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人才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都到京津冀區域尋求發展。通過對京津冀的分析,發現該區域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具有活力性的區域,同時也是物流發展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區域之一。通過對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發展制約因素和發展模式的分析,可以為日后提升該區域物流發展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現實研究價值和意義。
(一)物流基礎設施缺乏合理的規劃。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發展中,物流的基礎設施對于物流發展水平,十分重要。通過對京津冀區域物流發展現狀的分析,明確該區域在發展中,其物流基礎設施缺乏合理的規劃。主要體現為:第一,京津冀區域交通建設存在明顯的不足[1]。雖然區域內的交通環境較好,基礎交通設施發達,但區域交通發展相對不夠均衡。交通網多體現為以北京為交通中心,向天津和河北主要城市放射性交通特點,其他城市的交通相對落后。第二,缺乏對港口的建設和規劃。該經濟區域內有較多的港口,包括京唐港、秦皇島港和天津港等。雖然港口較多,但是各港口基本上都呈現出獨自經營的狀態,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競爭趨勢。
(二)物流信息化偏低且政策不協調。在物流發展中,物流信息程度與物流政策也是影響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發展中,物流發展呈現信息化偏低和政策不協調的現象。在物流信息化偏低方面,物流信息系統與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之間,缺乏合理行之有效的溝通。物流各部門和各單位之間的信息數據庫缺乏有效的共享,導致物流在發展中難以實現物流信息的有效溝通,限制了物流資源的配置。在物流政策不協調方面,由于京津冀三個地區在發展中,均是獨立性的行政區,因此其在發展中僅考慮各自區域的經濟利益。可見,此種區域物流在發展中,缺乏對整體物流政策的溝通與協調,影響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的發展。
(一)加強對京津冀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雖然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在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支持下,我國各行業均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針對當前京津冀區域存在的物流發展制約因素,應加強對京津冀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第一,加強對京津冀各城市間交通設施的規劃。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京津冀區域的交通考察,明確當前該經濟區域圈內的交通設施環境,并推進該區域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設,為經濟區域內各地區交通環境的改善,奠定基礎。第二,加強對京津冀港口交通設施的規劃。構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實現京津冀港口與陸地的協作與分工,充分實現港口與陸地的協調發展。
(二)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和政策協調機制。在改革開放深入實施的新發展形勢下,國家逐漸加強對京津冀首都經濟圈發展的重視。為此,通過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和政策協調機制,提升京津冀區域物流發展水平是尤為重要的。一方面,要加強對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將京津冀區域內的物流園區和物流基地等進行信息鏈接,使物流各部門與物流各單位能夠有效的實現信息共享。通過對物流信息的對接,比較及時和快速的掌握物流相關信息。另一方面,構建物流政策協調機制。京津冀區域在物流發展中,應制定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戰略目標,充分考慮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各自優勢,建立從政府到物流協會的物流多層次協調機制,實現對該區域物流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物流發展是影響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從物流發展模式角度出發,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研究中,針對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發展的現狀,從加強對京津冀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和政策協調機制等方面模擬,展開對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物流發展模式研究。期望通過本文關于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發展相關內容的探討,可以為日后促進該區域物流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
[1]梁永郭,楊雪.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歷程和現狀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06):165-166.
[2]耿婧,張兆亮,李萌,等.京津冀經濟一體化下的物流產業發展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6,02(1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