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靜
【摘要】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光進銅退”的全面實施,傳統固話端局面臨著下電退網,因此110接警系統的接入需要做優化調整。
【關鍵詞】 端局退網 110接警系統 優化方案
一、系統概述
1.1邢臺市110接警系統網絡結構及現狀
目前,邢臺市110接警系統集中下掛在聯通公司一樞紐華為128模端局,由兩條PRA電路接入。全區所有手機、固定電話撥打110,均由各接入局按呼叫源(分縣、區)后接兩位數字00-17后,經過各自途徑送到聯通軟交換局。
當PRA中繼電路發生故障不可用時,由華為128模做呼叫失敗處理至公安局提供的各縣應急接警電話。
經商定,通過對110被叫號碼后接兩位數字00-17的方式對主叫用戶進行區域識別,其對后接數字應關系如表1。
1.2優化的意義
簡化網絡結構,減少故障點,節能降耗。
二、實施準備
2.1網絡規劃
本次優化改造將全市110接警平臺直接下掛至聯通軟交換局,軟交換不再指向華為128模端局,而是將原128模至接警平臺的兩條PRA電路割接至軟交換,由軟交換至接警平臺開通PRA鏈路。當PRA中繼電路故障不可用時,由軟交換做呼叫失敗處理至原各縣應急接警電話。
2.2 字冠、路由規劃
聯通固網關口局、聯通移網關口局、移動關口局、電信關口局及聯通iMS均不需做任何數據配置上的改動,只需在優化調整結束后配合撥打測試即可。
聯通軟交換局需要新增至110接警平臺PRA中繼相應數據,為調整時修改110XX路由做準備。并且可以提前做好呼叫失敗處理的相關數據配置。
三、具體實施方案
1、軟交換與TG增加PRA鏈路對接數據。
該部分數據前期已經存在,不用重復配置。
2、完成軟交換至公安局接警平臺PRA中繼相關數據。
軟交換側需依次執行:增加PRA鏈路、增加局向、增加子路由、增加路由、增加路由分析、增加PRA中繼群兩條,最后增加PRA中繼電路。
3、完成TG側相關數據。TG側需要增加各自PRA中繼群的Q921鏈路數據。
4、軟交換啟用一個測試特服號碼118。
正常情況下,用戶(首集0)只能撥打110三位特服號碼,為防止用戶能直接撥通110XX,將110XX字冠放到號首集3(已創建)中,號首集0中110做號首處理指向號首集3。為確保割接順利,提前在軟交換號首集0增加測試號碼118,號首集3增加測試號碼118XX,并參照原華為128模做相應失敗處理,并利用割接前無中繼電路可用的時機,進行測試。
相關命令如下:
1)ADD CNACLD: LP=0, PFX=K118, CSTP=BASE, MINL=3, MAXL=5, CHSC=0, EA=YES, SHLRSLC=0, ASF=NO, QCDN=NO, OBDTMFFLAG=NO, VPNF=NOVC;
2)ADD CNACLD: LP=3, PFX=K11800, CSTP=BASE, CSA=LC, RSC=460, MINL=5, MAXL=5, CHSC=0, EA=YES, SHLRSLC=0, ASF=NO, QCDN=NO, OBDTMFFLAG=NO, VPNF=NOVC;
重復此命令增加11800-11817。
3)ADD DNC: DCX=300, DCT=INS, DCP=3, ND=K00;
重復此命令增加號碼變換索引300-317,對應各呼叫源的后接00-17。
4)ADD PFXPRO: CSC=0, LP=0, PFX=K118, CCF=YES, SENDTONE=NST, NP=3, DDCX=300, ISREANA=YES, TT=REC0;
重復此命令增加各呼叫源在本地號首集0的號首處理,至號首集3相應字冠118XX。另需增加各關口局呼叫源數據,無需號碼變換,只將呼叫處理至號首集3即可。
5)ADD DNC: DCX=400, DCT=RPL, ND=KXXXXXXX;
重復此命令增加號碼變換索引400-417,對應各縣區應急接警電話(各電話參照原華為128模數據)。
6)A D D C F P R O : L P = 3 , P F X = K1 1 8 0 0 , SEC=ENUMERATE, FCC=NCIR, FSC=0, FPT=CPA, DCX=400, NLP=0; 重復此命令增加呼叫失敗處理至各號碼變換索引400-417。
5、不同呼叫源用戶,不同區域手機用戶撥打118測試。
數據完成后,各縣分公司配合使用固定電話和各運營商手機撥打118測試。測試通過后,割接準備就緒,待割接時參照118增加110相關數據。
6、割接完成,撥打測試,觀察話單無異常后,端局申請下電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