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王海保
瓦房店市規劃設計院
試述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運用
劉 欣 王海保
瓦房店市規劃設計院
海綿城市理論是城市開展的必然選擇。表現海綿式的吸附、收放功能,進行城市本身的循環使用,來進步開展的本能,這即是海綿理論。要發揮海綿功能,只要進行綠色建造才可以完成。本文對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規劃中的使用進行了分析。
海綿城市理論;城市規劃;應用
海綿城市也稱為水彈性城市,就是把城市比作海綿,遇到強降水,就會進行吸收和蓄存,對雨水進行凈化和調節,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在缺水季節,再把儲存的水釋放出來,進行科學利用,讓城市發展更加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避免出現自然災害等。在通常情況下,海綿城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從本質上講,實現城市化與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不斷借鑒國外先進成果,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情況,融合綠色城市發展理念,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要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
建設具有自然存積、自然浸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城市,是生態文明建造的主要內容,是完成城鎮化和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主要表現,也是今后我國城市建設的重大任務。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準則,將自然路徑與人工辦法相結合,在保證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極限地完成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浸透和凈化,推進雨水資本使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海綿城市建造中,應當統籌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合理安排給水、排水等水循環使用各環節,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規劃是一項比較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就目前的城市規劃情況來看,還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定量分析不足,海綿城市建設在規劃前,需要進行詳細的調研和定量分析,確定對天然海綿體的保護措施,確定土地開發強度,目前主要采用的都是以文字描述型為基本形式的定性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應用簡便,但是存在方法不夠嚴謹以及偏離實際等缺點。規劃過程中的用地規劃與專項規劃出現脫節,專項規劃與用地規劃應當是同步編制的,城市規劃中大部分設計人員都是先考慮城市功能分區,最后才考慮專項規劃,很容易導致開發強度與周圍基礎設施配套之間出現脫節。城市豎向規劃不夠重視,城市規劃過程中通常會忽視豎向規劃的作用,豎向規劃偏離實際,很容易導致城市在遭遇強暴雨時,出現嚴重內澇。
4.1 城市水系濕地規劃
對城市發展而言,周圍河流湖泊、池塘濕地等是天然的雨水儲蓄和凈化場地。因此,在實際規劃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現有濕地的保護,對城區低洼的河溝和坑塘進行引流和重新的規劃,避免出現盲目填埋,切實降低城市發生內澇的風險。對之前填埋的河道或者水系,結合當地城市規劃布局,對這些濕地或者河道進行恢復。在河道和城市道路之間的綠化帶,要設置植被緩沖帶,通過地表泄水通道,將雨水合理的引入到緩沖地帶,注意對濕地的保護,完善整個生態系統,提升雨水收集和凈化能力。
4.2 綠地廣場規劃
綠地廣場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快海綿城市建設的步伐,就要結合城市實際情況,建立長期的規劃,提升城區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園面積。并且在此基礎上要不斷挖掘城市綠地、花園廣場、園林公園空間,提升雨水凈化的能力和強降水期間雨水滯納空間,有效的防止城市內澇的出現,影響到城市正常的發展。另外,為了突破傳統城市發展規劃設計理念,要考慮到城市綠地與周邊之間的空間關系,提升城市區域排水防澇能力。在進行公園規劃設計過程中,盡量提升公園的容納空間,設置良好的雨水出路,提升雨水消納和凈化的能力。
4.3 城市道路規劃
城市道路是城市發展重要的基礎設施,在發揮降水排水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城市道路而言,地表徑流量在整個城市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污染比較嚴重。因此,在進行海綿城市規劃設計中,要保證發揮城市道路交通基礎上,充分利用道路綠化等空間,采用透水路面設計或者凹式綠地的方式,不斷減少地表徑流,提升凈化能力,改善路面地表徑流水質。比如可以利用道路兩邊的綠化帶,建立凹式的綠地系統,通過道路雨水地表徑流,匯入到道路兩邊的綠化帶,對雨水進行滲透和凈化。也可以利用透水路面,提升路面的滲水能力,但是對機動車道而言,污染較為嚴重。因此,可以在非機動車道推廣滲水技術。
4.4 做好海綿城市發展規劃
在進行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加快城市濕地建設,做好河道駁岸改造,把傳統的工程治水,改造成生態治水,建立灌溉、排洪、景觀為一體的自然排水體系,從根本上提升城市防洪標準,做好城市水利工程基礎建設。由此可知,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很多方面,具體包括城市建設規劃、城市供給排水、防洪防澇以及環境保護,為了增強發揮海綿城市的重要作用,就要進行統一安排和合理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探索海綿城市建設的新路子。為了做好海綿城市規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做好城市河道分洪工程建設,對河道進行科學合理的梳理,有效的達成快速泄洪的目標,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第二,要控制好城市發展速度,不斷打造生態濕地公園,做好濱河綠化帶建設,提升河流涵養能力,發揮海綿城市的生態效益。第三,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做好污染河流治理,建立持續環保的整治方案,有效的保護自然環境。第四,在進行海綿城市規劃過程中,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處理好城市發展近期與長遠的利益,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滿足海綿城市發展的需要。
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發展規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應在海綿城市理念的引導下,轉變城市規劃理念,科學合理進行城市規劃,注重對天然海綿體的保護和修復,人工改造建設生態海綿體或建設仿生人工海綿體,提高城市的雨水處理能力。
[1]蔣歡軍,朱萍.城市規劃中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6(04)
[2]陳小龍,趙冬泉,盛政,羅睿.海綿城市規劃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15(19)
[3]王云才.基于風景園林學科的生物多樣性框架[J].風景園林.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