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剛
山東省平原縣水務局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劉 剛
山東省平原縣水務局
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效果較佳,也是我國現代農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先進、科學的節水灌溉技術既可節約寶貴的水資源,還可保護生態環境,轉變我國農業經濟結構,意義重大,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科學技術的引導下,堅持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進行研究,進一步完善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田的產量?;诖吮疚姆治隽宿r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是根據當地農作物生長情況和水文特征合理調配水資源完成灌溉,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運用節水灌溉技術能夠有效解決我國水資源匱乏的情況,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之一,既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又可充分利用水資源,還可增強廣大農民朋友的節水意識,甚至還可將那些原本無法利用的戈壁、荒漠變為綠洲,這必將是現代農業技術的重大創新。
2.1 社會效益據
統計,與傳統灌溉節水相比,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提高30%-40%的節水率,可提高1倍單位水產值。以新疆阿克蘇地區為例,漫灌的方式需要預先挖渠、打埂,耕地利用率最多可達到90%,而噴灌技術、滴灌技術可讓耕地的利用率達到99%,且不用預先挖渠、打埂,由此可見,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有利于改變當地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
2.2 生態效益
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有效節約大量的水資源,還可提高植被覆蓋率,有利于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使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土壤不會出現次生鹽漬化的現象,可避免水土水肥流失,若及時追加土壤改良所需肥料,還可提高土壤肥力及水分生產力,生態效益明顯。
2.3 經濟效益
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省工、省肥、節水。據統計,若采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那么每人可同時管理60~80畝土地;而采用傳統灌溉方式,每人最多可同時管理30畝土地。與漫灌相比,滴灌可節水40%~70%;與噴灌相比,滴灌可節水20~30%。
3.1 節水灌溉技術要合理選擇
3.1.1 滴水灌溉。滴水灌溉是將滴頭安裝在毛管(即:末級管道)上,或者采用滴灌帶來將水流壓為水滴狀的細小水流,以此來對土壤進行濕潤、灌溉。滴水灌溉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地下滴灌是指將灌水器與毛管埋入地面以下30-40cm處,地表滴灌是指在地面上同時放置灌水器與毛管,滴水灌溉的流量為每小時0.8-12L。滴水灌溉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滴水器,需要滿足以下2個要求:(1)滴水器的出水口流量可控制在每小時2~8升,滴頭直徑小于2毫米。在制造滴水器流道過程中,對于其制造精度有較高的要求,即便流道差異較小,也會影響到滴水器的出流能力。(2)為了讓滴頭部位的流量較小,而壓力損失較大,務必要對水流通道斷面尺寸較小限制,要將其最小尺寸控制在0.3~1.0毫米。
3.1.2 低壓管灌。低壓管灌是指將傳統的明渠輸水方式用低壓管道來予以代替。由于管道內不會有太高的水壓力,所以,可采用低壓管道,能夠讓單位施工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低壓管灌主要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優點:(1)低壓管灌的一次性投資較低,可讓農業生產的成本降低。與此同時,低壓管灌可讓輪灌周期大幅度縮短,可讓農民的經濟收成得以提高。(2)低壓管灌可增加水資源的利用率,節約用水,除此之外,還可讓灌溉面積增加,實現增產增收。(3)低壓管灌將傳統的明渠輸水方式用低壓管道來予以代替,可減少渠道占地,越降低2%~3%,可節約農田用地,進而增加農產量。(4)低壓管灌可降低抽水量,進而節約用電,可讓用電量降低20%~30%。
3.1.3 微灌技術。微灌技術是一種新型節水灌溉技術,雖然一次灌溉時間較長,且灌水流量較小,但灌溉水量可控,也能夠將養分、水分等輸送至作物根部。與此同時,微灌技術既有利于提高水資源的有利用率,又可節約水資源,還可改善土壤結構,作用較為明顯。
3.2 完善農業節水灌溉的制度保障
(1)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建立農民用水管水組織。讓農民自愿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節水灌溉技術;在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上,應該采取政府扶助支持,建立節水灌溉專項資金,農民對不在政府計劃內的灌溉區域自主投資;從管理和產權上看,凡是能將工程產權落實到戶的,通過農戶獨有或規范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將產權明晰到個體農戶。灌區農民要通過成立灌溉用水協會,參與灌區制度改革和管理運行,增強灌區管理的透明度,讓農民交明白水費。(2)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進一步完善土地產權制度,保持現有土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積極性。要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工程技術。
3.3 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力度
節水灌溉工程需求的資金大,技術水平高,一些農村地區比較貧窮,技術落后,沒有能力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因此國家應該加強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力度,對于比較貧窮的農村地區,應該予以政策、資金、技術上的支持,扶持農民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從而推動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政府也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教育,轉變農民傳統觀念,讓農民真正認識到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性,調整傳統種植結構,充分發揮出節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總之,高效、合理的節水灌溉技術對傳統的耕作模式進行了較大的改變,既可有利于保護水資源,又可促進農作物生長,還可提高灌溉效率,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1]呂曉叢,趙金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發展與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5,24:58.
[2]黃永福.淺論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思路及運行管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4:112+115.
[3]韓殿超.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民營科技,2015,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