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紅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思政部
論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探究
李賽紅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思政部
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帶來了許多高科技技術,網絡的誕生就是信息時代不斷發展的產物,網絡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網絡的迅速發展也使得大量的不良信息進入到社會中,促使人們產生了一些負面行為,尤其對于目前的大學生而言,網絡信息的發展給大學生帶來了一種沖擊,致使出現許多道德缺失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從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進行一定的分析。
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
互聯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網絡的發展使得許多低俗無趣的信息進入社會中,尤其對當代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給予大學生們一定的道德與價值觀的沖擊。同時,也因為網絡的迅速發展,導致現在的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大多都是違背道德觀念的行為,比如:肆意發表言論甚至詆毀他人。互聯網的虛擬性以及自由性讓大多數大學生們尋找到了一定的快樂,在網絡上不用承擔在現實世界中的角色,不斷地追求感官刺激,導致出現越來越多的道德問題。因此,各個部門要積極結合網絡的發展特點,再結合目前大學生出現的網絡道德問題,分析主要原因再提出對應的策略[1]。
就目前所統計的大學生上網時長數據為每天最少4個小時,大部分大學生的上網活動都是打游戲和聊天,而且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存在一點問題就是缺乏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在這個問題之下還存在的是高職大學生們認為網絡是完全自由的,沒有任何人反對自己的行為和言論。因此,高職大學生們就在網絡上肆意發表言論,隨意謾罵他人,詆毀他人的名譽等等,這些無道德的行為使得網絡環境越來越差,更容易導致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目前網絡聊天方式已經完全替代了打電話的聯系方式,大多數人更愿意用網絡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這個時候網絡聊天就使得大多數不良信息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尤其對目前的高職大學生來看,部分大學生過度沉迷于網絡聊天,經常瀏覽一些黃色信息,甚至將這些黃色信息下載然后發布,據數據統計,高職大學生中有百分之五十的男生去瀏覽黃色網站。
畢業之際也是寫論文的時候,部分高職大學生自己不去努力思考,而是依賴于網絡,復制粘貼一些網絡平臺的文章,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論文寫作。同時,學生還可以在網絡上購買其他人的論文,然后再冠以自己的名字去答辯,這樣的復制粘貼的抄襲行為嚴重的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
網絡黑客技術一直是大多數人痛斥的行為,然而就存在少部分人過度崇拜黑客技術,在這少部分人中就有高職大學生,這些人擅長計算機技術操作,就開始盜取他人網絡賬號,謊稱要借錢,騙走他人錢財。同時,高職大學生還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制作計算機病毒,然后將病毒傳播給他人的電腦上,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利用網絡病毒去攻擊政府機關,對社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2]。
網絡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各式各樣的言論肆意蔓延,使得目前大學生的三觀受到了沖擊,慢慢地在網絡的滲透下,大學生的三觀開始迎合網絡,改變了大學生們原有的生活觀念。同時,網絡的虛擬性性和自由性不斷吸引著高職大學生去發言,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也就慢慢導致網絡環境開始惡化。高職院校的最終教學目的是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建立,目前來看我國各個高職院校都存在缺乏道德教育的問題,尤其是網絡道德教育,在缺乏了學校系統的教育,學生也不會主動去研究網絡是否帶來了道德敗壞的問題,這也完全表明高職院校網絡道德教育的缺失是道德敗壞的關鍵因素。
高職大學生也還處于三觀慢慢樹立的階段,一旦有新的觀點出現,這些大學生的三觀也會隨之發生一定的改變,而且目前網絡上的信息有很多,網絡信息的傳播是不受控的,因此,高職大學生在網絡的誘惑下一步步深陷其中。同時,目前高職大學生所面臨的是就業問題、學業以及情感等問題,在現實社會中找不到合適的平臺去發泄,而網絡的發展特色很好地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就使得大學生們沉迷于其中。目前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導致的是大量的不良文化進入社會,例如:拜金主義、個體主義等,這些信息的傳入,導致部分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網絡道德問題的不斷滋生致使網絡道德教育成為重要的教育內容,目前西方的一部分高等學府已經開設了有關網絡道德教育的學科,比如:美國的杜克大學就開設了倫理學和國際互聯網絡的課程,這是一門完全研究網絡與道德問題的學科。因此,我國也可以借鑒西方大學的經驗,在高職院校開展網絡道德教育的學科,積極改進教學模式,還可以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將網絡道德教育知識完全融入進去,在老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網絡道德教育知識進行一定的講解,盡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行為規范。
高職院校可以建立一些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德育網站,用正確的網絡方式引導學生走出不良網站,而且要通過實名注冊,建立綠色過濾系統,保證不良信息無法進入德育網站。學校還可以通過校園網站開展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引導建立新的且優秀的文化風尚。重視社團作用,積極鼓勵學生建立計算機協會等,制定社團行為條例,引導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進來,通過社團引導也能將大學生引入正確的網絡環境中[2]。
高職院校網絡道德教育要從大學生的具體網絡行為表現進行研究,從這些不良行為中找出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分析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再結合時代的發展提出對應的策略,以此來為高職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行為規范。
[1]白鴻萍.90后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問題與對策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35-36.
[2]郭松林.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13):304.
[3]高慶勇,彭國強."科技倫理"視野下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實踐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6,(3):237-238.
李賽紅,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思政課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