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335000)
淺析業余鋼琴考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以景德鎮市考級現象為例
陳 靜(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335000)
鋼琴考級從8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在四十多年的時間里,鋼琴考級已經發展成為最新的“樂潮”,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學習鋼琴,它成為許多家庭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景德鎮市的考級現狀,對鋼琴考級問題進行分析,旨在通過此論文的論述能夠找到合適景德鎮經濟發展和音樂教育傳播的有效實施方法。
鋼琴考級;景德鎮考級;現狀實施方法
鋼琴考級作為當今社會實施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音樂文化修養與曲目演奏的學習,讓學生體會作品當中的內涵與情感。而鋼琴考級則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手段,景德鎮地處美術行業發展的前沿但此地區學習音樂,學習鋼琴的琴童與美術亦是成正比。
景德鎮被譽為世界瓷都,其美術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流長。與之相比,音樂文化的發展遠不及,而更多人的注意力也著眼于景德鎮的陶瓷發展上。隨著各地政策的調整,音樂考試納入中考范圍,并且許多家長了解到鋼琴訓練對兒童的早期智力開發有益,學習鋼琴不僅對孩子以后的就業、擇業有著極大的幫助,更是有小升初、初升高等加分政策。這極大的滿足的許多家長的心理需求,他們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考級,拿到通過證書,導致出現了一年一度的鋼琴考級“熱潮”。
由于學琴人數的增加,導致各種琴行培訓機構考級組織的應運而生。有專業的考級機構如: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有音樂家協會代表的考級機構如:中國音樂家協會、江西省音樂家協會等。有近幾年興起的考級機構如:武漢音樂學院、中國歌舞劇院等。而不同的琴行所代表的是不同的考級機構,如:陽光琴行只能參加中國音樂家協會的考級、知音琴行只能參加中國歌舞劇院的考級、通律琴行只能參加上海音樂學院考級等等,遍地開花的琴行培訓機構讓景市頓時掀起了一股鋼琴“樂潮”。
隨著各種加分的估計政策出臺,江蘇省今年明確要求藝術課程作為必考科目。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孩子報名各種藝術興趣班,更多的家長只注重最后能否加分成功的那一紙證書,不求質量的硬塞式認知模式。片面的認為鋼琴級數就是代表一個人的水平象征,一味地讓自己的孩子只是為了考級而去參加考級,也使得孩子對鋼琴考級的級數產生攀比的心態。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父母,如果父母對鋼琴考級的認知都是出于為了分數而學習,這不僅在課后輔導監督上無法幫助,甚至會影響孩子對學習鋼琴的認知態度。
學琴孩童的增多必然需要師資的增加,而在景德鎮市傳統的鋼琴教學中大多是中專生畢業的師范生,這里既沒有專業的音樂學院,也沒有專門的音樂類師范專業他們大多是靠著老藝人的口傳心授學習。他們只是零星的學習了一些很基礎很淺顯的鋼琴知識,甚至連一些基本的教學經驗都沒有。對于發展快速的西洋樂器,沒有經過專業院校的學習是無法緊跟時代腳步的。作為一名培養中專生的高職院校的教師,我深入走訪了景德鎮市各大琴行及培訓機構了解情況。這些鋼琴教師們缺乏專業正規的音樂訓練,對音樂素養知識掌握甚是匱乏。但在景德鎮這樣的鋼琴教師卻舉不勝數,這必然使得鋼琴教學偏離,無法做到全面注意學生手型、手指要求、彈奏聲音等聯系方法的講授。
作者本人采訪過一名琴行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針對目前業余考級市場的不規范,你是如何看待?其回答: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見,在琴行機構培訓者的眼中,盈利視為第一目的。鋼琴考級組織機構是為琴童考級而服務的,是學習者與鋼琴考級重要的聯系人,考試前必須把標準落實到每一位鋼琴教師與家長都熟知。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盈利,為了增加學生數量,隨意增減曲目的數量,音階的彈奏數度及考試的評分標準。考試綱要當中指出,參加考評的人員必須是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師或者是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而在景德鎮市因為地方經濟落后等原因,許多琴行機構并沒有按照這一要求來完成。他們隨意的聘請當地有名望的老藝術或者所謂的“老專家”前來監考,考試的評分標準可想而知,一年考8級的琴童比比皆是。琴行互相攀比通過率,拉攏老師與學生,這不僅僅造成行業的困擾更是琴童學習令人擔憂的問題。
隨著鋼琴教育的日益發展,鋼琴考級機構也各式各樣,不同的鋼琴考級機構代表著不同的考級點,這也就使得為什么會出現彈好一首曲目就可參加考級的現象。選擇正規的考級機構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市場更加規范。如:上海音樂考級從1988年開始,近3年在景德鎮市地區考級人數較多,作為專業音樂院校的考級單位,每年考級曲目都有更新,并且分為業余級,演奏級,視唱練耳和樂理四個部分。中國音樂學院鋼琴考級從1997年開辦,根據考綱要求“考試曲目需要嚴格按照所報科目教材中規定的要求進行選用,不得用其它教材曲目代替也不能在考試過程中減少曲目,在考試中,考官將根據考試的需求抽查其中的部分章節或曲目”。 但在實際考試中,筆者發現景德鎮市大部分參加中國音樂學院的考生,曲目沒有完成業余鋼琴教師可以隨意刪減曲目,音階琶音不會彈奏都沒有關系,考級的時候任然可以通過,這真是考級市場的一大弊端。
著名的匈牙利音樂教育家科達伊提出:“啟蒙音樂教育需要專業的音樂教師指導”,這強調了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音樂知識。而當下,在經濟處于落后的城市仍然有著許多教師以考級的通過率來作為培訓機構的水平高低,并沒有把提高學生鋼琴水平放在第一,有些老師只是為了在短時間內證明自己,只是再提高考級通過率上努力,并沒有從教師職業道德出發,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目的,在執教的過程中傳道授業解惑,而如今業余鋼琴教師隊伍令人擔憂。許多家長也正是在業余教師的各種吹捧鼓動之下蠢査欲動、浮躁至極,攀比之也也在所難免了。國內業余鋼琴教師沒有規定的考核制度所以無法斷定教師的水準,這就要求家長在選擇專業院校畢業的鋼琴教師。
隨著教育部新政策的出臺,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將正式納入考試范圍,高考藝術類也被作為加分項目被納入985高校中。所以在此大前提下很多家長,開始從幼兒的啟蒙開始讓孩子感知音樂到成長到4歲開始逐步讓孩子學習音樂,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投資行為也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幫助。但盲目而隨意的把孩子丟給老師、丟給培訓機構是大多數家長的決策,在這里必須強調,最簡單的啟蒙教育也需要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來教授。所以,作為家長應當首先把握住大的方向,要知道鋼琴學習興趣是第一位,再好的教師都比不上孩子天生的興趣。其次,學習鋼琴并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要學習樂曲當中的知識、技能、情感及學會用音樂表達。最后,鋼琴考級作為一個階段性的測試,檢驗一個人的學習水平與收獲。
而隨著鋼琴考級的普及,如今的鋼琴考級商業氣息太重。作為一塊有利可圖的“肥肉”, 被現在培訓機構已被貼上“功利性”的標簽, 偏離了“純正藝術”的發展道路。各類機構都爭先恐后的來主辦鋼琴考級,相互之間無序競爭的現狀鋼琴考級,造成了考級標準的無法統一。各考級單位現在培訓機構為了搶占考級市場,幫助學生走捷徑通過鋼琴等級考試,并沒有一個完善的考級體系及管理模式去組織監管考試,導致考級登記流于形式,報名幾乎都能通過,如此發展下去不但提高不了基礎階段學生的水平,反而造成不規范的惡性循環,鋼琴考級的意義何在!
被譽為世界瓷都的景德鎮,其瓷器與美術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同作為藝術的音樂現目前存在著太多的問題,只靠老一輩的藝人來發展音樂教育顯然與快速發展的時代不符。筆者作為一名高校的鋼琴教師,迫切希望家長能重視、機構市場教育能規范、業余鋼琴教師能不斷提高,而不是僅僅為了一紙證書,我們始終學習的是要在鋼琴學習的象牙塔中找尋音樂情感與內涵的東西。在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下也造就良好的音樂氛圍,普及優良的鋼琴考級知識點,中專院校培養基礎扎實的師范生,各考級協會規范統一的考級標準,培育新一代的接班人為第一目標,盈利應當為第二目標。這樣社會音樂的教育發展需要有一支素質高的教師隊伍,逐步的規范考核體系,教學體系,管理體系,監督體系,這樣才能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1]宋瑾瑜.淺析我國鋼琴考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4年第10期.
[2]宮梵琳.上海地區考級現狀探究[D].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
[3]謝佳周帆.上海音樂學院考級指導綱要[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