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興內蒙古興和縣第三中學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管理方法與策略
張佳興
內蒙古興和縣第三中學
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要注重課堂的管理,改變課堂教學策略。注重自身角色的轉變、重視與學生之間的緊密關系,巧妙利用身邊教學資源,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徹底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從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到主導者的變革。
初中地理;課堂管理策略;優化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狀態
我國基礎教育正進行新一輪改革,其目標是:“一切以往過于強調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提倡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學習新知識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的總目標,總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學會采用基本的方法和技能來學習地理課程。同時總目標也對地理教師提出了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要注重課堂的管理,改變課堂教學策略,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從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到主導者的變革。
現如今,大多數的初中地理教師對于教學新模式理解的并不全面、透徹;對于舊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依賴,沒有完全摒棄,從而影響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目前初中地理課堂仍舊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地理教師過于注重課程的講授,而忽視了在地理知識講授時學生的參與;部分教師只針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述,沒有很好的利用其它的教學資源;還有些教師過于自信,不論是教學中還是教學結束都沒有與其他教師進行討論,失去了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盲目的自信于自身固有的課堂教學。這些問題的都在,都是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不理解甚至不學習,教學效率低下的癥結所在。因此教學策略的改變,教學模式的更新是提高課堂有效管理的方法。
(一)依據課程標準調整課程內容
上文中介紹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初中地理教師對于教材過度的關注,而忽視了對課程標準的關注。因此地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對應課程標準中表述的教學內容,分析它與教材之間是如何關聯的,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樣,教師據此作出適當的調整,找到如何引導學生更好的接受教材內容的方法。[2]
(二)培養興趣激發學習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書中通過許多科學家、發明家以及成功人士的例子,展示了興趣培養重要性。若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這個過程無疑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因此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其主動性是優化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地理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是一味的文字,將圖片、視頻等引入其中,引導學生產生興趣。[2]
(三)活躍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有輔助作用的。傳統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課堂彌漫著的是壓抑、沉悶的氣氛,是地理教師的一個人的課堂,是教師進行示范,學生來模仿的“填鴨式”的課堂。這種以教師為中心,忽略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不妨可以試試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讓學生在其指導下自由的進行學習。在疑點、難點等出現時,教師予以重點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加深學習印象,更快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
(四)改變考核機制
考核是為了了解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督促學生學習。在傳統的課堂中一般都是教師進行考核,通過提問或者考試等方式。因此,很多學生懼怕被提問,懼怕被考試。在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改變這種考核機制來消除學生的這種恐懼,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由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提問進行提問、測驗。通過分組,在課堂結束前或新課堂開始時,對已經教授的內容,采取學生之間提問或者出題的方式進行考核。這種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問題的方式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鞏固的過程。[3]
(一)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
初中生的年齡階段正好是從兒童到少年的長成過程,是學生結束小學教育后向接受高中教育過渡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大多數都是敏感的、不穩定的又非常矛盾的,他們想要獨立但又離不開成人的照顧,還要依賴于成人;想要主動的去改變些什么,但是往往又因為不能長久的堅持而放棄。這種矛盾心理不斷發展、膨脹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對周圍的人、事抵觸,甚至敵對。因此,這一階段學生的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初中地理教師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維持好課堂,改變教學模式。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在初中地理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不同的。有些學生一直都不在學習狀態,有些學生可能會出現狀態低迷的情況。那么當這些學習狀態出現時,要怎樣進行改變呢。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針對性的管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留心的觀察:哪位同學經常走神,哪位同學總是做小動作,哪位同學一直影響其他同學,對這些同學多加的管理,適度的調整這些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促進全班級學生達到很好的學習狀態。[4]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的管理是需要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的環境下,從自身角度出發,依據平時的觀察和反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緊密關系,學會巧妙利用身邊教學資源,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徹底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從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到主導者的變革。
[1]周茜.初中地理課堂管理方式的調查研究[J].科學導報·教育論壇,2015,4:138-140.
[2]張麗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優化的策略[J].雜文月刊.
[3]張福民.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策略探究[J].現代閱讀, 2012,2.
[4]周菊,張言順.初中地理課堂調控策略淺談[J].地理中國,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