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農村經濟管理是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礎,利用市場經濟的特征與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這種管理活動旨在發展農村經濟,給傳統的農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管理活動在保證農業生產高水平的前提下,對農村日常消費行為的調配,積極發揮各地區的區位優勢條件,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管理計劃,對經濟管理活動進行必要的引導,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經濟管理活動。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行業,人們對農業發展問題十分重視,為了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平穩持續發展,必須解決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下文對于這些內容進行具體的探析。
(一)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從新中國成立起,國家領導人就一直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政策優勢支持農業的發展,廣大農村勞動人民不負眾望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人均收入較以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農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極大提升。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仍然處于低水平、不平均的階段,我國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農村地區,部分的三農問題得不到解決,這就是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
(二)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不高、專業性不強,具體來說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多數為當地的村民,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經濟管理培訓,接受的教育也不多,對于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業務,他們沒有解決辦法,也沒有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從而造成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其次農村經濟管理沒有充分利用當地的區位優勢,有的地區的能源豐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但是這些地區沒有發展起來,以上就是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
(一)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管理的法規。要想實現農村經濟管理的科學合理,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將傳統意義上的“人治”轉變為“法治”,畢竟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農村經濟管理中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而建立“法治”就將經濟管理納入合理的制度下,這就是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科學合理發展的具體要求。
(二)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干部相當部分已不再適應新時期發展,從發展前景來看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因此我國必須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干部隊伍的建設,具體包括兩種解決措施。首先國家可以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原有干部的培訓工作,這些人對于農村經濟管理比較熟悉,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相對容易,只有將這些干部的專業素質提升上去,就能實現農村經濟管理的科學運行。此外還可以將專業人員進入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這些人員接受了長期的教育,專業性很強,扎根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三)實行民主監督制度。對權利形成一定的制約,才能實現權力的合理運行,也就是所謂的“將權力放在籠子里”,只有建立民主監督制度,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形成一定的監督作用,讓他們不敢犯錯,也不能犯錯,這樣才能實現我國農村經濟長久持續的管理,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核心內容,是為了解決相關問題,這樣才能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郭大鵬.大慶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的核心內容分析[J].經貿實踐,2017,(12):192.
[2]侯宇紅.談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J].經貿實踐,2017,(11):68.
[3]王健.探究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8):176-177.
[4]張東興.論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