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一號文件中提出了要大力支持家庭農場和休閑觀光型農場的建設。很多人辦自己的家庭農場都發揮著自身特色,那么要想家庭農場掙錢,都有哪些方法呢?
拿補貼
國家近幾年對家庭農場做出了很大的支持,并且還可以享有額外的補貼,這也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為鼓勵農民發展家庭農場,同時引導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的轉型升級,目前特別為已申報成功的家庭農場增加了更多的補貼項目。
基礎設施補貼 在農場建設之初,農場主均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基礎設施建設補貼。這項補貼會根據農場規劃而決定補貼金額的多少。
休閑產業補貼 休閑農場會由當地政府評定休閑農場示范點、示范園,將建設、經營好的農場讓其起到示范作用,從而帶動全產業鏈的升級。對于評定的休閑農場示范點,當地政府會給出一部分補貼作為建設經費。
產業類農場補貼 不同農場經營方向,具體補貼項目也有不同。針對蔬菜、水果、茶葉等產業,可以申報農業部的園藝作物標準園建設項目,每個項目補貼50萬元~100萬元,要求設施200畝以上,露地1000畝以上。
林業產業,可以申報林業局的名優經濟林示范項目,每個項目200萬元以上;林業局林下經濟項目,一般補貼在10萬元~30萬元。林業局申報成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國家綠色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加工產業,農業局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農業局開發性金融支持農產品加工業重點項目、工信局技術提升與改造工程項目。農業局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農產品加工示范單位。
觀光餐飲類農場補貼 觀光類農場可以向旅游局申請旅游專項資金、旅游扶貧資金等。在貧困村建設的項目,還可以申請旅游局貧困村旅游扶貧項目資金。
運動體驗類農場補貼 可以申請教育部的教育基地、學生課外實踐基地等,兒童、青少年見學基地等。
特色類農場補貼 發展特色文化的農場可以申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向當地縣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等單位申報。
科教類農場補貼 這類農場主要涉及的是科技局的相關項目,包括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星火計劃項目、科技推廣與集成技術示范項目等。
專業性要強
在建農場之前,須尋找農場經營管理非常專業、時間久遠和經濟效益高的農場進行合作或者加盟,以獲取最佳的農場經營管理資源,這是減少資金浪費,規避投資風險的最佳方法。
經營模式要適當
不管做什么項目,都要有一套自己的經營模式,如果偏離原本的想法,模式再好也會被玩壞。
經營模式直接決定家庭農場經濟效益、生產成本、政府資金扶持力度。因此,模式決定成敗,投資者要認真研究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
定位要準確
要想做好家庭農場,首先要了解市場,并給自己做出準確的定位。如果定位選好了,就會規避投資風險和獲得良好收益,所以定位非常重要,不只是在家庭農場這一塊,不管做什么項目都一樣,首先要把自己的目標定位搞清楚。
項目要得當
走訪一下市場情況,你就會知道你的家鄉需要搞一個什么樣的家庭農場,什么樣的家庭農場能夠在自己的家鄉“立足”。
初次建家庭農場,一沒資金,二沒技術,很容易被別的家庭農場誤導,很多項目您認為是賺錢的而實際上效益低甚至虧本,所以要選擇合適的項目去投資。
突出農場的“亮點”
家庭農場效益取決于特色,野生動物養殖、野味餐館是打造特色最有力的舉措。特色明顯就能夠吸引大量客戶,產生大量的收益。這兩個項目應優先發展,重點投資,有了野味餐飲的收入,農場才能不斷有現金收入,持續發展。
同時,想要家庭農場賺錢,需要考量土地所在地域的土壤及氣候條件、空間位置、勞動力成本、農業技術及配套條件、投資者意愿、政府補貼及保障政策等因素。
(冀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