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源 林山明 王騰輝
珀挺機械工業(廈門)有限公司
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粉塵治理的應用
游文源 林山明 王騰輝
珀挺機械工業(廈門)有限公司
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由于除塵系統工藝布置不科學和設計的不合理性,導致原設計的除塵系統無法滿足對現場除塵的要求,致使塵源點設備區域內粉塵污染嚴重,導致現場作業環境遠遠超過10mg/Nm3的要求,嚴重超標的粉塵污染影響安全生產以及危害員工的身心健康。本文對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粉塵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對以后的工作有所參考。
輸煤系統;粉塵治理
1.1 計長度不足,直接導致導料槽內部的含塵氣體,在正壓的作用下向導料槽出口噴逸;再加之皮帶機牽引風流的補強,加快了含塵氣體向導料槽出口的擴散速度,造成生產現場的嚴重污染。
1.2 帶上即使設計裝有除塵設備或降塵裝置,但是,所有除塵或降塵設備上均缺乏有效的密封裝置,直接導致導料槽邊緣縫隙處噴粉。
1.3 在粉塵治理設備選型上存在設計差異,設計選型時仍在采用原始的多管除塵器、脈沖袋式除塵設備或者水浴式除塵設備,導致除塵效率低或者管道(管道閥門)堵塞或濾袋結堵而無法使除塵設備達到正常使用,失去了除塵設備應有的除塵作用,造成粉塵對生產環境的污染,這也是神東電力下屬發電單位輸煤系統粉塵大的主要原因。
1.4 由于現有的除塵設備通過較長的管道與落煤管、全密封導料槽連接使用,工藝布置設計不合理,造成落煤管以及全密封導料槽內部負壓不均、負壓不足或局部產生正壓,造成大量粉塵向設備外逃逸。
2.1 袋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按照清灰方式分為:機械振打袋式除塵器、脈沖袋式除塵器、大氣反吹袋式除塵器。袋式除塵器是指利用纖維性濾袋作為過濾材料來達到分離含塵氣體中粉塵的除塵設備。它的工作原理是粉塵通過濾布時產生的篩分、慣性、粘附、擴散和靜電等作用而被捕集。濾袋材質是天然纖維、化學合成纖維、玻璃纖維、金屬纖維或其他材料。
2.2 濕式除塵器。濕式除塵器分為:文丘里水膜式除塵器和沖擊式除塵器,其中沖擊式除塵器包括多管沖擊式除塵器和CCJ型沖擊式除塵器。濕式除塵器有著工作穩定,不易堵,防潮能力強,運行維護工作少等優點。但也存在除塵效率偏低,無法收集干灰,占地面積大,消耗水量大,且泥漿處理比較困難等缺點。
2.3 靜電除塵器。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中應用的小型靜電除塵器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新的技術設備,它對煤質的要求比較高。按照DL/T5035-2004火力發電廠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技術規程7.3.12條規定:當選用靜電除塵器時,煤塵性質應符合下列條件:煤塵比電阻應為104Ψ·cm~1012Ψ·cm;2)煤塵可燃基揮發應小于46%;煤塵初始濃度不應大于30g/m3;4)煤塵粒徑為1μm。靜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高,處理風量大,耗電省,無噪聲,但用在輸煤系統時收塵筒體容易積灰及容易因空氣潮濕而產生高壓爬電短路的問題。靜電除塵器設備比較復雜,要求設備調運和安裝以及維護管理水平高。對粉塵比電阻有一定要求,所以對粉塵有一定的選擇性,不能使所有粉塵都獲得很高的凈化效率。
人類在進步,科學在發展,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了日新月異的形態,原設計的煤倉布袋式除塵器,本身就具備受水份吸收影響,一旦吸附在布袋上的灰塵結成板塊之后,就會開始嚴重影響除塵器的透氣率,另外加上管理存在不足,運行效果毋庸置疑就是不理想。根據多年觀察除塵器運行經驗得到,如果想要將布袋清理干凈,最有效便捷的措施就是人工進行清洗,或者更換。
3.1 安裝機械除塵設備。火力發電廠的微霧系統可以減輕煤塵外溢,機械除塵裝置是和相應的犁煤器一起啟動的。在碎煤機室內也要設置機械除塵設備,并且在導料槽內設置相應的輸煤設備連鎖啟動,機械通風系統經過通過通風豎井把灰塵排至地面之上。為了使灰塵降低到最少,應該在一定條件下盡量減少除塵吸風管的長度,利用增加除塵風管內流速來防止風管堵塞。
3.2 加大碎煤機設備治理。通過定期排查設備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本體中間機體的頂部風量調節裝置進行風量調節,使得碎煤機出口基本呈微正壓和主要污染源得到控制。采用羊毛粘對頂板結合面加以密封處理,對維護不到位引起環錘磨損嚴重等原因引起振動大的機器需要排查故障原因,保證負載運行時軸承座的振幅在0.03mm-O.25ram。
3.3 調整噴水控制方式。噴水控制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遠程控制輸煤程控員通過點擊輸煤控制室上位機除塵控制軟件,調整相關程序進行控制。遠程控制方式能夠達到最佳除塵效果,保障滿足噴灑水需要量,也節約大量用水費用。
3.4 落煤筒的設置。設置一臺緩沖鎖氣器,緩沖鎖氣器可以減緩煤炭直接落入皮帶上產生誘導風,防止煤炭直接損傷皮。必須加強對鎖氣器擋板軸轉動的保養,在其沖刷面上加裝襯板并定期更換。襯板可選用中鉻合金材料(如:KmTbCrl2M03Cu;15%<Cr<17%;l-3%<Mo<1.5%;35≤HR)。落煤筒法蘭連接處用無塵石棉繩密封處理。同時在導煤槽上蓋改為圓弧面增大導料槽容積,緩解導料槽頂部積塵。落料點處的兩側調節板是可調節的,使料流調節解決了皮帶跑偏問題,作用是擋住大部分煤塊和煤粉,對依靠橡膠本身變形回彈力始終緊貼皮帶且與此帶以迷宮形式接觸,密封效果較左圖好,安裝在落料點處,因緩沖托床具有吸振、緩沖效果,起到保護皮帶作用,對因受煤炭沖擊的皮帶引起改善作用,還減少誘導風量而造成噴粉現象。
綜上所述,總的來說應該對輸煤除塵系統進行綜合治理,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安裝機械除塵裝置,控制在破碎過程中會出現煤塵外溢,減少粉塵飛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故障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運煤系統的整體效果,這時候要強烈建議業主重視全過程的管理,這樣可以保證達到達標驗收。
[1]漆昭富.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粉塵綜合治理對策[J].機電信息,2017,21:236-237.
[2]杜楊,姜波.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粉塵綜合治理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7,15:61.
[3]胡斌.淺談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粉塵治理[A].全國發電機組技術協作會.全國火電600MW機組技術協作會第13屆年會論文集[C].全國發電機組技術協作會:,2016:8.
[4]王清華.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粉塵治理[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自控專業委員會.智能化電站技術發展研討暨電站自動化2013年會論文集[C].中國動力工程學會自控專業委員會:,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