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青島京誠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環境監測技術與質量控制的相關探討
王曉華
青島京誠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城市化、工業化、機動化的進程越來越快,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與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方針極不相符。為緩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日益突出的矛盾,應當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就需要加強環境監測并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為環境保護方案和措施的編制提供有用依據,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序展開,保護與恢復環境,最大程度的使其與社會發展相協調。
環境監測;技術;質量控制
現階段,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空氣質量的好壞已經成為廣大百姓普遍關注的環境保護問題。在新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于環境改造的呼聲越來越高,使得我國的環境問題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一直以來,我國的黨和政府對于環境保護工作都比較重視,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進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前提,就是進行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的含義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環境監測是法律賦予的職能,主要就是對環境污染的來源、環境仲裁以及環境治理等進行檢測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強制性活動。②環境監測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公正性原則,要根據法律規定的相關要求以及標準對環境進行科學的檢測,以便為政府以及人們提供精確的監測數據,杜絕出現由于行政干涉或者是連帶關系而影響到環境監測的數據,從而降低環境監測的準確性。③對我們的環境進行保護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所以,環境監測也是具有服務性的公益活動。
傳統的環境監測技術主要是以手工方式進行監測為主,同時需要借助一些監測儀器做現場的監測工作,有的需要用到取樣采集,將其儲存運輸到實驗室借助物力化學手段進行監測。現有的環境監測技術主要有采樣技術、測試技術、數據處理技術這三個基本技術措施,其中采樣與測試技術是環境監測的重要環節,尤其是測試技術更是環境監測的重要基礎,測試技術就是對環境污染物中的組分進行試驗測試,研究歷史時期和空間內的環境質量的性質、組成、結構等。當前的環境監測內容主要有大氣檢測、土壤檢測、生物測定以及對水源的檢測等。其中大氣與水環境監測最為普遍。如:大氣監測,就是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采集與分析,確定其含量,目前檢測已知的大氣污染物有近百種,多為分子與粒子。分子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等;此外還包括對懸浮顆粒和可吸入粒子等。同時大氣污染物的監測還需要將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等氣象學參數納入到監測過程中,這樣才能完整的反應污染狀況。水質監測中,主要檢測的對象就是被污染的天然水,如江河湖水、地下水等,以及各種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情況。主要監測的內容分為水質污染指標,即速度、濁度、懸浮物等;還有有毒物質的監控,鉛、汞、鎳等。除了以上監測對象外,也需要關注水體流速與流量等水文數據。
3.1 采樣、布點
(1)嚴格按照《監測技術規范》進行操作,點位布設要分布均勻,且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應保證采樣效率和采樣時間及采樣流量的穩定性;保證采樣按時、準確、安全。
(3)對地表水采樣時不可攪動水底部的沉積物;采樣現場水體要均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污染較嚴重的河流,采樣時要去除水面的雜物、垃圾等漂浮物。
(4)氣體采樣要根據污染物存在狀態選擇合適的采樣方法和儀器,確定合適的抽氣速度及采氣量和采樣時間;根據污染物的理化性質選擇吸收液、填充劑或各種濾料。
(5)氣象參數對采樣的影響,大量的擴散試驗等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同一污染源的排放對地面污染物濃度的分布等影響,使污染物的濃度相差幾倍甚至幾百倍,主要是氣象條件對空氣污染物的擴散、稀釋等影響所致。
3.2 質量控制
(1)采樣所產生的誤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嚴重的誤差。可在現場采樣時加采質量控制樣品,即在同一采樣點上采樣時,同時采集雙份平行樣,用加密方式進行分析,以判斷誤差的來源。
(2)通過平行樣分析、加標回收率分析、標準物質(或質控樣)對比分析、質量控制圖等加強實驗室內質量控制。
(3)通過外部有工作經驗和技術水平的第三方或技術組織,對實驗室及其監測分析技術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質量考查,以確定實驗室數據的可靠性。
(4)通過對現場—實驗室采取全面質量控制的方法,即通過在每一個采樣點采集平行雙樣和空白樣來控制采樣過程,通過實驗室內對空白樣和樣品的平行分析來控制分析測試過程的誤差。用所得結果與允許誤差比較后,推斷采樣和分析過程的誤差來源。
3.3 做好樣品測試分析工作
在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中, 樣品的測試分析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應當根據監測對象及具體的監測項目科學的選用與之相適應的分析方法,這樣才能保證環境監測工作質量。一般情況下,對大氣環境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進行測定,適合采用化學法、色譜法等;對水環境中的溶解氧、酸堿度等進行測定時,適合采用容量分析法等;對環境中的殘渣、油類等進行測定時,適合采用重量法等。
3.4 構建信息交流平臺
當前的社會處于信息化時期,不管是何種行業,何種領域要想取得較快的發展都必須借助信息技術,所以,要想做好環境監測工作,保證環境監測的質量就必須構建信息交流平臺,把環境監測的數據等相關資料定期的發布出去,使民眾能夠第一時間得知環境監測的結果,從而保障人們的參與權,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
綜上所述,隨著工業化的壯大,我們生活環境也在不斷的招到破壞,因此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監測和保護,然而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也同樣給環境監測工作帶來了前進契機,不倫是在環境監測問題上、樣品采集上、監測技術上以及數據處理上都有著很大加強,這不但給整個環境監測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大大增強了環境質量的控制。為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王春玲.環境監測技術與質量控制的探討[J].能源環境保護,2008,04:44-46+58.
[2]邱慶周.淺談環境監測技術與質量控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4,08: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