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欣

摘 要:大數據正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的各個領域,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教育在未來將最有可能應用大數據的技術和方法。通過運用數據思維認識問題,挖掘數據價值分析問題,使用數據方法解決問題,大數據無疑將更有利于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創建。
關鍵詞:大數據 信息技術教育 數據思維 數據挖掘 數據方法
近年來,大數據已成為流行詞匯。涂子沛在《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中指出:大數據將給公民、政府、社會帶來巨大的挑戰和變革。這些挑戰和變革正影響著各個領域,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高文在第五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說:“不管你同意還是不同意,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作為數字化浪潮風口浪尖的信息技術教育將因此發生怎樣的改變?面對大數據信息技術,教師又該做些什么?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大數據所帶來的變化,并非源于我們電腦的硬盤變大了,CPU處理速度變快了,因此我們就可以處理更大規模的數據了。大數據帶來的變化是源于人們學會運用數據思維認識問題,學會挖掘數據價值分析問題,學會使用數據方法解決問題。
一、學會數據思維,信息技術教育走向科學化
大數據與過去的區別首先在于數據思維。過去,許多因技術手段無法收集或曾被忽略的信息,在大數據時代卻成為“數據”,被收集與使用。在傳統信息技術教育中,通常只把考試成績認為是數據,認為成績提高是教學改進最為顯著的指標。大數據時代的信息技術課堂,學生端的每臺設備安裝了數據收集的程序,教師端的則安裝了記錄各種數據的程序,這時,教師就可以隨時收集學生在課堂上的信息技術操作、作業完成、課堂表現等各種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數據。數據思維使人們認識到課堂上各種原本雜亂無序的信息都是數據,這些海量的、多樣的、真實的、有價值的大數據,將作為教師指導教學的原始材料,對學生的發展提出更科學有效的建議。用數據思維思考我們會發現,學生的思維運行方式是可計算的,思維的本質可以還原為機械性的操作步驟,由此讓學生的思維“透明”;學生的操作方式是可預測的,操作的過程可以細化為若干個固定環節,由此讓學生的課堂行為“透明”;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可觀察的,不單是考試,課堂、課程、師生互動的各個環節都能被記錄下來,由此整個教學發展的過程“透明”。此時,信息技術教育將由原來的粗獷走向精細,由模糊走向精確,由經驗走向科學,教師不再“跟著感覺走”,而是有了更加科學的依據和方法。
二、挖掘數據價值,信息技術課堂走向精確化
一個高中女生收到了購物網站的嬰兒用品優惠券,這激怒了女孩的父親。面對父親的暴跳如雷,賣家拿出了自己的證據,女孩在網絡上所搜索商品的關鍵詞所留下的操作軌跡,表明了女孩對新生嬰兒問題的關注,最終事實證明:女孩真懷孕了。通過大數據技術挖掘數據所蘊含的價值,現代商家已越來越了解消費者了。
更有效地挖掘數據的價值,是大數據時代與過去相比的又一區別。數據的創新是沿著“數據—大數據—分析和挖掘—發現和預測”的方向發展的。數據是靈魂資產,分析和挖掘是手段,發現和預測是最終目標。通過有效地認識、分析和處理數據,挖掘其背后的含義,使其發揮內在價值。比如對待考試,過去會簡單地歸納為一個分數,而大數據時代則可以挖掘其背后更多的信息:答每一題的時間、是否修改過選項、做題順序是否跳躍、涂改了哪些題目等。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分析,學生的微觀表現將會被關注,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操作規律和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都會被挖掘出來,甚至會發現信息技術教育的真正關鍵因素,信息技術課堂必將走向精確化。
三、使用數據方法,信息技術學習走向個性化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個性化這個詞離我們越來越近。比如當你上網搜索信息時,搜索引擎會根據你查找的關鍵詞來分析你會關注哪些內容。當你使用購物網站時,網站會根據你瀏覽購買過的物品來判斷你想要購買哪些東西。這種方法實質上是通過對數據的歸類與分析,預測“出現某種行為的人還很有可能出現另一種行為”。
這些對數據收集處理分析的方法,也在大數據時代越來越廣泛地被使用。通過信息化平臺了解學生的狀態和需求,從而進行單獨指導與訓練,這就是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具體體現。世界著名的可汗學院有這樣的教學平臺:各種數據都可被監測,“藍色”代表在學習,“綠色”代表已掌握的知識點,“紅色”代表有問題。教師可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如果在信息技術課堂也使用這樣的平臺,是否會向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學習邁進一步了?延續多年的“因材施教”的理想,是否會因大數據的到來而離我們更近一些?
隨著大數據的到來而發生的改變已日益滲入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數據思維讓我們發現了無盡的信息;數據挖掘讓我們洞察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數據方法讓我們實踐了個性化的教育理想。“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我們苦苦尋找教育改革的法寶時,或許大數據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愿借大數據的東風,創建屬于我們的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韞.大數據改變教育 寫在大數據元年來臨之際[J].上海教育,2013(10).
[2]張杰夫.大數據 大視野 大教育[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0).
[3]金陵.大數據與信息化教學變革[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