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煌 張永輝(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528400)
以項目為導向的藝術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陳才煌 張永輝(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528400)
項目式教學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所起到的作用被廣泛認可,但由于缺少系統研究,項目式教學往往停留在教學方法的層面,很難起到較好的效果。通過該項目的研究,項目式教學研究從教學方法的研究向系統化、模式化研究方向轉變,科學構建項目式課程教學體系,重點解決瓶頸問題,使項目式教學被廣泛應用,并發揮其最大作用。
項目式;系統化;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需要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項目式教學模式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所起到的作用,已被廣泛的認可,但在以往的對應用型人才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操作的層面,低層次地強調動“手能力”,項目式教學沒有在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層面上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再者,以往的項目式教學只停留在課程教學方法的側面上,沒有依據專業人才所具備的能力結構以及專業設計的流程、要求等環節,建立系統的課程體系與評價體系,更多的以授課教師為主導,項目式教學多數停留在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與實際應用脫節,與市場需求脫節。第三,項目設計未能緊貼市場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目標任務不明確,往往會導致項目最終的完成程度不高,最終還是讓學生關注到成績上,對學生樹立項目意識,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2014年,政府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創新創業的最為主要的陣營自然是高校,其具備任何一個其他個體及團體所不具備天然優勢,主要表現在智力、技術、硬件條件的方面。然而,填鴨試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泯滅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缺失了創新創業所需要的團隊合作,特別是跨專業的團隊合作??茖W系統的項目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有利于跨學科合作的推進,有利項目的孵化,提高創新創業的層次。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岸,18個鎮區,一鎮一產業的發展模式,使中山市成為珠三角工業強市。小欖鎮的五金、古鎮的燈飾、大涌的紅木家具、港口鎮的游戲游藝、黃埔的家電等產業都具有較大的規模。優勢產業的集群發展與產業轉型,推進了產業與高等教育的互動互融、互促互進、協同創新、適應調整的深層次關系。
能力是指完成項目目標或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素質,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能力結構分為通識能力、專業能力、發展能力等三大類。專業能力主要包括造型能力、藝術表現能力、設計思維能力以及相關技能等,受重視的普遍度比較高。通識能力屬于一般能力,是完成活動不可缺少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交流于溝通能力、信息收集于處理能力等。用人單位信息反饋提出,畢業生普遍存在通識能力差的情況,還提出,在創新語境下,藝術設計人才還應該具備洞察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把握時機能力等一般能力。發展能力是專業能力橫向、縱向的延伸與擴展,是大學生未來“個性化”發展及職業轉換、遷移的需要,也是應對行業發展的能力需求,當代設計由以往的單一性設計走向綜合性設計,要求設計師具有一定的跨專業設計能力與跨專業合作能力。
項目式教學,重點在于前期的設計,中期的教學實施,后期的成果考核等三個重要環節環節,是一個系統的、項目全過程的設計與實施。
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應定位于面向行業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別于面相崗位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技能型應用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關系到項目式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更是關系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向性與有效性。
課程體系要以能力為主線,設計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方案,建立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課程模塊,項目式課程規劃主要集中在專業課程與實踐課程模塊上,應做到與通識能力、專業素養、行業標準、創新創業相通相融,應注意理順項目課程所對應的知識、能力結構的關系,以及項目課程的延續與鏈接。如在動畫專業的基礎課程模塊設計上,將該模塊的知識點與能力要求進行分解再整合的設計,每個課程根據知識、能力、行業標準進行項目規劃,并做好先行項目與后行項目的銜接與整合,科學系統地構建項目課程體系。
有效的教學實施是項目式教學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不流于形式,而是應根據項目的設計與要求,以培養學生的通識能力、專業素養、創新創業為目標,以行業標準為考核要求,將課程內容與市場需求對接,專業能力與崗位能力對接,教學過程與項目開發過程對接。
1.項目設計與實施
項目一般分為虛擬項目、社會生產項目與學科競賽項目。(1)以往的項目教學以虛擬項目為主。虛擬項目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但往往會脫離實際,很難落地。虛擬項目關鍵在于明確教學目標并如何做實。在虛擬項目設計中,一方面以培養學生的洞察能力與創造能力為主,結合行業的發展與市場需求明確項目的大方向。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從實際出發,綜合分析,合理制定可行性方案,力爭項目落地。(2)社會生產項目是項目式教學的主體,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綜合應能力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社會生產項目的開發制作周期很難與課程周期相對應,項目引進的困難比較大。一方面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引進企業項目經理參與課程體系建設、項目規劃與項目實施,加強課程教學與企業生產的合作,著力開發校企合作開發項目。另一方面加強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結合的力度,課程的實施可根據項目的周期提前或拉長,并建立工作室制度,進行只確定課程學分,不限制課程實施的周期與課時數的授課機制的大膽嘗試,有利于社會生產項目的對接與實施。(3)學科競賽是目前被廣泛引進的項目,學科競賽項目經嚴格篩選,引進諾干項與課程教學內容相對應,具有一定權威性與影響力的項目,自2014年以來,我院連年摘獲德國紅點獎、IF獎、金寶獎等國際頂尖級專業獎項。
2.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研究
做好教師與項目經理的雙重身份,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具有教師與項目經理的雙重身份,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監督者,采用以學生為主導的討論式、啟發式、匯報式等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項目可行性報告、中期進度匯報、總結匯報,把講臺交給學生,對學生的通識能力的培養起到較大的作用。
3.團隊項目對個性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由于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差,學生興趣與職業規劃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導致項目式教學實施兩大難點,第一是課題設計的難易度,項目設計難度大,會打倒以大片,難度小,對激發學生的熱情起不到作用,很難達到項目要求,更難符合市場需求。第二是如何按標準要求考核與驗收,不達標的又如何處理,企業驗收產品并不象課堂作業打分一樣,達標的是合格品,不達標的就是廢品,面對不達標的情況,教師往往會采用“妥協”的考核評價,這對改變學生為分數而學,建立項目意識、專業意識是及其不利的,也直接導致項目式教學流于形式。實施團隊項目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它一方面是構建分層次的項目課程,可以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弱的同學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容易的基礎工作,能力強的同學也可以幫助、指導能力弱的同學。另一方面是構建分方向的項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主要任務,對學生個性發展與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起到較大的作用,成績評定,可根據學生任務的重要性及工作量、難易度等情況設定權重。
4.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跨學科合作的項目式課程教學
對創新而言,學科交叉的實質是創新,是創新的重要途徑,在創新語境下,通過學科交叉激發人類固有的創造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創造價值,也體現了新時代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創業而言,任何一個項目,從概念到孵化到落地,過程很長,環節很多,涉及的面很廣,更需要各個方面的專門人才的參與與合作。打破“專業堡壘”,在實踐模塊與選修課模塊中,進行深度跨專業合作,建立跨學科的項目團隊和跨學科教師團隊。此外,還根據本土市場的需求,以創新創業為主導,開創跨學科的“創新實驗班”。
評價體系是項目的導向,是項目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保障。項目式教學是重過程重結果的教學模式,其考核與評價,是教學過程考核與項目成果的綜合評價。教學過程考核是跟蹤考核學生在項目過程的表現,項目成果評價緊緊圍繞項目考核與驗收的標準,標準的制定與效果考核以團隊的方式進行,避免了任課教師單方面的評價。團隊項目需明確各個環節任務的權重與考核的標準,完善科學、公平的考核體系。
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式教學改變了以往難落地,流與形式的局面,由教學方法的研究向教學模式化研究轉變,項目式教學從人才培養目標到課程體系建設到實施與考核,形成系統化的培養方案,使項目式教學的得到廣泛的應用,虛擬項目能做實,社會生產項目的引進數量逐年增加,并起到了較好的效應,學科競賽項目成績喜人,國際權威獎項連年摘獲。
[1]楊虹.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安徽文學,2013(06):252.
[2][美]布魯克菲爾德.普瑞斯基爾.討論式教學發[M].中國輕工出版社,2011.
[3]許玉蘭.視覺傳達專業“跟進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北方美術,2016(01):103-104.
[4]胡云斌.對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問題的思考[J].云南藝術學院報,2012(01):75-77.
注:該論文為廣東省教改項目“以項目為導向的藝術設計類課程改革探究”的研究成果
陳才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張永輝,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