規的落實來促進勞動力的轉移工作,為農民合法權益的保障提供完善的服務,同時為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做完善的保障。另外就是需要不斷建設和規范現有的農民就業市場。地方需要做好勞動力的統籌,加快與大型建設工程等的合作,建立相應的農業勞動的市場服務機制,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
完善家庭聯產責任制的首要措施就是明確土地的所有權。只有落實了這一措施才能為土地規?;洜I提供保障,我們需要明確土地的所有權,在規?;洜I的理念之下,確保所有人對土地的使用權和其他權益的合法享有。通過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行使擁有土地的承包、租賃等權利。除國家征用土地等情況外,集體土地所有權不得隨意變更。在確保所有權的基礎上需要確立其使用權,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法規的建設來落實經營者對土地的長期使用權,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短期更改現象,從而確保規?;洜I的穩定性,保障經營的應用利益。
首先,加大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力度,提高補助水平。針對流轉出土地的農民設立專門的保險制度,提供更高水平的養老保險。農業土地的規?;洜I勢必會對農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有效地保障農民的生活基本水平,為農民的生活提供完善的保障就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相應的建設。就保險制度而言,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對策,從而確保對農民財產生活的保障。我們可以根據年齡建設相應的養老保險制度,以此為依據促進對農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其次,對外出務工的人員需要進行現代化的教育,鼓勵其在城市安居樂業,可以通過一定的補貼來幫助其在城市的生活。并且逐步提升農村社會保障的服務水平。規范保證每筆資金支出的用途和發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挪用。保證資金能夠保值增值,不因通貨膨脹問題受到損失,保障農民繳納的資金安全。
我們要努力地營造適合土地規?;洜I的氛圍,通過提高對農民的服務意識來提升地區內農業的經營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我們需要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實現信息的共享。具體來說就是完善農民與經營者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建設,通過對土地規?;洜I網站的建設與維護實現土地信息的共享,使得農民及時了解到土地的經營信息。其次需要強化對農村勞動力的培養,重點是培養現代化的土地經營的人才??梢酝ㄟ^一些企業或者個人的投資來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不斷整合現有的力量實現對農村人才的培養,推動農業的創新,為土地的規?;洜I提供更好的后備力量。另外,需要加大對現代化生產技術的培養。我們可以通過引進市場上先進的技術與理論來營造生產的氛圍,積極與市場接軌,通過技術不斷提高生產的水平與效率,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尤其是要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單產量。并且通過實踐不斷推進技術的創新,努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
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在這其中政府發揮著至關重大的作用。資金是農業發展的推動力,政府應著力構建開放性的支農資金投人機制,保證資金投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采用有區別、有先后的財政投入政策,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讓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競爭效能。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是一種具有專用性資產性質的投資,其本身又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依靠私人投資肯定是投資不足的。政府應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改進農村生產耕作器械,興修水利工程,以防旱災、澇災的發生;修建農村和城市之間道路,縮短運輸時間,減少運輸成本。
首先,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非農技能培訓。農民除了傳統耕作技能外,一般沒有其他技能,因此,加強對農民的非農技能培訓工作迫在眉睫??梢詫⒏鱾€縣的職業技術學校作為培訓農村勞動力技能的基地,或者開展職業技術學校老師下鄉活動,向農民講授技術知識,指導技能操作,使農民進城輕松找到工作,并能根據愛好選擇職業,不再依靠土地為生。其次,對實行土地規模經營的農民加強技術培訓。
總而言之,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農業實現現代化和產業化的必然選擇,更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鎮化建設的必經之路,所以要逐步提高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水平,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
[1]劉洪彬,董秀茹,錢鳳魁,王秋兵.東北三省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14,10:12-19.
[2]梁山,米明珠,許月明.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建議[J].河南農業科學,2013,04:188-192.
[3]劉佳琦.綏棱縣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4.
[4]林善浪.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效率評價[J].當代經濟研究,2000,02: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