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四川師范大學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對策建議研究
李建平
四川師范大學
在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社會就業形勢的影響下,大學生的就業變得十分困難,工作崗位所設定的人數遠遠小于找工作的人數,所以,高校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那么,針對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狀況,我們應采取什么措施,能夠更好更加順利的讓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們能夠畢業以后就有自己的工作平臺,而不像現在的一些大學生一樣為了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每天需要進進出出許多公司的大門。達到大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這是高校當前最應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對策建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已經非常普遍,而不再像以前一樣有很多的人上不起學。這樣我國的人才也在不斷地增多。這也就間接導致了我國的就業的競爭壓力急劇增加。而且現在的一些高校都在擴大自己的規模。使得大學生的人數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這樣也就使得我國的就業崗位無法滿足這么多畢業生的需求。于是國家對于高校的就業工作便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崗位所需要的人才成了當前高校面臨的最大問題。
隨著我國各方面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很多高校在就業方面也正在進行著改革。在計劃經濟時代所執行的政策早已丟棄,現在大學生在新政策下的就業情況并不樂觀。造成這種結果的因素有很多。
1.1 客觀因素
目前我國的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上升并且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大的數目,再加上社會上的下崗人員、往屆待就業畢業生和一些社會閑雜人士等,這就導致了現有的就業崗位無法滿足這么多高校畢業生的需求。也就意味著會有一些高校畢業生無法得到工作。進而使得我國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與競爭壓力急劇上升。
公司招人的標準不斷升高,對員工的要求不斷提升。在所需人數不變的條件下,任何公司都希望自己招進來的新人是"精英",所以不但要求學歷,還要要求有各種經驗,而這樣的想法就使大多數公司將剛剛步入社會、缺乏實踐經驗的畢業生們拒在門外。
高校設置的專業課程和培養方向與現實社會所需人才有著嚴重的不符。畢業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不能適應企業崗位的需要。另外,一些熱門的專業所學人數過多,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錄用員工的時候自然是本專業優先。
人才市場工作不認真,信息投放不準確,導致應聘崗位、人數信息模糊,使大量的就業資源遠離畢業生,招聘廣告又五花八門,導致畢業生就業時十分盲目。
1.2 主觀因素
畢業生的就業理念不正確。大學生就業觀的不正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大多數畢業生畢業后盲目的跟風考研、考公務員,還有就是許多的高校畢業生總是考慮自己畢業后要工作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幾乎沒有人會選擇去一些發展不是特別好的地方工作。都希望有人問起自己在哪工作時,自己可以驕傲地說我在上海,我在深圳。想去好崗位好公司。很多畢業生一畢業就一股腦的往好企業里涌。但是優秀的企業對職員的要求也很高,盲目的追求好工作只會使自己一事無成。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很多畢業生過多的依賴自己的父母。從小在各種親人的寵溺下長大,雖然大學經歷了四年的獨立生活,卻還擁有著一定的依賴性。畢竟被照顧了十七八年,依賴他人十七八年,不可能只經歷四年就改變十多年的習慣。
畢業生自身的素質、氣質不適合工作崗位。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所以都擁有一點自己的小脾氣小傲慢。在家自己說什么就是什么,忽然要聽別人的話十分的不適應。
2.1 高度重視,全員參與
因為現在我國需要更多的人才來發展我國的科技等。而這些人才大多就出現在高校畢業生當中。也就是說高校的畢業生的就業能夠促進我國的發展。而畢業生就業結果如何,一半的因素在于畢業生所在高校。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率,高校應多開展有關就業指導的課程,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來完善各種設施,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提供更好地服務工作。組織各院各專業同學積極參與就業活動,鼓勵學生做兼職,獲取經驗。支持一切有關畢業生就業的事物。
2.2 機構管理化較單一,師資力量單薄
從現狀來看,雖然現在很多學校都會去成立各式各樣的就業指導中心或者相關專業的辦公室。但起到的成效卻微乎甚微,他們會去組織一些校園招聘會,學生檔案管理以及一些就業派遣等日常活動,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還會開展對畢業生就業形勢以及專業知識的培訓,甚至會請一些所謂的專家來主持講座,但是這些所提供的知識與內容與畢業生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
2.3 提高學生就業意識,加強就業思想教育
現在大學生對于自己人生有合理規劃的很少,要么是心比天高,要么是十分茫然。前面也提到了大部分畢業生選擇工作的誤區,一心想找好工作,掙得多、說出去有面子、在大城市等等,并不是說這些是不可能的,只是有句古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凡事都要從最開始做起,一味地要求完美只會適得其反。
2.4 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前面提到過畢業生就業率低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缺少實踐經驗。那么對此,高校應該多鼓勵學生去做兼職,甚至幫助學生尋找合適、可靠的兼職。幫助學生獲得實踐經驗。
2.5 響應政府就業政策,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為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國家及各地政府針對大學生就業推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各高校應積極響應、配合政府的政策。同時也應鼓勵、支持學生自主創業,給學生平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因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和我國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說現如今我國的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對于我國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積極響應政府的政策,培養有能力的教師,開展就業指導課程等等。高校和家長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素質與能力,而不再是一味地學習學習再學習。相信以這樣的狀態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大大緩解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青年。
[1]趙艷峰.淺談高校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1)
[2]劉君,朱輝榮,甘薇.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
[3]桂愷.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供求矛盾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