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山東省郵電工程有限公司
論“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影響
孫海燕
山東省郵電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行業是我國最大的經濟支柱行業之一,近些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行業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在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每年為國家解決了大量的崗位需求。然而,建筑業處于營業稅時代時,重復繳稅使企業負擔沉重。為了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我國施行了“營改增”這一政策,使得企業從原來的重復繳稅中解放出來。但是利弊是共存的,“營改增”為企業減負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建筑行業;營改增;影響
相對于營業稅而言,增值稅不重復納稅,能有效地減輕企業稅負。作為營改增中的建筑業,由于行業自身的特殊性與環境的復雜性,新稅制改革下的“營改增”政策對行業的影響深遠且相當復雜,亟需積極應對。
我國增值稅和營業稅長期共存,增值稅征收范圍是第二產業(建筑業除外)以及第三產業中的商品批發零售以及加工、修理修配業,而建筑業和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行業則屬于營業稅的征收范圍。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就是將原應征收營業稅的勞務改為征收增值稅,將其按照增值稅的稅制原理、稅率、計稅依據和計稅方式計算繳納增值稅。變“道道征稅,重復征稅”為“道道征稅,環環抵扣”。
2.1 積極影響
第一點,建筑行業中的固定資產工具材料較多,而在營業稅的稅收范圍中,會使得運輸設備、水泥、鋼筋等進項稅無法抵扣,這就會導致企業延緩設備、技術的更新,使得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所以,“營改增”將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全面提升企業素質,增強企業活力。第二點,對于建筑企業在購買設備材料時的重復繳稅問題得以解決后,有利于資金的循環利用,對于促進行業的發展大有益處。第三點,目前建筑公司逐級承包工程現象嚴重,“營改增”方案的實施將有效控制企業轉移收入的現象,防止企業逃稅。第四點,對于國家的稅收管理來說,模糊的稅收管理狀況將會導致稅收漏洞的出現,并且將建筑業劃入營業稅的范圍,那么增值稅中發票的管理難度將會增大,“營改增”的實施將改變這種現象,有利于我國稅收的統一。
2.2 消極影響
1)難以抵扣進項稅額
稅制改革后,雖然建筑企業的一部分成本可以抵扣,難以索取部分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主要是因為與建筑行業息息相關的材料、設備供應商通常是小規模納稅人。在營業稅改增值稅啟動后,他們難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且,由于建筑行業的人工成本很高,但人工成本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一步加重了稅負。
2)材料價格混亂
首先,建筑行業中施工材料屬于繳納稅收的關鍵部分,換句話來講對施工材料予以實際采購會繳納大量稅款,而當建筑行業采購施工材料之前相應的進行材料生產的有關企業其實已經予以了增值稅的實際繳納,建筑行業購買后同樣也需要繳納這部分稅款,顯然這是重復性的稅負征收,而建筑行業又無法違背國家下發的營改增政策,由此建筑行業在實際踐行營改增該項政策時其本身材料方面采購稅負并沒有減少,或者可以說國家制定營改增最初的目的在于降低眾多建筑行業實際稅負壓力,但是具體實施過程中建筑行業肩負的壓力并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了。而經銷商為了將該部分稅款予以彌補還會提升材料價格,由此建筑行業實際材料市場產生了材料價格上的混亂。
3.1 轉變對合作單位的選擇觀念并制定嚴格的篩選審查制度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公司規章制度不健全和內部管理水平較低等現象,缺乏對材料供應商和分包商的有效監督和控制管理,造成其合作單位魚龍混雜、參差不齊,并大都為小規模納稅人、私營企業或個體戶,不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無權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營改增”后,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多少直接決定了稅負的高低,因此,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單位,取得合規的進項稅發票,才能實現減稅的目的。
3.2 加強內部管理,建立新型組織模式
建筑行業應該是將內控制度建立在企業現代制度基礎上,對內控力度予以強化并摒棄掛靠經營以及聯營經營方式,切實依據現行營改增相關要求對建筑行業相應集中管理和EPC業務和工程項目、資質管理等進行調整變革或者是完善,由此將建筑行業不匹配的增值稅實際進銷狀況良好改善。此外對于現今大部分建筑行業而言,依然還是以聯營經營為主,而開展的相關聯營項目于實際分包和租賃以及采購環節無法獲取專用增值稅相應發票,由此進項稅額也會大大降低,抵扣稅款自然也會減少,因此改變該種滯后經營形式勢在必行,總結來講建筑行業強化稅法方面培訓以及內部經營管控較為重要,能夠幫助更多建筑行業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營改增該項政策,真正的降低自身稅負,通過稅負降低良好穩定地發展下去。
3.3 斟酌合同條款,合理籌劃稅收
“營改增”后,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規范合同的起草、審查、談判、會簽等程序,防范法律風險,有效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合同起草時,需關注采購對象是否可抵扣,在可抵扣的情況下再進行重新計算分析何種模式下可最大限度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
3.4 注重開展“營改增”稅收政策的相關教育培訓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良好的財務狀況,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為此,企業在財務人員的選聘上應該更加嚴格。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管理者應選擇一些學歷和專業技能都較高的人員,并針對公司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培訓?!盃I改增”后,更應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相關稅收政策的培訓學習,加強其對新政策的理解吸收,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實際運用能力和工作效率。
綜合來看,“營改增”能夠實現減輕稅負的目標,因此 “營改增”政策的實行是有利于推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將會促進企業內部各方面協作,這就需要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公司員工的各方面配合,充分發揮“營改增”在健康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未雨綢繆,降低不利影響,維護企業穩定,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趙士強.淺議“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2015,02:126-127.
[2]楊達.“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影響及其納稅籌劃思路[J].商,2015,2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