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怡然

油茶是中國獨有的特色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樹生長在沒有污染的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施農藥、化肥。茶油取自油茶的茶籽,榨取過程全物理加工,對人身體健康非常有益。但是油茶產業發展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且油茶主產地多位于貧困山區,缺乏機制性的農村金融服務,導致油茶產業在全面產業化的過程中阻力重重。2016年全國茶油產量約20萬噸,比2015年同期減產了33%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翔浩認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他建議,首先,中國國有涉農銀行應設立農業專項貸款或者設立扶貧專項貸款以支持農業發展。其次,不斷完善農村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將擔保網點發展到許多缺乏資金的貧困地區。再者,政府應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建設的支持。以油茶產業為例,政府應鼓勵推進油茶生產企業或當地農民、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三方聯合的有機合作模式,比如可以嘗試推行3:3:4的補貼政策:即農民自己出30%,國家補 貼30%,銀行貸款40%,以此帶動農民的積極性,也能鼓勵他們引進新技術、新方法做好油茶種植和維護工作。這樣的政策能協助當地山區農民就近就業,穩定持續實現貧困戶脫貧,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
環球時報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