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喜 薛彥偉 羅洪合 翟金功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沂水縣供電公司
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
薛濤喜 薛彥偉 羅洪合 翟金功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沂水縣供電公司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農電體制也不斷的改進,所以,農村供電所應該完善供電所的管理工作,確保供電所的發展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在實際應用中農村供電所要明確管理的框架,落實好管理要點,同時配置管理措施,以此來維護農村供電所管理的積極和有效性,保證農村供電所管理的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提升電能的利用效率,滿足我國用電用戶的基本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優化。
新形勢下;農村供電所;管理模式
1.1 外部環境
變化在政治環境中,推進了農電體制的改革和農網工程的實際建設。在經濟環境中,由于農村的用電量和經濟的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所以我國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不僅調整了農村的產業結構,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了改善農村的優質生活,我國還將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加快了發展,不僅提高了供電所的技術水平,也加大了服務能力的要求。在社會環境中,進行節能減排,使農村在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也能合理用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大量的家用電器,新技術的引人不僅加大了智能電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實現了農網變電站的自動化發展。
1.2 內部環境變化
農村供電所作為電網企業的組織,轉變了它的企業管理模式。在電力企業中已經開始實現集團化、集約化、標準化的行為體系。近幾年電網的總體規模也不斷擴大,國家電網系統隨著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發展格局增加了變電工程的規模。雖然我國電網的服務機制不夠健全,但實行的社會責任成為企業的基本觀念,不僅實現農戶之間的通電形式,也加快了農村電氣化工程的實施。根據國家對企業法制工作的要求,也建立了規范化的法制管理體系,不僅穩定了電力企業內部管理的壓力,也保證了農村用電的安全措施。
2.1 整合資源,合理規劃,全面推行管理新模式
一是對基層供電所生產及營銷人員的年齡、專業技能、從業水平、工作能力進行綜合評估,按照評估結果將人員進行分類為采集運維工、配電人員、網格員;二是按照實際工作業務開展需要,優化班組設置,組建以配電搶修、線路維護、24h搶修值班為主要職責的配電班,以智能電表維護管理、信息采集為主要職責的采集運維組,以電費回收、用電信息發布、屬地配合為主要職責的網格管理員;三是將分類好的人員配置至各班組及網格,全面推行“全日制+專業化+網格化”管理新模式。
2.2 建章立制,明確職責,全面提升服務新質效
一是結合農村供電所推擠網格化建設的同時,以試點先行,制定了網格化服務的規范和流程制度,以制度管人事、促工作;二是劃分網格化服務責任區,完善了網格化服務平面圖,實現了“人在格中,格在網中”的可視化服務。
2.3 夯實基礎,精準服務,全面推廣個性新服務
一是對網格內的客戶信息進行準確掌握,通過全面細致現場核對收集客戶地址、表計信息、用電情況、聯系方式與系統和檔案相一致;二是對網格服務區域進行可視化繪圖,在可視化圖中,標注表箱編號并對應到客戶姓名、戶均電量、服務路線等信息,為及時搶修、電費回收等工作提供詳實的支持。
2.4 提高安全生產的水平
電力作業的技術要求非常高,而且其具有較高的危險性,所以在進行電力作業的過程中應該確保人員的哦安全,應該在農村供電所內強化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產的效果。如今,農電體制實現了變革,所以,在農村供電所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農網改造的具體情況,完善農村供電所的安全生產力度,確保各項安全生產的制度可以執行,定期分析用電生產的合格率,并且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制定安全制度的方式,防止工作人員為了省事而簡化生產流程,確保工作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中都是按照制度執行。作業人員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進行各項操作中,應該確保責任到人,完善標準化的生產流程,確保各個生產環節的安全。其二,要完善對施工現場的管理,農村的建筑物少,所以其具有更加廣闊的空間,所以農村用電管理工作中,都是一人管理整個區域,這種管理方式是一種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如果不注意會導致作業危險性的上升。所以,在農村供電所中,應該完善現場生產的管理,確保現場生產的安全,在現場應該確保有多人監管,按照施工的要求,對生產的每個環節都制定明確的規定。
2.5 管理規范化
農村供電所管理的規范化,是一項重要的標準。一般情況下,農村供電所管理的電纜線路、架空線,也跨城市區域,增加了管理的難度。首先農村供電所管理規范化方面,要明確管理的區域,做到防水、防潮的處理,消除外界環境對供電設備造成的缺陷;然后定期巡視管理區域,檢查供電所運行設備的性能,消除潛在的故障隱患,如果有無法處理的故障,就要第一時間匯報上級,采取閉環管理的方式,有效控制故障范圍,保證供電所的設備處于安全、良好的運行狀態;最后需在每個設備上,張貼帶有電力客戶服務熱線的標識牌,促使用電用戶也能參與到供電所管理規劃化的建設中來,完善供電所的管理,體現管理規范化的作用。
2.6 管理指標化
農村供電所在管理指標化方面,提出了服務優化、量化考核的方式,所有的管理工作,都要按照指標進行。例如:農村供電所可以采取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布的方法,要求管理指標與員工的實際工作掛鉤,推行獎罰制度,進而在員工群體中樹立指標化的意識。管理指標化方面,構建客戶服務體系,保證客戶服務的優質性,日常開展安全用電教育,輔助完善農村供電所的管理環境。
總之,在新的背景下,要針對農電體制的不足進行完善,促進農村新電力的發展,推動農村電力事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
[1]司德林.淺談農村供電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線損[J].科技致富向導,2013,05:143.
[2]李修章.關于規范農村供電所管理的幾點思考[J].河北企業,2013,01:17.
[3]黃銘.農村供電所管理問題及解決策略[J].現代商貿工業,2014,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