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浩婕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代市場營銷實訓基地建設構想
——基于山西省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武浩婕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關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代電子營銷實訓基地建設的構想是在全面調研和整合山西省區域經濟發展、人才需求,在考慮山西省大多數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及相關學科的一般教學資源、師資隊伍、實訓條件的基礎上,圍繞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在互聯網+政策支持、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整合現有實訓資源,“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建設 3大實訓室,滿足教學活動開展,深度鍛煉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專項工作技能。
互聯網+;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實訓基地
隨著互聯網+時代背影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顯著和深刻,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競爭愈加激烈,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政府及學校已意識到,實踐教學才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與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為此,國家對職業教育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為關注,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
近年來,隨著山西市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山西省內傳統企業以及新興企業逐步開拓自己的在互聯網領域的業務,互聯網的應用領域以及企業數量規模日益發展壯大,對提升現代服務業、拉動產業協同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市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行業。
2.1 總體目標
通過本文實訓基地建設構想的落實,充分落實“互聯網+”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創新應用,著力推進學生市場營銷核心崗位技能的鍛煉,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創造學生充足的就業、創業環境,把學校建設成為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高、辦學特色鮮明、服務區域發展能力突出的高職院校,最終把學校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具有示范、引領、帶動、特色鮮明的高素質、綜合型市場營銷人才培養基地,把學校打造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職業院校。
以培養適應產業所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線,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為目標,立足山西區域經濟,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高端市場營銷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構建高技能人才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綜合實訓項目,重點建設“互聯網+網絡營銷工作室”、“互聯網+項目孵化工作室”、商務洽談工作室 3大工作室,使整個實訓環境和平臺形成閉環。
4.1 “互聯網+網絡營銷”工作室
在互聯網+背景下,市場營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網絡營銷,而網絡營銷因為其特性導致網絡營銷的教學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讓學生掌握技能、實踐技能,而是需要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網絡營銷實訓室引入網絡營銷核心能力培養平臺。
網絡營銷核心能力培養平臺是一款以訓練學生網絡營銷能力為目的的在線學習交流平臺,該平臺能夠提供教師與學生雙向溝通的橋梁,學生可以通過“知”、“悟”、“用”的方式在平臺上學習與評測八項網絡營銷專項能力,最終完成網絡營銷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評估,并且,在掌握網絡營銷技能后,學生還可通過該平臺參加能力秀大賽。
4.2 互聯網+“綜合項目孵化“工作室
按照現代化企業布局設計,可實現辦公、管理、會議、接待、閱讀、高速上網、休閑、文印等功能,以滿足合作企業的辦公和項目運營需要,實現深度校企合作的目標。
辦公:作為項目孵化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場所,是個人能力發揮、團隊協調合作的重要生產空間。辦公區以開放式辦公環境,為在校學生、社會人員及創業者提供項目(代)運營和創業提供空間。
管理模式:根據企業一體化運作模式設置管理功能,主要進行戰略管理、運營計劃和目標管理與監督工作,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可參與進來對運營項目和業務進行指導和監督,確保整體運營健康發展。
4.3 商務洽談室
商務洽談室是滿足企業項目孵化、休閑、項目會議及洽談、接待的需要。平時,可以用于企業孵化項目組的會議室,也可作為學生情景教學中的工具。為企業孵化項目組提供日常會晤的場所,并且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可身臨其境的感受企業氛圍,激發學生對市場營銷及相關專業的興趣。
5.1 校企融合、就業導向,滿足了專業實訓教學需求
遵循“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產學結合”的發展思路,從學校實訓建設一體化設計,將現有的校內實訓室進行完善和升級,不斷擴大和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滿足了校內實踐教學的需要。突出了實踐教學以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促進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切實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5.2 產學融合、職業體驗,滿足了創新創業實踐需求
重點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加強“企業化”實踐教學模式,打造運營與項目孵化平臺,引入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打造企業化運作模式,承接當地企業與校園真實項目,深度鍛煉學生行業、電商企業崗位所需技能,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風險意識、決策意識,全面提高市場營銷人才的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及社會人員盡快適應企業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5.3 資源整合、多方聯動,滿足了社會化人才培養需求
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專業的資源優勢及學校專業建設成果,面對不同行業及群體,廣泛開展社會化技能培訓、電子商務認證培訓、崗位培訓任務、院校師資培訓、項目運營、電子商務項目咨詢、電子商務活動承接、電子商務行業專家會議及講座等,拓展學校社會服務功能,滿足社會化人才培養需求。
[1]段磊,楊奕,樊偉編著.企業大學最佳實踐與建設方略[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2:4-5.
[2]張競.企業大學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8:125-155.
[3]王成,王玥,陳澄波.從培訓到學習——人才培養和企業大學的中國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梅潔:定位企業大學的價值[J].中國遠程教育,2012,3:8-9.
[5]劉建平,劉宏泉,張巧偉.中小型企業與高職院校合辦企業大學的可行性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4:269-270.
[6]陳文沛.美國企業大學的辦學經驗自議[J].職教通訊,2014,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