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區別于傳統旅游,主要是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智慧旅游重點是要通過對“智慧”要素的合理運用促進旅游業的切實發展[1]。智慧旅游的目標是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提升經營者管理水平和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效率,從而給旅游業的管理、服務、營銷等層面帶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在三亞開啟建設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新征程的環境下,符合三亞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將從三亞發展智慧旅游的必要性分析切入,探析三亞智慧旅游構建的路徑。
(一)從城市發展的需要角度講,提高智慧城市的發展速度。三亞作為一個旅游熱門城市,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環境和生態環境。目前,旅游已經成為三亞發展格局中的主導產業,那么在當前三亞旅游產業迅速增長的環境下,如何主推三亞旅游業轉型省級,提高旅游體驗和旅游服務質量,則是保持三亞旅游產業優勢發展的關鍵問題,而智慧旅游作為智慧城市的領域之一,其發展的良好態勢必將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二)從旅游者的需求角度講,提高旅游體驗滿意度。智慧旅游中滿足游客需求是放在首位的,智慧旅游將旅游資源和旅游信息進行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應用,有效銜接游客和旅游市場的互動性,主動向旅游者推薦旅游信息,使得旅游者從中享受到更便捷、智能化的旅游體驗。
(三)從旅游管理者的需求角度講,優化旅游管理。智慧旅游在旅游業的應用要求旅游部門使用和應有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技術平臺、智能化的管理手段,這樣一來相應的涉旅管理部門就可相對便捷的根據月度、季度或年度的相關旅游指數,強化下一年度智慧旅游營銷方案,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帶領三亞旅游邁向創新發展的新時代。
(三)從旅游經營者的需求角度講,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智慧旅游幫助經營者主動尋找旅游者需要的服務,同時根據旅游者喜好和選擇的變化調整服務內容,既可以提高服務的有效性也可以提高旅游者的體驗感,通過這種動態服務的過程,使旅游者享受到智能化的旅游服務,經營者獲得更高效的營銷平臺和廣闊的客源市場,促進投資的最優化,從中獲益。
三亞近幾年在智慧旅游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系列新的途徑和做法,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可改進之處,下面通過對三亞在構架智慧旅游模式中需要進一步開發的路徑探析如下:
(一)頂層設計現行,引導智慧旅游發展方向。2016年10月31日下午,三亞六屆市政府第7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三亞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行動計劃(2016-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據悉,《行動計劃》明確將智慧旅游領域做為智慧城市應用領域之一,并且是三亞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之一,旨在為公眾提供便捷的旅游應用和旅游信息服務,由此可看出三亞市政府對發展智慧旅游的重視程度,這也為智慧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府保障條件。那么從智慧旅游發展的路徑來看,政府作為主導力量和主建設力量,首先應該組織和牽頭做出相應的頂層設計,即發展規劃,應以《行動計劃》為指導,以政府建設智慧城市為依托,健全完善三亞市智慧旅游體系的框架和具體的推進規劃、方案,尋找三亞市智慧旅游創新模式的節點、定位和突破,為智慧旅游的發展指明方向,發揮“導航”作用。
(二)服務平臺整合,打造智慧旅游產業鏈。打造一體化服務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三亞市智慧旅游的數據交換中心、運營維護中心、呼叫服務中心,對城市的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旅游要素進行全面感知、統計、分析,實現線上服務平臺與線下服務平臺數據共享、無縫對接,即線上服務仍由現有或將來可應用的APP來實現,線下可在市民游客中心實現,到兩者數據均由政府掌握,其應用可見于多處,如:可以此為政府管理部門在三亞的智慧旅游決策中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支撐;為實現從產品開發到后面服務的供給都實現智慧旅游的理念,實現從各個景區、酒店獨立化經營向協調共贏發展轉變,用最新技術應用詳細統計分析客源構成、分析和引導旅游者行為模式和需求變化,從而使得旅游服務提供者有依據性的開發旅游新產品并向旅游者進行推廣,統計、分析游客到訪人數較少的景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改進景區服務、營銷策略;通過此服務平臺主動感知游客即將前往的景點或酒店信息,可根據當天的景區門票購買情況和酒店預訂情況做一個景區參觀人數、酒店入住人數統計,讓涉旅部門及游客能夠及時了解這些信息,使得涉旅部門和有意愿前往該景區的游客做一個數據參考,方便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游計劃,避開參觀人流高峰,選擇其他景點,有效節約時間,提高參觀的體驗感和服務效果,使得游客自由享受假期。
(三)基礎構建夯實,支撐智慧旅游發展目標實現。旅游的基礎構建要素,如交通、物流、安全、環境等,會對旅游產業鏈的其他環節產生影響,如游客的滿意度、旅游經營者的利益等,因此構建系統完善的基礎設施對旅游業的發展、對智慧旅游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但目前三亞的城市基礎設施構建相對薄弱,距離智慧旅游領先發展的要求距離還很大,如每年春節旅游旺季時三亞無論是市區還是去景點的路上都是擁堵不堪的“堵城”景象,市區內機動車輛無處停放、景區人山人海,所以,提高三亞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的充足度和運營水平,使其能夠迅速、靈活、恰當的應對旅游業中面臨的情況,解決以往春節“堵城”等情況,是實現三亞智慧旅游發展目標的有力支撐。以交通為例,目前三亞在建的有軌電車按照規劃將可以大大疏解市區擁堵,提升公交服務,但三亞旅游的景點、酒店等都距離市區較遠,且較為分散,因此如可以開通像內地一些城市已經運行的城際,連接各個景區,可由市民游客中心、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游客出入三亞的樞紐開啟旅程或返程,這樣一來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體驗感。
(四)深度游、精品游上線,提高智慧旅游城市的競爭力。三亞目前也推出了系列特色旅游地圖,有文化三亞、美食三亞、婚慶三亞、休閑三亞、游覽三亞,然而相對于同類型的東南亞國家來說,其對游客在深度游和精品游方面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實際上,這些旅游開發的點或者說方向都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卻存在這開發不夠、包裝不夠、串聯不夠的問題,所以這系列的特色旅游并沒有形成預期的效果,大多數游客也只是在欣賞這自然的景觀環境,而沒有進行深度游。那么就需要借助政府、企業、游客、旅游開發者手中的數據,精心對海南的“山-海-河-城”、海南的特有民族文化進行分析、包裝,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精品化旅游路線,吸引游客深度游,使三亞旅游發展的競爭力再上一個臺階。
眾所周知,三亞旅游有著生態、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熱帶資源和海洋旅游等獨特優勢,有專家指出:三亞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之一,三亞的智慧旅游不僅要發展成為國內智慧旅游發展的引領城市,更應成為“一帶一路”國家智慧旅游門戶,成為我國南海智慧旅游支撐區,國家智慧旅游治理的試驗區、先導區[2]。因此,三亞智慧旅游發展有著很大的機遇和挑戰,把握好機遇,迎接挑戰才能使得三亞走在智慧旅游的前列。
[1]翁鋼民,李維錦.智慧旅游與區域旅游創新發展模式構建-以秦皇島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4(21).
[2]于耿燕. 聚焦三亞智慧旅游:打造"一路一帶"旅游門戶[EB/OL].http://news.0898.net,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