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珍
武漢東湖學院經濟學院2014級金融學
銀行金融風險改革的探討
李明珍
武漢東湖學院經濟學院2014級金融學
銀行在社會金融行業以及人們的生活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處于重要的地位,而且由于其存在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多種因素的影響,銀行必然會存在著多種不可避免的金融風險,特別是隨著科技水平以及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這種經營風險表現的也越來越大,所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成為了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下我國銀行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金融風險;內部原因;外部原因;風險;改革
隨著科學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銀行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銀行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其風險的存在有其內在的原因,也有其外在的原因,為了有效地提高銀行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抵御風險的能力,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外部的大環境,用發展的思想進行管理,走創新改革之路,這是在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下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必然之路。
任何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銀行更是一個追求經濟利益的企業。同時,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金融風險也是必然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而且通常情況下,金融風險和銀行實現的經濟效益會成正比,也就是說實現的經濟效益越大,其存在的金融風險也會越大。因此說,銀行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采取有效地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金融風險,這也是銀行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加強管理的有效手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的金融行業得到了大規模地發展,同時其面臨的風險也更加復雜、多樣,一方面舊的金融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新的金融管理體制還不完善。所以我國銀行企業應該進行改革管理,加強對金融風險的分析、預防以及管理。
外部原因主要是來自銀行業的競爭,而且這種競爭逐漸轉變為對金融風險管控的競爭,在今天的經濟發展環境下,銀行企業能否得到更好地發展,主要取決于其是否能夠將金融風險降到最低,特別是由于商品價格、工資待遇以及銀行利率的變化等外部原因造成的不確定金融風險。從目前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情況來看,造成金融風險的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有:國家采取的金融政策對金融行業進行的宏觀調控、國際上一些金融企業或金融家實施的操控行為,這些都會對我國的銀行業帶來不確定的金融風險。
隨著銀行金融業務所表現出來的風險越來越大,人們對于銀行的風險管理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但是相對于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對其的研究相對較晚,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雖然關于抵制和防御金融風險的相關法律在《商業銀行法》、《反壟斷法》等相關法律中都有相關規定,但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體制以及管理還不完善,存在著一些漏洞,一些不法分子會鉆法律的空子或存在僥幸心理做出一些不法行為,所以金融風險事件時有發生,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勾結銀行內部工作人員進行一些經濟詐騙行為,這些不法行為對我國的經濟管理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同時也給金融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管理存在著內部管理機制缺失或不足的問題,使得銀行內部的一些賬目管理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比如一些賬目由于失去了資金流動性而變成了呆賬;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銀行的部分工作人員由于責任心不強或者是工作能力不足,在工作過程中不能準確地判斷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造成銀行的貸款不能在有效期內順利追回,給銀行帶來資金周轉困難或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金融行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其規模不斷壯大以及資金籌集渠道的越來越廣的同時,相對應的,利率以及匯率波動等方面帶來的風險也越來越大,這些不穩定因素使得我國的銀行金融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中央銀行為了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會通過一些間接地手段調控利率以及匯率的波動,而這一過程也會給銀行業帶來一定的風險。
總之,我國銀行業存在的風險因素有內部因素影響的,也有外部因素影響的,為了不斷提高銀行自身的競爭力,促進金融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應該采取有效地方法通過不斷地改革,加強管理,使金融風險得到有效地控制。
首先,從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管理情況來看,避免金融風險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對銀行內部組織進行改革,一方面,需要從銀行的改革產權方面著手,在銀行內部實行股份制改革,堅持自由經營管理的模式,實行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開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新的銀行內部管理結構;另一方面,為了實現商業銀行的經濟最大化,應該充分借鑒國外的市場競爭機制,改變原有的壟斷局面,建立起良好地市場競爭機制,通過健康、有序地競爭從而促進銀行業健康地發展。
其次,為了降低風險系數,銀行應該發展多種業務,進行混業經營,這樣可以實現風險轉移管理,比如美國銀行通過發展債券業務以及多種保險業務,不僅降低了企業自身的風險,而且也增加了經濟收益,美國銀行通過這種混業管理的方法,不僅實現了企業本身的資產證券化,而且通過分散風險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對于促進自身的健康、長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最后,應該進一步加強我國銀行業的獨立性發展,通過銀監會不斷提高銀行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通過不斷地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從而形成科學、有效地監督管理體系;同時,應該建立起中央銀行和監督管理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協調機制,完善信息管理系統、風險監控系統、風險預防系統,實現對金融風險的管控,保障我國金融行業的安全。
[1]戴國強.商業銀行經營學[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5):66-68.
[2]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研究部.研究周報[J].金融四十人論壇,2013-12-10.
[3]陳亮.經營管理者[J].銀行分支機構設置模式的優化選擇,2013(12).
[4]周曉強.中國金融[J].加強人民銀行金融監管職能.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