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鮮姜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店頭中學
淺談中考復習中教師的角色轉變
師鮮姜
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店頭中學
中考既是學業畢業考試,也和高考一樣是選拔性考試,一個決定能上哪所高中,一個決定能上哪所大學。如果從結果看,或許是高考更重要些,因此受到普遍關注,對于每一位有強烈責任心的教師來說,除了辛苦的教學工作,還背負著很大的精神壓力;對于學生而言,整天面對著繁重枯燥的課業負擔,還有來自中考的壓力。為打破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課堂教學的基本格局,國際國內都在實行教學改革。為了真正地給學生減負,培養出創新型人才,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呼之欲出。如何通過改變教師課堂不同角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改善復習中天氣燥熱和教師學生壓力過大的緊張氣氛,下面談談我在復習備考過程中的幾個角色:
夯實基礎,構建知識體系,查缺補漏。近幾年中考數學試題對雙基的考查依然是不變的宗旨。考生需要對概念、性質、定理等基礎知識進行準確、系統地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特別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逐步構建和擴充數學知識體系,讓自己面對問題時能很自然地從大腦中“拿來”與之相關的東西。在歷年的數學中考試題中,基礎分值占的最多,如果再計入部分中檔題及較難題中的基礎分,則占分比例更大。教學中,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通過系統的復習,使每個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都能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速度。在這個階段我們的角色是慈母,應該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對重點公式和定理進行反復記憶,對重點必考題型反復練習,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與糾正,如果這一階段我們耐心不夠,對學生來說剛開始就可能失去了復習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當每年必考知識我們練到一定程度時,就面臨檢測。通過檢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近期我們花大力氣加強的基礎知識到底掌握得如何,通過檢測就一目了然了,我們都知道重點知識年年考,所以對沒有過關的同學要嚴格把關,做檢測把關中的嚴父。
在復習過程中,有一部分題是大部分同學都會做的,此時,我們做老師的就該把講臺留給學生,自己就是當點評嘉賓了,讓會做的同學上來講,把不同的方法展現出來,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節枯燥的學習氛圍,又能達到一題多解,開拓學生的思路,講完后,我們就開始進行點評,對每一種方法的優點和做題思路給予肯定,評選出最靈活簡潔的做題方法,對有問題的做題思路指出其不足之處。
遇到一道綜合性強的難題絕大多數學生束手無策,就像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時半會不知道何去何從,這是我們就要發揮導游的作用,思路上的每一個步驟都相當于旅途中的每一個景點,根據情況給學生進行引導,把一道題講完后,最好讓學生把整個做題思路進行整合,把整個題的思路銜接起來,就像一個景區游完了,導游帶我們登上高高的看臺,一覽整個景區的全貌一樣,整個題的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當學生的知識及做題技巧等方面的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中考也就臨近了,考場上的答題技巧是尤為重要的,這時我們的角色就該轉變成軍師了,如告訴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鐘,按照大型的考試的要求,考前五分鐘是發卷時間,考生填寫答題卡。這五分鐘是不準做題的,但是這五分鐘可以看題。發現很多考生拿到試卷之后,就從第一個題開始看,給大家的建議是,拿過這套卷子,這五分鐘是用來制定整個戰略的關鍵時刻。學生拿著數學卷子,不要看選擇,不要看填空,先看后邊的六個大題。這六個大題的難度分布一般是從易到難。我們為了考試,提前做了大量的習題,試卷上有些題目類型可能已經做過了,先掌握這些題的思路,做的時候就迎刃而解了;還有對于難度太大的題該放手時就放手,否則會影響整個試卷的得分等一些答題技巧都要在中考前給學生說到位。
每一個踏入中考考場前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壓力,因為家長的期許、自己的夢想似乎都決定于這場考試。他們的焦慮情緒會隨著考試臨近而不斷擴大。考生的心理狀態及承受水平與本人的能力、心理素質、家長的態度、老師的引導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在考前給予學生適時的心理輔導,對學生的備考狀態和在考場上的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都有重要的意義。臨近中考,每個學生心里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緊張情緒,考前最佳狀態:“適度緊張”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考生的學習效率和考試成績,考前心理不外乎3種情況:一種是過度緊張,一種是滿不在乎,還有一種是適度緊張。前兩種情況都不足取,只有“適度緊張”才是最佳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考生信心十足,平心靜氣,精力集中,思維敏銳,答題準確。怎樣才能把學生的心里狀態調節到“適度緊張”狀態呢?首先對學生的性格學習情況等要進行了解,必要時可單獨進行心理輔導,談話時要和藹真誠,從根本上緩解學生過于緊張的心理,以確保每個學生能夠正常發揮。
根據中考數學復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教師自身修養、改變教學模式,構建和諧課堂、給學生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建立輕負高效課堂、使素質教育實至名歸,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提高中考成績,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跨進初三的門檻,便是一份辛勞、一種體驗、一份責任、一段成長。相信,用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學生家長的那份責任心、用我們的汗水和智慧,我們的學生會成為中考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