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蘭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昭關中學
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
華星蘭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昭關中學
民族音樂是音樂藝術中的一種,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的歷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轉變,我國民族音樂發展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音樂教育是傳承音樂文化、促進音樂藝術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對中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方法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音樂藝術發展。
民族音樂;民族音樂文化;音樂教育
當前我國的文化藝術發展受到全球文化交流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民族文化發展也呈現出新的趨勢,民族音樂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更是中華民族延續發展的精神動力之一。傳統的、單一的、標準化的表演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大眾對民族音樂藝術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民族音樂藝術的發展也必須要結合進行創新,要結合時代的特征,實現多元化、現代化發展。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是民族音樂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點任務,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應該要強化音樂教育與傳承民族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定期進行與音樂藝術相關的各種采風活動和民俗活動,使得傳統審美與現代審美之間的隔閡逐漸被消除,共同營造民族音樂教育的生態環境,為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
(一)民族音樂藝術多元化發展需要保持民族音樂文化的獨特性
民族音樂是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產生的一種音樂形式,帶有很強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的音樂形式、音樂風格、音樂內容等都有所差異。我國對各民族的文化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使得各個民族的音樂藝術也得到了保護,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欣賞習慣使得民族音樂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發展的特點。隨著民族音樂藝術的不斷發展,不同民族音樂所對應的文化背景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新時期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溝通和互動也越來越頻繁,民族音樂的多元化發展使得民族文化之間的交融越來越頻繁,但不同的音樂作品所代表的文化是不可復制的,如何確保民族音樂文化的獨特性,是我國音樂藝術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重點課題。
(二)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必須要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當前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各國之間的文化碰撞使得世界文藝市場不斷繁榮,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文化形式逐漸進入我國,對我國的音樂藝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國的民族音樂藝術也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民族音樂藝術的文化傳承,是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進行展示的過程,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加強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發揮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特色,更有必要。
(一)定期進行與音樂藝術相關的各種采風活動和民俗活動
在中學音樂教育過程中加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首先需要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作用和地位。音樂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加強音樂藝術文化的傳播。音樂教育是一種實踐教育,通過實踐往往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認知,因此,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也應該要在實踐過程中完成。民族音樂文化是在音樂藝術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其音樂文化氛圍更濃厚,音樂文化的體現也更為明顯,而且很多音樂文化都與少數民族文化有關聯,因此在中學音樂教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走出學校,身臨其境,走進各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深入了解和體會民間音樂社團的活動情況,并且能夠從這些民間音樂中感悟到不同的民族音樂文化。
(二)加強課堂討論教育
中學生的思維已經比較成熟,對很多東西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些意見的交流和碰撞,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關于民族音樂,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領悟,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過程中,實踐教育是一個重要手段,同時課堂教育也不容忽視。在民族音樂課堂上,應該要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給他們提供討論的空間,讓學生在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加深自己對民族音樂的理解水平,對民族音樂藝術的文化背景進行探討,促進文化交流。比如可以在課堂上給中學生播放一些歌曲,讓學生對這些歌曲進行分析,對歌曲的旋律、歌詞、歌曲的產生背景、歌曲的文化內涵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讓學生對這首歌曲以及民族音樂構建起全新的認知,使得學生的認知體系不斷完善,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三)營造民族音樂教育的生態環境
營造民族音樂教育的生態環境是強化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一種有效途徑。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改革開放力度加大,人們的心理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遭受的文化沖擊也越來越大。當代形式多樣化的音樂形態使得人們對民族音樂的認知越來越淡薄,有的青少年甚至只接受新潮流音樂、流行音樂,這對于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有很大影響。因此,新時期中學的音樂教育應該要加強對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視,全社會應該要為音樂教育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尤其是要為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例如,各媒體應該多播放民族音樂音像制品、出版一些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字圖書,從而增強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意識,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種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良好生態環境。
(四)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民族音樂也應該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能局限于一種單一的形式,多元化發展有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拓展,以現代化形式傳承民族音樂文化,而且多種音樂形式的融合發展,可以迸發出全新的靈感,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創新。例如在民族歌曲表演中,民歌是最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戲曲、說唱和歌劇等藝術形式的融入,將唱、說結合起來,從而使得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拓展。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教育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在中學音樂教育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視,同時,要注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開展相關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努力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羅丹陽.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研究[J].民族音樂,2015(03)
[2]石瑩.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楊萬春.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北方音樂,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