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傳統的電費賬務管理是一項復雜瑣碎的工作。在電力企業規模較小、計算機技術還沒有廣泛應用之時,電費賬務管理一般依靠手工完成錄入,財務部門的管理人員做相關的整理。這就會導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降低、管理成本十分昂貴、管理秩序維護困難等等問題。
近幾年我國信息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確實改善了財務管理狀況,呈現穩步向好趨勢。然而電力企業還沒有轉型成功,相應的賬務管理水平還不能滿足企業規模的擴大化。由此,準確分析存在的已有或者潛在的財務管理問題并及時解決,是企業平穩發展的保障。
(一)信息化應用不足。信息技術作為國家青睞的發展工具,在各個行業中不斷滲透。電力企業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集中于營銷與財務部,而兩個部門對新興的信息技術持有淡薄的態度。當下業務營銷和財務控制分屬于不同的部門,兩部門往往缺乏溝通,有著信息不對稱的漏洞,加之信息收集和處理手段不成熟,企業在對賬階段存在極大的欠費風險。
(二)電費回收過程中的統計數據失真。電費回收管理是營銷管理的關鍵環節,并且營銷管理在電力企業利潤的核算中占有較高比例。電力企業在賬務管理環節一般采用同業對標的形式,并結合業務的考核。現階段電力企業的電費回收比例通常只有營銷部門負責,銀行的對賬單作為銷賬依據。
(三)電費壞賬管理的不規范。電力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管理人員的數量也在劇增,而人員素質在部分方面不能夠保證,尤其管理技術的嚴重落后。因此企業對壞賬的管理,是存在缺陷的。電力企業不能忽略的是,業務營銷和財務管理嚴重脫節的弊端下,電費的攤銷不完全,雙方的核算有出入,在對賬過程中反反復復,嚴重降低了工作效率,不能及時完成隊對賬的任務。
(四)電費計費信息與回收指標的落后準則。經濟的發展讓用電戶改變了最初的用電習慣和用電量,而部分企業固執的認為計費信息沒有發生變化,不能及時調整回收指標。如果企業不能及時了解用電戶的用電情況,盲目的回收電費,勢必造成電能資源的浪費或者電費的回收不足。長此以往,在用戶與企業之間,總有一方的利益受損。
(一)人員素質的提高和信息技術的應用。電費賬務管理的主體營銷人員以及財務管理人員,應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和一定的管理技術的運用能力。不同的是,電力企業在最初的發展中,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門檻較低。而當下企業發展需要較高專業素養的管理人員,這就要求企業支出一部分資金,進行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同時,信息技術的引進與應用,應當放在管理人員素質提高的首要環節。企業應避免固步自封,保持原有的信息搜集和處理方式。相反,企業應適當借鑒國內外信息技術運用的經驗,完善管理手段。
(二)實現信息共享。營銷部門和財務部門信息不對稱,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效益的穩步增長。由此,實現雙方信息的共享已成為企業不得不解決的迫在眉睫的問題。在此方面,部分企業的措施效果還是十分可觀的。如建立對賬平臺: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削減或增加雙方數據對應屬性,盡最大可能是雙方實現資源聯系,形成網狀對應關系,提高隊長的效率,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量,縮短對賬時間。
(三)電費賬務管理的精細化。當前支付工具形式的不斷豐富以及電子貨幣的廣泛應用,使得用戶期待更加便捷的繳費方式。企業應順應科技發展方向,拓寬繳費渠道進行多元化繳費,如線上繳費作為新的繳費形式。此外,電費的收繳由于用戶自身的因素不能及時回收,增加了企業的壞賬負擔,建立一套預收機制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一來,既能降低企業電費回收的風險,也能提醒用戶節約電能,及時繳費。
(四)人性化供電管理。電力企業提供的產品是服務于用戶的,因此用戶對于供電的需求是企業重點關注的方向。這就要求企業實施人性化的供電管理,建立相應服務部門,對客戶提出的用電需求作出整理與反饋,增強了用戶對企業的信心,樹立企業形象,提高電費回收率。
電費賬務管理是電力企業高度關注的環節,其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利益及形象。因而,認識到信息技術的落后、數據失真、營財的信息不對稱等等的問題,實施精細化、人性化的管理,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提高管理技術水平,才能讓電力企業的發展新常態。
[1]葉花.淺析電力企業電費賬務管理模式的變遷[J].經營管理者,2017,(23):149.
[2]劉芳.電力企業電費賬務管理的業務革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