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姊祎 程亞軍 方 媛 盧夢潔(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68)
動畫動作設計的因素析解
陳姊祎 程亞軍 方 媛 盧夢潔(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68)
作為動畫的核心與基礎,動作設計對情感表達與劇情推動不可或缺。本文通過動畫動作設計影響因素及其意義的析解,提出了動作設計五法則——以表演形式參考來多元化主題,以運動規律限定來個性化動作,以時間節奏張力來靈魂化角色,以劇本要素制約來合理化表達,以動畫風格統一來規范化形式,以體現動畫動作設計語言的內在魅力。
動畫;動作設計;影響因素
即便無彩色、無對白、無背景,優秀的動作設計同樣可以將故事的含義、情節的節奏以及角色的情感準確地傳達給觀眾。可見,動作設計是動畫的核心與基礎,不可或缺。以中國動畫《大鬧天宮》為例,孫悟空的動作設計兼具猴的機靈活潑、神的變身通形以及人的善良正直,所呈現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完美地表達了其不同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訴求。動作設計的合理性和創造性,不僅能塑造角色的心理特征,而且能推進故事的曲折發展,更能深深的吸引了觀眾。
動畫的表現力,主要取決于角色通過動作所展現其獨特而豐富的情感。動作的魅力與很多因素息息相關,主要包括表演形式的參考、運動規律的限定、時間節奏的張力、劇本因素的制約、動畫(美術)風格的統一。
音樂歌舞劇、情景喜劇,默片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對動畫動作設計有非常大的影響。
無聲響的默片,主要靠角色肢體動作變化和夸張表情,來推動劇情的發展與演變。早期的動畫完全與默片的表現形式相契合,通過強調角色幽默而夸張的動作,來提升其藝術感召力。動畫動作設計者從默劇表演的夸張肢體動作中吸收養分,從而,形成了早期動畫動作設計的基本特征:注重動作的彈性和慣性,多用曲線運動,緩沖和預備相當充分。參考默劇表演形式的動作設計,沒有被時代拋棄,而是在時間的遞進和文化觀念的演化中,呈現出更加豐富的特征。
音樂歌舞劇、情景喜劇等表演形式,或用舞蹈動作和音樂,實現劇情起伏,或用動作的變化,展現喜劇沖突,都給予動作設計重要地參考,使其更加多元,更加深刻,更加豐富。
動作設計既要遵循客觀物體的物理運動規律,以要同時還必須考慮內在動力以及動態變形等相關要求。五個基本運動環節,包括動作的預備與預感、速度與力度、強調與夸張、追隨與重疊、延續和停頓。這五個運動環節相互連接與相互作用,展現角色的個性化動作,體現其獨有的、有別于其它角色的性格與內心,展示與其它角色的特殊關系。
通過動作前后的修飾,使得動作具有預備與預感,體現出運動的質感與角色的鮮活感。在短片《陰影里》,父親拿刀手臂向后的緩沖動作,表明其與眾不同地對母親極其強烈恐嚇。
動作的速度和力度受動作的幅度,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運動的間歇和停頓的影響,由角色心理與劇情發展決定,動作分解成了關鍵手段。短片《陰影里》女孩的轉頭動作分為前后兩段,前段輕緩,拿掉口罩后是快速轉頭,展現出她在給男孩驚喜之前欲羞還止的少女特有心懷。
一個好的動作應該是具有彈性的,它可以強調或者夸張。《陰影里》為了強調女孩三次想要拿掉男孩口罩的動作,作者設計了三種不同程度的動作以及不同的視角。動作從嘗試到被拒到遲疑再到最終的毫不猶豫。不同程度上的強調了此動作的含義,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跟隨動作,發生在主動作結束之后,其位置由主動作決定,用于修飾主動作的附帶影響。角色往往附有一些“外衣”(長尾巴,大鼻子,或者一條長裙,等等),這些“外衣”會在角色停止運動后繼續運動,在真實世界中,極為常見。如,裙角隨著角色的旋轉而舞動,可以讓角色的旋轉動作看起來更加真實,更加令人信服。在任何動畫中,這類動作運動的時間都必須進行周密的計算來正確地表達“外衣”的重量,讓其運動方式具有高度可信性。
一個動作自然的延續和停頓,利用一系列極其微小的正方向(拉伸)和反方向(收縮)的增量運動,保留最后的關鍵動作,讓運動具有可持續性。精準的延續和停頓,讓角色個性栩栩如生。
動畫是一種時間藝術。時間節奏控制著動畫的整體效果,決定著影片的成敗。通過時間的控制、角色的力度、動作的節奏、和運動的速度,產生有節律的角色動作時間節奏,才可以更好地展示角色的個性和內心情感。時間節奏是在加快或者減慢運動的速度,在合理的剪輯后產生視覺和聽覺上的高低起伏,推動著劇情段落的波動變化,帶給觀眾以符合事物客觀規律的發展軌跡。
動作的運動方向、運動距離、運動軌跡與關鍵姿勢是動作的基本骨架。通過時間的快慢,節奏的起伏、運動的速度和形態的變化等安排,動畫中的動作內容,才可以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來。動作的時間節奏是可塑的,動作設計的時間節奏控制和處理,對于運動的特殊效果和氣氛等營造方面,有著無盡的可能性。關鍵姿勢的夸張與運動形態的變化等因素,可以凸顯時間節奏的張力,體現動作的魅力。
動作的夸張,主要包括形體的夸張和速度的夸張。通過極致的變形,呈現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通過極限的速度,展現動作效果的新奇;通過過渡動作原狀的處理,從而形成“重”“中”“輕”的節奏變化,將動作的張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運動的形態,包括位置的變化和形態的變化。這些變化,取決于動畫時間的合理分配。例如,加速與減速、延時與停格等動畫速度,都是根據劇情的需要,通過時間配合和距離分布來實現的。節奏的形成,是從速度變化來展現的,速度快慢與形體變化的交替,可以產生不同的節奏。如,強調力量的增長與爆發,運用加速度的處理手法,會顯示出剛勁有力;表現角色的小心與謹慎,運用減速度的處理方法,會展現出輕慢舒緩。
動作設計,不僅要抓住其準確性,而且必須加大時間節奏的把控,才能展現出角色內心情感起伏波動的流暢動作。
動畫短片《陰影里》中,父母爭吵是反復出現的一個鏡頭。在故事前半部分,父母的爭吵動作,都是緩和而且收斂的,幅度不大。經歷多次爭吵后,雙方動作逐漸增強,越來越激烈與放肆,幅度逐步增大。及至后半部分,父親用拿刀的大幅度夸張動作,來恐嚇母親。從中可見,動作的夸張、形態,都發生了劇烈變化,為接下來男孩受傷的故事情節作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更加完整的體現了父親情緒上的變化,完美的詮釋了父親的情感。
劇本對動作設計有很強的制約。它讓大膽自由的動作,具有合理性與可信度。如《大鬧天宮》劇本設定其主角——孫悟空,是一只具有猴性、人性、神性的猴子。基于這一基本約束,孫悟空的動作,既要有展現其靈動自由猴性的騷動跳躍四肢,也要有體現其善惡分明人性的變形豐富臉龐,更要有呈現天馬行空仙性的騰云駕霧體態,孫悟空的這三種特性通過融合這些動作,完美地符合了劇本的基本設定和要求,讓觀眾既有強烈的親切感,又有刺激的新奇感。劇本是運動規律之后的以一重要限定性因素。動畫動作設計絕不能任意地超脫劇本的基本設定與要求,來毫無依據地胡編亂造,必須緊密地依靠劇本,將角色動作定義在合理的范圍與限度之內,這樣才能準確地傳達給觀眾高度合理與可信的情感信息,整部動畫的動作才能具備生動、可信、易于接受。
動畫風格通常分為五類——寫實性,夸張性,戲劇性,平面化,符號化。寫實性動畫,如同真人電影,動畫角色動作采用接近于真人的表演方式,細節刻畫具有較強的寫實風格。動作細節的處理較為柔和質樸,傳達出一種細膩的敘事情感。夸張性動畫,大量強調夸張和變形,細節處理隨意隨性,更加講究趣味性。比如《湯姆和杰瑞》即為夸張性動畫的代表,受早期美國舞臺劇影響,動作極度夸張,利用旋轉的雙腿,來表現極速奔跑,變形超越常理,身體可像皮筋似的拉伸變形,恰如其分地表現出角色的幽默和機智。正是這種動畫風格的統一,將形式予以規范化,使得整個作品自然流楊,雖然沒有半句對白,但動畫卻沒有絲毫生硬的感覺。
動作是一部動畫的靈魂,亮點,它引領著整部動畫的節奏,推動著情節,烘托著氣氛,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動作設計時,遵循以上五法則,以表演形式參考來多元化主題,以運動規律限定來靈魂化情感,以時間節奏張力來個性化角色,以劇本要素制約來合理化表達,以動畫風格統一來規范化形式。諸多因素相結合,才能做出好的動畫動作設計,才能利用所設計的動作,將故事的含義、情節的節奏以及角色的情感,準確地傳達給觀眾,進而展現動作的魅力所在。
[1]于謹.動畫中的動作設計[J].《浙江工藝美術》,2007(01).
[2]黃大為.動畫中的運動角色[J].《新美術》,2007(04).
[3]李睿文.動畫角色動作設計中的細節表現的重要作用[J]《藝術?生活》,2010(02).
2015年湖北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科普類動畫短片的創新研究與制作》成果 項目編號:2015105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