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斌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促進學生就業的研究
劉瑞斌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就業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提升也日趨成為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河北省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的現狀調查,找出了存在問題并進行成因分析;闡述了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對促進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具體對策。
河北高職;創業教育;促進就業
近年來,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僅給高職畢業生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同時也給高職教育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開展創業教育,既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有利時機,又是高職畢業生不可多得的創業機遇。目前很多高職院校也意識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并紛紛開展了創業教育活動。但由于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還不能完全達到全面培養大學生創業綜合素質的要求。因此,探討河北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促進學生就業的研究,探索促進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有效途徑,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
筆者選取河北省內15所高職院校進行了就業與創業教育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15所高職院校中,當年畢業生就業率100%的學校占21.55%,當年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的學校占31.25%,當年畢業生就業率90%以上的學校占46.21%;專職從事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在10人以上的學校占15.2%,5人以上的學校占34.8%,2-3人的占46.7%,沒有專職從事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教師的學校占3.3%;學生在校期間就業指導課程開設課時數在60學時以上的學校占19.5%,50學時以上的占28.8%,40學時的占51.7%;成立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機構的學校占94.6%,沒有成立的占5.4%;開設就業指導課程選用省編教材的學校占68.5%,選用部編教材的占30.55%;企業對學生就業評價滿意度為優秀的學校占61.57%,合格的37.53%。基本合格的 0.9% 。同時就“高職院校畢業生是否愿意自主創業”在15所高職院校中抽取600人進行調查,只有5.11%的學生表示愿意自主創業,并相信自己能干好;41.48%的學生表示愿意自主創業,但不知道如何創業;40.13%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具備自主創業的能力;13.28%的學生因為風險太大而不想自主創業。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一直按照“就業教育”模式來培養人才,還沒有將創業教育融入學校整體育人體系中去。在認識層面上,很多高職院校創業觀念跟不上,往往把創業看作是少數人的專利;在開展形式上,諸多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多集中在針對創業政策、創業心理和技巧上,沒有將創業教育滲透于專業教育之中;在教學方式上,多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培養。
目前國外很多國家,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都普遍開設了創業教育教學課程。但是我國的創業教育還沒有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很多高職院校仍將就業指導和創業指導作為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內容,使得創業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上欠缺系統性,不能與其他課程融通。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創業指導課程偏重理論教學,實際操作往往在課堂上難以實現,致使學生缺乏了解社會需求、行業發展和接觸生產實踐的機會,缺乏相關的市場開拓經驗,實踐經驗嚴重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教師大多數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創業教育培訓,缺少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和缺乏對企業運營管理的經驗,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指導多于實踐教學。雖然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也開始重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但因創業教育涉及到多學科課程,內容龐雜,對創業教師綜合素質要求也比較高,既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也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為此,目前國內創業師資隊伍還遠遠滿足不了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需求。
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很多困難和潛在風險,而資金缺乏一直是困擾大學生創業的難題。首先是因學院缺乏資金,導致創業教育設施不完備,缺少實際體驗創業的基地和場所。其次是由于目前尚未健全創業投資機制,使大學生創業資金的來源缺少渠道。雖然政府方面也已建立了一些關于大學生創業的保障機制,但是很多相關的創業優惠政策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普遍存在著大學生創業成本高、創業效率低的現象。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社會,越來越需求更多的創新企業和產品,獨立創業對未來勞動力市場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并且,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產業結構的調整、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機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人才素質也相應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高職院校應注重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應幫助學生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應通過各種教育喚醒、啟發、挖掘大學生的創業潛能;應鼓勵大學生開拓創新,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多做貢獻,使學生由被動就業向主動創業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與知識經濟發展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普遍出現裁員現象,眾多企業都大幅度縮減了擬招聘員工數量。而我國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又達到歷年之最,加之往年累積,這就造成大學生就業更加困難。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高職院校更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再僅僅是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搖籃,更要培養出具有現代管理理念的優秀創業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創業教育是適應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和就業競爭形勢的需要。
當前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校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但創業是一項綜合技能的展示,渉及到的知識更是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內容,要將其轉化為生產力,創業者必須接受系統的創業訓練。為此,高職院校開展的創業教育應緊緊圍繞創業意識、基本素質和基本知識及能力進行,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先行創業教育之地。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才能走在名校的前列,在高校競爭中搶占先機,努力開創出適合本校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轉變學生就業觀念,使他們真正認識到開展創業教育是解決當前就業難的重要途徑,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用自己實際行動為國分憂,為社會多做貢獻。高職院校要做到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與時俱進,與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相符合,關鍵是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樹立現代教育觀,增強創業意識,將創業教育思想滲透到大學教育的各方面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鼓勵學生敢于冒險,開拓進取,大膽開創事業。
開展創業教育必須要有高效的管理機制作為保證。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管理機構應從計劃、咨詢、培訓和評估四個方面劃分職能。計劃職能主要負責大學生創業教育規劃,研究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合理安排創業教育課程學時等內容。咨詢職能主要負責向大學生提供有關創業項目、創業技能、創業政策、企業管理運作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并幫助解決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培訓職能負責對相關的創業教育培訓,幫助大學生樹立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使他們掌握初步的創業技能和企業管理經驗。評估職能負責對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大學生的創業方案、項目風險、資金運營情況等進行監督評估,保證大學生創業能夠平穩安全地進行。各項職能各盡其責,相互配合,保證創業教育的體系化建設。
1、調整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高職教育辦學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就業者,還要培養學生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造力的創業者。因此,高職院校應根據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培養目標,找到適合本校特點的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來積極推進創業教育。并通過改革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2、改革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改革上,一是要構建新的創業指導課程模式,要把創業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基礎課、專業課教學中去。比如說,在市場營銷、數學等課程中,可以將創業教育滲透到利潤概念、資金流動計劃、價格結構、市場分析等內容中,促進學生對創業理論的深入了解。二是開發校本創業指導教材。校本教材的開發要堅持切合學生實際,貼近市場、貼近師生、貼近學校的原則,立足校情,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實踐性,編寫案例,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
3、培養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要把培養和造就合格的師資隊伍作為開展創業教育的第一要務,努力建成一支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是院校可以選送一批教師參加相關的培訓,或者到企業一線定期實踐;二是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成功企業家、創業者、技術專家走進校園,做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定期為大學生作講座,或針對大學生進行個人化針對性輔導;三是還可以邀請有相關經驗的校友或者社會人士到學校與學生交流溝通,用實際案例幫助學生增強創業意識,增添創業熱情。這樣就能有效地彌補創業教育教師的創業經驗不足,改變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激發課堂活力。
1、要重視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創業光憑一腔熱血和美好的夢想是不能成功的。在創業實踐活動中,能夠直接發揮作用的創業能力主要是專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能力。其中,專業技能是基本的創業能力,創業者只有掌握了某一專業技術能力,才能對癥下藥,從事創業活動,并取得成功。經營管理則要求創業者為達到一定的目標,調動每一位雇員的積極性,利用現有的人、財、物,通過管理獲得最大的效益,從而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被社會認可,這都需要通過創業者良好的經營管理能力來實現。綜合能力是一種最高層次的能力,主要包括把握機遇的能力、信息單位獲取及加工處理能力、公關能力及創新能力等。這些能力一旦與經營管理能力相結合,就會從整體上全方位影響和作用于創業實踐活動,使創業實踐活動獲得成功。
2.要重視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
創業心理品質是指創業過程中對人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特征,如獨立性、敢為性、堅韌性、適應性、合作性等等。因此,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是創業成功的必備要素。總之,高職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才能在創業中取得成功。
創業教育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所以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必須是一個以實踐為基礎的、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為目標的,同時整合政府、學校和所有社會組織力量的一個綜合、立體的教育體系。首先,政府要完善政策保障體機制,優化高職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其次,高職院校要轉變觀念,從就業教育向創業教育轉型上著手,建立高效的創業教育管理機構和完善與創業教育相適應的就業教學機制,調整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培養師資隊伍,實現對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最后,學生自己也要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與創業觀念,更重要的還是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1]李研,高婷婷.就業視域下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管理,2015,(3).
[2]馮曉虹.基于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5).
劉瑞斌(1979.6),男 漢族 河北省石家莊人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文學碩士,副教授,從事室內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陳設藝術設計研究
2017 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課題“河北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促進學生就業的研究”(課題編號:JRS-2017-1106)。