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科技在不斷發展,農業發展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有機農產品是農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使得不少地區在發展建設過程中,開始推動實施“互聯網+農業”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有機產品和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筆者將對該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探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發展有機產品的方法策略和作用。
在黔東南地區要利用好網絡信息平臺推動當地的有機產品發展,就必須要使廣大農民對網絡信息技術有所了解。眾所周知,我國大部分農民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對于互聯網技術的認識也不是很充分,而且當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大部分也都是農民,這對我國黔東南地區的農業發展產生了較大的阻礙。所以說,在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推動黔東南有機產品發展時,負責推動工作的相關職員需要注意,要加大培訓力度,幫助農民認識網絡信息平臺對有機產品發展的重要性,這樣能夠為有機產品的后期發展推廣,提供一定的幫助。在發展有機產品時,重點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互聯網意識和專業化水平。幫助農民認識網絡信息平臺的優勢。
在我國黔東南地區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發展有機產品,需要完善有機產品質量監管追溯系統。加強當地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建設,通過多種途徑使經過認證的綠色有機產品生產企業實現產品和追溯。健全追溯數據錄入、監管信息綜合統計,追溯碼生成、終端查詢等功能。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產量質量,為消費者提供系統完備,查詢便捷的有機產品質量信息服務。通過該服務體系,能夠有效地打消消費者的疑慮,使他們對有機產品的質量放心,有助于為后期的有機產品口碑營銷建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有機產品生產過程中,還需要狠抓質量,如可以鼓勵部分有條件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建立可視監控系統,這樣能夠監督有機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生產者能夠通過可視監控系統,及時的解決有機產品生產時出現的問題。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種可視化監控系統,能夠使他們實時查看有機產品生產作業及作物生長情況,提高生產環節的透明度,使消費者放心,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推動黔東南有機農產品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該技術強化綠色有機產品產量監管、農藥化肥投入監管、農業環境和災害監測數據庫,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庫、畜禽規模養殖技術庫、農產品市場信息庫、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企業監管、綠色有機產品包裝與標識管理等平臺。這樣的話,某有機產品的相關信息,只需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查閱即可一目了然,使有機產品的生產渠道更加的透明,有助于當地政府建立有機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的長效機制,從信息化、現代化的角度打造有機農產品品牌。
有機產品是一種新型的農產品,它的主要特點就在于綠色、健康,在發展有機產品的時候,如果不能建立切實可行的銷售渠道,實現有機產品的價值,那么對于黔東南廣大農民和有機產品企業來說,是很難實現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當前,許多地區都開始進行農業轉型,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開通了電商平臺。黔東南地區要發展有機產品也應當加大產品銷售力度,借助互聯網信息平臺找準銷售路徑和渠道,尋求發展有機產品的切入點,在銷售之初不可貪多求快,而是應當認準當地的特色優勢,尤其應當注重價格與價值的匹配關系,而在有機產品銷售建立了一定的口碑之后,則應當拓展市場,加強第三方涉農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發揮有機產品的價值,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社會建設。
總之,在網絡時代,新興網絡技術的應用必然會對我國有機產品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而從有機產品發展的角度來看,要發展好有機產品,打開黔東南地區有機產品發展市場,就必須要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掌握最新資訊,了解有機產品的多種培育方法,建立種植培育、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促進有機產品的發展。
[1]楊東升.論黔東南州農村城鎮化動力機制[J].凱里學院學報.2008(03).
[2]李嗣婷,王承艷.黔東南州返鄉農民工創業問題研究[J].商.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