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旭
永吉縣朝陽水庫灌區管理處
加強灌區建設促進灌區管理體制改革
仲偉旭
永吉縣朝陽水庫灌區管理處
我國現有的灌區管理體制一直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導致我國耕地面積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擴展。并且很多工作去因為得不到妥善的資源支持,導致農作物在產量上無法得到保障,灌區體制上的革新對策,應該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與有效處理。
水利;灌區管理;體制;改革
對于灌區管理處如何做好工程灌溉日常平穩運行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公益效益,引大灌區東二干管理處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現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對灌區進行更好地管理,需要相關的組織進行配合,然而根據本文的調查和研究得知,目前灌區管理在組織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農民很少參與灌區管理組織,對于灌區來講農民是主要的參與者,對于水資源的利用和維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地方在開展灌區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讓農民參與到其中,從而導致灌區管理在組織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二,農民和灌區管理人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等,很多灌區管理人員為了更好地對水資源進行管理和保護,開展了多項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灌區管理人員在進行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及時通知給當地農民,從而使得農民和灌區管理人員的信息不對稱,無法更好地配合灌區管理的相關工作。
管理強化力度不夠,導致渠道、水工建筑物跑、冒、漏水情況嚴重,綜合灌溉水利用系數在0.45-0.49之間,節水灌溉水平較低,浪費水現象嚴重。灌區管理體制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部分灌區仍舊延續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模式,政企不分,行政色彩濃厚,服務職能薄弱,導致灌區體制不順,經濟困難。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在管理理念上,管理思想保守,缺乏創新思維,不適應市場競爭,缺乏有效的約束與激勵機制。工程建設與管理,缺乏自主性,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在灌區行政管理、工程管理上,存在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管理體系中權責交叉、職能重疊,在工程管理總體上沒有形成責權明晰、獎罰分明的約束與激勵機制,在灌區分干及支斗渠工程用水管理環節薄弱。在經營管理上,實行統收統支的財務制度,難以有效調動基層站段管水配水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管理經費使用上,由于缺乏合理的投入、產出核算機制,非生產性開支比例過大,設施、設備大中修工作不能按照規程、規范及時組織實施,長期積累造成工程年久失修、渠系水利用系數低下。水費收繳方面,由于制度不嚴、拖欠水費、以水謀私的現象相當嚴重。
為了更好地對灌區進行管理工作,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組織,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充分認識到農民在參與灌區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提高農民參與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對灌區管理工作提出相關的意見。同時,灌區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要及時周知給當地農民,從而能夠使得他們在進行灌溉或者其他農業生產勞動時,更好地配合灌區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第二,鼓勵當地農民形成灌區管理的基層組織,一方面可以減輕灌區管理工作的內容,另一方面采用農民自治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根植于農民的組織中,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更好地開展灌區管理工作。
為確保安全生產,管理處要求各職能科室、水管所學習和落實《引大入秦工程日常養護試行辦法》《其它工程交叉穿越引大工程管理辦法》《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運行管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及防汛預案》《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質量管理試行辦法》《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見》《關于加強車輛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見》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水管所在承擔工程春秋檢維修、日常維護、除險加固施工時,及時開展和加強安全生產防范和教育,把一切安全生產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證輸水安全暢通。
對灌區進行相關的管理工作,其主要為了對水資源進行更好地節約和管理,使得水資源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灌區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須要提高水資源的節約效果,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灌區在利用水資源進行灌溉的過程中,有些較為粗放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資源浪費情況嚴重,針對這一現象當地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設水資源的灌溉設施,從而能夠有效地降低水資源的浪費情況;第二,對于農民來講,建設相關的水資源灌溉措施,需要農民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夠使用,但是由于農民收入較低,因此可以采用其他措施來進行。例如:在建設灌溉措施的過程中,可以號召農民進行相關的建設工作,農民可以利用自身的勞動抵扣一部分建設費用,在降低農民支出的同時,也可以讓農民參與到灌溉設施的建設過程中。可以讓農民在使用灌溉設施時,更加珍惜自身的勞動成果,對灌溉設施進行更好地維護和使用,進一步提高灌溉設施的使用壽命。
罐區改革管理體制的試運行過程中,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改革的力度進行相應的調整,積極調動職工參與改革的積極性,讓灌區的管理機制增加活力。本著國家制定的改革規章制度對工作過程中的人員進行定編、定崗處理,與此同時還要對工作人員進行精簡,廢除一些形同虛設的部門,提高工作上的質量以及效率。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體制上的內容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管理部門還要加強目標上的管理,讓工作人員的工作業績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還要制定相應的期限,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行考核,實行優勝劣汰的用人制度。
水利灌區的管理體制得到有效的改革后,不僅可以讓水利灌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平穩合理的運行,也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激發水利灌區的水資源優勢,挖掘增值的潛力、開發周邊產品,讓水利灌區的經濟效益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實現。
[1]何印興.新形勢下農村渠灌區管理問題及對策[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065.
[2]侯洪橋,侯紅嶺.水利灌區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0):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