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也逐漸被應用到教學當中,用以提升教學效果。文章以中職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為研究對象,從二者整合的內涵出發,揭示信息技術對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探討到一些具體的實踐手段,來完成二者的整合。
【關鍵詞】中職教育;語文教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學要求的不斷提升,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也逐漸實現了現代化和科學化,為了進一步實現教學課堂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中職語文教學中也逐步加深了信息技術的運用,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輔助教師來更好地完成語文課程的教學。
一、中職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內涵
語文是非常重要和基礎的一門學科,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講,學習并儲備一定量的語文知識是十分必要的,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還能增加學生的文化內涵。將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相結合是指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在課堂上充分的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等,來幫助語文教師進行教學,提升教學的效果。比起傳統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融入的教學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課堂的多變性、多樣性和靈活性。比起枯燥乏味的書本,內容和表達形式更加多樣化的多媒體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還能夠有效降低教師的負擔。現在的教學還是沿襲傳統的“一對多”的教學模式,一個教師要對應幾十甚至幾百個學生,教師的負擔很重。有了信息技術的輔助能夠幫助教師減少負擔,例如可以通過使用PPT課件來減少板書的書寫,通過影音手段來帶領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等。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二者的整合不僅僅能夠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還能夠進一步的促進中國中職教育的教學改革。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進教學課堂,能夠進一步的促進中職教育的現代化和科技化,提升中職教育的內涵,使中職教育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
二、中職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教學情境
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發揮這些現代技術的作用,來使中職語文課堂更加的現代化。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等,來在課堂上創造教學情境,構建和烘托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時,比如《荷塘月色》,教師可以先通過PPT展示一些與荷塘月色相關圖片,同時通過音樂的播放,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的興趣,進而構建和烘托出荷塘月色的教學氣氛,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來感受到美麗的荷塘月色。在進行一些古典著作的講解時,也要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像講解與《紅樓夢》相關的部分語文課程時,可以抽出一部分時間,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來幫助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理解書本上描寫的內容,能夠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來對課堂的知識進行學習,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從多角度、多感官的讓學生進行學習,這樣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的內容。
(二)利用信息技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這種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加容易滿足新課改的要求,能夠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弱化教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進而發揮學生在中職語文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挖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進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可以利用“云”或者“群共享”等信息技術,來將提前收集好的資料整理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并通過分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再通過PPT展示等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和討論成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
在這個互聯網信息流通快,全民使用互聯網的信息化時代,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進行整合就要充分的利用和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這一特點,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查找與課程相關的資料,來進行課堂知識的補充和說明。例如在學習古代詩歌,如學習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前的預習,通過互聯網的查閱來了解詩人的生平等,擴充書本上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詩歌之前先了解詩人所在時代的背景和詩人的生存狀態,方便學生更好地進行帶入,能夠充分的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進而更加了解詩歌。補充課外知識和輔助課堂學習是互聯網能夠帶給學生的主要學習效果,教師應該通過正確的溝通和引導,來幫助學生利用互聯網來進行學習,當然也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監督,確保學生使用互聯網來進行學習資料的查找。
三、總結
文章通過分析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整合的內涵,彰顯了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并進一步提出二者進行融合的具體手段,來幫助中職語文課堂實現信息化、現代化,提升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進一步促進中國的中職院校的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希望能夠為各位中職語文教師提供有效的幫助,提升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戴曉娥.整合視野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5(3).
[2]盧炳祥.基于信息技術的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以“勸說”的教學設計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4(18).
[3]苗壯.中職語文信息技術整合誤區初探[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7).
[4]林健濃.探索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職業技術,2013(1).
[5]秦承鳳.中職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8).
作者簡介:王月華,女,1982年生,江蘇常熟人,大學本科,中職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語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