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超 劉莉云
浙江中醫藥大學
大學生網絡信貸的性別差異
沈 超 劉莉云
浙江中醫藥大學
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網絡信貸業務逐漸滲透到大學校園。銀行、信貸機構、網絡信貸平臺開拓以大學生為群體的信貸市場。大學生網絡信貸受到了資金短缺,缺乏經濟獨立的學生群體的歡迎。本文通過問卷形式研究男、女大學生在網絡信貸的性別差異,有利于更明確分析男、女大學生對待網絡信貸的態度,有助于高校針對性別差異表現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政策。
大學生;網絡信貸;性別
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借貸方式由傳統的民間借貸轉而發展為如今為方便和快捷的網絡借貸。借貸者不需要繁瑣的程序,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資金的轉移。隨著網絡信貸行業的發展,包括銀行在內的各種金融機構紛紛推出了針對大學生的網上貸款業務,并且各有特色。在大學生網絡信貸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行業亂象。截止2015年4月初,根據致誠征信研究部大數據的統計,出現了22415個大學生的借款逾期,甚至出現被網絡信貸結構威脅、挾持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在校大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大學生目前大學生網絡信貸的途徑廣泛,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網絡購物中的分期結算。包括網絡購物平臺提供的如支付寶花唄分期、信用卡分期、分期購、拍拍貸、京東白條等,主要是滿足大學生的網絡購物消費需求。在分期的結算中,有信貸平臺進行利息的計算,分期越多,利息越多,反之則越少。
第二類:純網絡貸款。主要是通過P2P的網絡信貸機構出臺部分貸款產品,貸款的額度比分期結算高,用于大學生創業貸款、商業貸款和助學貸款,如投投貸。
第三類:網絡平臺的信貸。主要是網絡信貸公司推出的部分小額金額的信貸業務,包括阿里巴巴貸款、京東信貸、360貸款、易貸、貸貸紅等。
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網絡借貸有著不少優勢。信息處理和風險評估通過網絡化方式進行,資金供求的期限和數量匹配,不需要通過銀行或券商等中介,供求方直接交易。產品簡單化,操作簡單。
金融市場運行完全互聯網化,交易成本極少。但在大學生網絡信貸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一)網絡貸款行業混亂,根據數據調查的結果,男、女大學生在辦理網絡信貸上,用途多傾向于日常消費和娛樂消費。“低門檻、便捷化、零利息”的廣告語誘惑著涉世未深的學生。使大學生忽視了對網絡信貸條款的正確解讀,盲目消費、信貸后給生活造成負擔。甚至出現校園“裸照貸”,嚴重侵犯大學生的個人隱私和權益。(二)大學生網絡貸款后還款能力低,大學生的經濟收入單一且水平較低,對信貸的還款、逾期、滯納金等解讀不透徹,導致無法還款,會出現“拆東墻補西墻”、“借新貸還舊貸”的窘況,產生惡性循環。(三)違約的后果嚴重,大學生在校園進行網絡信貸多屬于個人行為,在信貸過程中大學生會將違約簡單化看待。借貸者無法按期還款,借貸前繳納的保證金將會作為滯納金扣除,逾期無法還款。更有部分管理不當的借貸平臺會將學生的個人信息在網上公布,影響大學生的正常生活。
在大學生網絡信貸中,男大學生與女大學生在網絡貸款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找到這些差異,于2017年十月中旬在杭州隨機選取男女大學生共計150名網絡發放《大學生網絡信貸問卷調查》,回收問卷150份,去除無效問卷7份,最后得到有效問卷143份。在所調查的143份問卷中,男生占43.36%,女生占56.64%,女生略多。結果采用Excel進行統計,著重分析性別差異部分。經過數據整理得出,大學生網絡信貸性別上的差異主要是表現在日常消費的金額區間和來源,對網絡信貸的用途,還款的差別等,主要分析如下。
在每月生活費方面,有3.50%和5.59%的男女生是1000元以下,16.08%和20.98%的男女生是1000-1500元,19.58%和15.38%的男女生是1500-2000元,8.395和11.19%的男女生是2000元以上。其中有72.02%的男、女大學生的生活費集中在1000-2000元。有45.16%的男生生活費是在1500-2000元,有38.96%的女生生活費是在1000-1500元,其中男、女大學生在每月生活費區間1000-1500 元上存在差異最大。說明男生生活費相比女生更為充裕。
男、女大學生在每月的生活費用來源上渠道廣泛,主要有父母給予、獎學金或助學金、兼職創業等方式。其中60.94%以上的男、女大學生生活費用都以家庭來源為主。在兼職或者創業中,男大學生是女大學生的1.85倍,二者差異最大。說明現代社會男生的壓力比女生重,兼職或者自主創業的男生較多,為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較早的開始做打算。
在所有參與調查男、女大學生中,對于男生來說,了解到網絡貸款的途徑集中在朋友親戚、網絡廣告和社交媒體三者上,分別占了43.55%、51.61%和46.77%,而女生則集中在電視廣告、網絡廣告和社交媒體上,分別占了27.27%、48.05%和48.05%。可以見得女生相比男生更多的會去看電視廣告,可以在電視廣告上多投放一些網絡貸款的廣告,男生了解網絡貸款最多的途徑則是網絡廣告,同樣也可以在網絡廣告上的多投放網絡貸款的廣告。
在所有參與調查男、女大學生中,女大學生的網絡信貸主要用于旅游和聚會、買衣服和化妝品以及購買電子產品消費上,占了83.11%。而男大學生的網絡信貸則多用于旅游和聚會、購買電子產品消費以及創業上,占了85.48%。其中差異最大的在于買衣服和化妝品上,女生是男生的2.58倍。說明女生動機主要在自己外表的提升上,而男生則主要集中在購買電子產品上。
男、女大學生在網絡信貸的還款上,存在這還款資金來源的差異,其中差異較大的表現在用自己剩余生活費償還上,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偏向于用自己剩余生活費還款,男生更傾向于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賺錢。對于自己還款能力的認知上,男生有92.5%考慮過自己的還款能力,而女生只有80.85%,有19.15%的女生從未考慮過是否能還款。由此可見男生在對于還款這件事上更有計劃,會考慮更多,也會找多種渠道來還款。
對于借錢之前是否了解網貸的條件與風險上,男生比女生會更為詳細的去了解。同樣在簽網絡貸款的合同時,是否會去詳細的了解條款,男生的人數也多于女生。有40.43%女生基本不會去了解,而男生只有27.5%不去了解。說明男生在使用網絡貸款的時候更為謹慎,不會輕易的去網絡貸款。
男、女大學生都認為風險主要集中在借了還不上、跌入貸款公司的陷阱以及個人信息被泄露轉賣上,其中女生更害怕個人風險被泄露,是男生的1.93倍。在對待風險的看法上大部分學生認為有一定風險但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不斷減小,但是有14.89%的女生完全感覺不到風險,是男生的1.99倍。由此可知女生特別懼怕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轉賣,但對于風險的認知上女生不如男生。
大學生網絡信貸的性別差異大致可分為:生活費和收入來源的性別差異,男生相對于女生來說資金更為充裕,來源也更為廣泛。了解網絡貸款的途徑性別差異并不大,多數集中在網絡廣告。網絡信貸用途性別差異,女生主要用途在買衣服和化妝品上,而男生則集中在購買電子產品上。網絡信貸還款來源性別差異,女生大多數用自己剩余生活費來還款,男生還款的方式則比較多樣化。
想要使網絡信貸更好的持續發展,首先可以完善網絡信貸的法律法規。針對校園的網絡信貸,應當迅速建立法律法規,明確信貸平臺的資質審核、信貸利息、信貸跟蹤、適度宣傳等。加強監管和懲處力度,避免信貸平臺的“高利”計算方式誤導在校大學生,避免校園“高利貸”的出現。其次,加強不良網絡信貸風險防范。網絡信貸的,方便與風險并存。對大學生而言,信貸資金的用途影響了后期征信系統的建立和還款。大學生要加強信貸風險的防范意識,不能盲目地“超前消費”,認真分析自我月收入水平與生活資金來源,在可以承受分期還款的本金、利息的情況下,考慮合理的提前消費。合理控制每月的信貸消費,在能力范圍下可以進行兼職、勤工儉學的方式完成信貸還款,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最后,開展校園信貸正確教育引導。高校,是正確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網絡信貸認知的主體。大學生普遍缺乏社會經驗,需要加強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校園以建設良好網絡信貸的文化感染大學生信貸行為,逐步理性化。
[1]劉暢,羅佳文,徐立,苗書迪.大學生網絡信貸行為及風險防范[J].時代金融,2017,08:260+264.
[2]吳瑛.大學生網絡信貸情況調查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2:77-78.
[3]王大慶.P2P網絡信貸未來發展方向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6(72):33-41
[4]崔璨.大學生網絡信貸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6(37):141-142
沈超,1995年出生,男,漢族,浙江杭州人,本科,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市場營銷專業。
劉莉云,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