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玉
【摘要】 本文簡要介紹了波分復用技術及設備,研究了在電力光纜臨時過渡方案中波分復用設備的應用場景,解決了在纖芯資源緊缺情況下的多業務傳輸問題。
【關鍵詞】 波分復用 電力通信
一、引言
波分復用技術是指將多個波長復用在一根光纖上進行傳輸的技術[1],可以成倍增加光纜傳輸帶寬,且具有傳輸距離長,傳輸數據透明性高等優點[2]。在廣東電網通信光纜資源不充足的地區,經常需要用到波分復用設備來臨時進行業務的轉接過渡,保證電網業務正常運行。
二、波分復用設備
波分復用技術分為密集波分(DWDM)和稀疏波分(CWDM),本文所用設備為密集波分系統,由武漢光迅科技生產,為OSP-2200型緊湊光路子系統平臺(OTU),標準2U機架,1+1雙電源板,8個業務槽位,分別安裝2塊10G業務板卡,2塊2.5G業務板卡,每塊業務板卡配置四路相應速率OEO光模塊,承接用戶側和線路側光路,經子系統平臺進行波長調整后連接合波器,分波器以及EDFA光放。
三、在過渡方案中的實際應用
3.1工程概況
廣東省清遠市500kV賢令山站至220kV回瀾站的輸電線路,220kV山回線#140-143塔位于龍懷高速公路(龍川至懷集)標號K285+50處的道路中間,影響高速道路施工。山回線上目前有一條36芯OPGW光纜,需進行遷改。此光纜承載了南方電網較重要的主網業務,其光纜中斷時間不允許超過一天,且光纜中斷之前業務必須通過迂回路由轉移,光纜敷設熔接完成后也需立即恢復業務。調度給予許可的中斷時間短,業務轉移難度大。
3.2過渡方案的設計
山回線36芯OPGW光纜上目前運行著8個業務,占用16芯資源。經過分析,需要對其中3條業務進行轉移,需要轉移的業務見下表:
根據清遠地區電力光纜路由圖,對可行的迂回路由進行分析,滿足條件的路由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迂回路由的路徑為賢令山—陽山—旗勝—回瀾,光路長度由原來的112.4km增加至119.5km。對迂回路由的纖芯資源進行分析發現:賢令山至陽山段和陽山至旗勝段光纜剩余纖芯資源滿足需要;旗勝站至回瀾站16芯OPGW光纜目前僅剩余一對纖芯,不滿足需要,擬采用波分設備將3條業務復用到剩余的一對纖芯光路上,實現業務的轉移。
采用迂回路由后,光路長度的增加以及站內跳纖等會增大光路衰耗。本迂回路由長度增加7km,按每公里光纜衰耗0.4 dB計算,衰耗增加2.8dB;陽山站和旗勝站跳纖接頭增加兩處,每處接頭按1dB計算,增加衰耗2dB,則迂回路由總衰耗增加5dB左右。考慮到L16.2及L64型號的板卡最大支持光路長度為80km,加上兩端配置的光放15dB,最長光路距離在120km左右。采用迂回路由后,賢令山至回瀾一條光路距離為119.5,仍然滿足板卡支持距離;賢令山至清蓄開關站光路總長為128km,已經超過了光板卡的最長支持距離。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調整后的光路功率進行再次放大。
3.3波分設備的安裝
根據光纜過渡方案,波分設備配置了增益為15dB的光放大器。分別在旗勝站和回瀾站通信機房各安裝一套,形成點對點配置。為方便光纖跳線,每組設備都安裝在一面屏柜中。電源采用雙路-48V直流輸入。設備連接示意圖如圖2。
業務采用雙纖單向傳輸,其中2.5G光路業務可不經 EDFA光放,直接通過跳纖連接合波器和對端分波器。10G業務在兩端測試實際收發光功率,各增加了5-10dB光衰,以保證光功率在兩端SDH設備板卡靈敏度要求范圍內。
四、結論
波分復用技術使光纜的傳輸容量成倍增加,目前發展出來的波分復用設備接口多樣化,能承載SDH,GE等多種電網業務。本文研究解決了在光纜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電網多業務傳輸問題,表明波分復用設備在電網通信網絡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謝桂月,等.有線傳輸通信工程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33
[2]游春.波分復用系統在電力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通信》,2006,27(1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